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生物污染监测

增加 31 位元組, 2 年前
污染物被植物吸收后,在植物体内各部位的分布规律与吸收污染物的途径、植物品种、污染物的性质等[[因素]]有关。吸收途径不同污染物在植物各部分的分布也不同。例如从土壤和水体中吸收污染物的植物,一般分布规律和残留量的顺序为:根>茎>叶>穗>壳>种子;而从空气中通过叶面吸收,则叶面的残留量最大。污染物的性质不同,在植物中的分布也有不同。例如一般农药喷洒后,水果表皮的残留量较大,果肉中的残留量较少.而脂溶性的农药其渗透性比较大,更容易渗透到果肉中环境中的污染物一般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进入动物体内。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粉尘从鼻、咽、腔进入气管,有的可到达肺部。其中,水溶性较大的气态污染物,在呼吸道黏膜上被溶解,极少进入肺胞;水溶性较小的气态物质,绝大部分可到达肺泡。直径小于5μm的粉尘颗粒可到达肺泡,而直径大10μm的尘粒大部分被黏附在呼吸道和气管的黏膜上。水和土壤中的污染物质主要通过饮用水和食物摄入,经消化道被吸收。由呼吸道吸入并沉积在呼吸道表面上的有害物质,也可以咽到消化道,再被吸收进入体内。整个消化道都有吸收作用,但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肠。皮肤是保护肌体的有效屏障,但具有脂溶性的物质,如四乙基铅、有机汞化合物、有机锡化合物等,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后进入动物肌体。<ref>[https://view.inews.qq.com/a/20220108A026VV00 生物污染监测]搜狗</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300 科學總論]]
41,2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