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于彭

增加 1,26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于彭'''(1955-2014年10月13日) 台灣水墨畫畫家。于彭1955年 生於 市士林外 ,17歲立志當畫家,22歲起在新公園(今[[二二八公園]])為人畫像維生,可說是街頭藝人的先驅,這段經歷讓他養成快速觀察和人物速寫的基礎。1980年代,于彭赴美、歐遊歷,讓他重新思考文化的根本。1986年因緣際會獲得進入中國的通行證,展開三個半月的壯遊,奠定他仿古還今的創作基底。于彭曾開設 雙溪 閣藝術中心、皮影偶戲小劇場、陶藝工作坊。1990年代于彭再進中國遊歷,完成「慾望山水:山水篇」10條屏、「慾望山水:海上風華」4大手卷、「慾望山水:人物篇」等代表作 後者在全長13公尺紙 名巫坤任 平陽堂客家 出現300位角色,人物穿插在庭園山水,隱喻 生老病死 台灣 [[東海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吳超然]]認為,「于彭對素描線條的鍛鍊、理解、解剖是西方式的,毛筆宣紙卻是中國古典,如何融合就是一場戰鬥」,吳超然認為他創造的是「當代情境式的山 」,「他自己、親友都曾入 畫家 ,有幻想變形、也有真實,他像是刻意返回古代,卻又不是真正的返回,而是假托的烏托邦想像 <ref>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5000485-260115 中時電子報_于彭</ref>   ==引用文獻== {{Reflist}}
1,7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