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無編輯摘要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1945年8月21-23日,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奉冈村宁次之命,飞抵芷江请降之地点。标志着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伟大胜利,宣告了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的结束。让人们永远记住这一时刻!2008年国家文物局在全国开展了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上地处湘西边陲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荣登榜上,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 [[ 爱国主义教育 ]] 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馆舍介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是中国人民接受侵华日军投降旧址。1945年8月21-23日,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奉冈村宁次之命,飞抵芷江请降。中国 [[ 陆军 ]] 总司令何应钦主持受降事宜。21日下午3点30分至5点,举世瞩目的受降仪式在芷江机场南端七里桥进行。与会者有国民党高级将领和高级幕僚百余人,美军驻中国战区参谋长柏德诺也作为受降代表参加了 [[ 会议 ]] 。为纪念芷江受降,标志中国人民自1840年以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彻底胜利,执政当局拨款9.4亿元,似建占地90亩的"受降公园"。终因拨款不知下落,仅建"受降纪念坊"一座,留作纪念。1985年,中共湖南省委决定,在长沙和芷江举行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纪念大会。中共芷江县委拨地8200平方米,组建"受降纪念馆"。9月3日开馆,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刘夫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齐寿良在纪念大会为纪念馆剪彩,原在湘西抗战的 [[ 国民党 ]] 第十八军军长杨伯涛先生也参加了剪彩仪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日前,在 [[ 国家文物局 ]] 公布的“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上,地处湘西边陲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荣登榜上,标志着这个县级纪念馆已经得到国家文物部门的认可,跻身国家级馆。
2008年,国家文物局在全国开展了博物馆评估定级 [[ 工作 ]] ,根据管理机构、藏品保护和科学研究、陈列和社会服务三大项进行评分,将博物馆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凡正式登记、注册、接受年检的,具有文物、标本的收藏保管、科学研究、陈列展览功能,并于2005年前建成开放的各类博物馆,均可申请参加评估。国家二级博物馆是在2008年79家“国家一级博物馆”认定后的 [[ 基础 ]] 上经过一年的考评之后再行公示的,此次公示的171家国家二级博物馆是根据《全国博物馆评估办法(试行)》的规定,经过博物馆自评申报,省级文物行政部门评估,全国博物馆评估委员会核审备案,国家文物局研究决定的。
==历史沿革==
2008年国家文物局在全国开展了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上地处湘西边陲的中国人民 [[ 抗日战争 ]] 胜利受降纪念馆荣登榜上,成为全国重点 [[ 文物 ]] 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展馆设置==
受降纪念馆主要建筑有受降纪念坊、受降会场。受降坊通高8.5米、宽10.46米、厚1.15米,青砖水泥衣,上端形如"山"字,四柱三拱,嵌沅州紫袍玉带石。镌 [[ 蒋中正 ]] [[ 李宗仁 ]] 、何应钦等国民党军政要人的题词; 受降会场又做展厅,为40年代典型兵营式建筑,纯木结构,抬梁木架,鱼鳞板壁,四面斜坡顶,盖小青瓦,面积338平方米。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是依托抗日战争胜利芷江总受降修建的“中国凯旋门——受降纪念坊”而建,建成于1995年。采用声光电高 [[ 科技 ]] 手法陈列展出国家一级文物29件,二级文物30件,三级文物89件,重要文献资料1000余件。是全国唯一一家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专题性纪念馆,三个展室常年设有“芷江——中国战区总受降地”、“芷江受降”、“ [[ 和平 ]] 万岁” 展览,被誉为中国“抗战胜利受降博览窗”。
==参考文献==
[[Category:069 博物館学]]
720,92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