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历史陈列馆

增加 263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历史陈列馆'''的陈列[[内容]]分为《毛泽东回乡亲手创建》、《峥嵘岁月的战斗堡垒》、《阁楼宣誓的韶山“五杰”》及《世代传承的不朽精神》等四个部分。至今当地已研发了以毛主席六位亲人和“韶山五杰”为代表的彰显韶山精神的红色文化精品课程,进一步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 <ref>[https://www.sohu.com/a/355877902_120009344 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搜狐,2019-11-25 </ref> 基地在激发爱国热情、培育民族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
==简介==
1925年2月6日,毛泽东携妻儿回到韶山,创办了[[农民]]夜校,开展农民运动。韶山特别支部是毛泽东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将所在地区党的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的最初示范,同时也是中国农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标志]]。到1925年底,中共韶山支部的党员发展到110多人,建立了7个支部,特别支部随之升格为中共韶山总支。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始在韶山形成燎原之势。
在韶山村村部的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历史陈列馆,我们看到的一张张灰白的[[照片]]、一份份泛黄的史料,都仿佛在叙说当年的激情与悲壮。[[革命战争]]年代,韶山先后有1598人为革命献身,有144位同志被正式认定为革命烈士 <ref>[http://www.chinanews.com.cn/gn/2011/06-01/3081832.shtml 探访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有144人被认定革命烈士],搜狐,2011-06-01</ref> 。他们用生命铸就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
==参考文献==
[[Category:069 博物館学]]
722,73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