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内蒙古师范大学博物馆

增加 231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简介==
博物馆以“喜文化”为核心,集中展现了内蒙古地区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和城市时代记忆等内容。“这些展品历经20余年的搜集,涉及内蒙古中、东、西部的102个旗县(市、区),同时,还特别展出了200多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学用具,并复原了内蒙古西部农村希望小学标准班教室一间。”王来喜教授告诉记者,随着博物馆的开放,她也将成为[[内蒙古师范大学]]本科生、研究生 <ref>[https://www.sohu.com/a/225443341_555432 研究生的优势在哪里] ,搜狐,2018-03-13 </ref> 创新创业及教学实践基地,内蒙古青少年科普基地以及农村区域经济、民族经济研究重要基地。同时,博物馆也会为农村题材或相关影视创作、拍摄提供实物道具。
==相关资讯==
开馆仪式上,还举行了[[大学生]]专业实践月活动启动仪式、内蒙古蒙古族文化保护发展研究会民具研究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等活动。
中国科学院李劲松研究员 <ref>[https://www.sohu.com/a/484197665_121117786 评研究员条件是什么?有哪些要求?],搜狐,2021-08-19 </ref> 在接受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的专访时指出,人类出现伊始,如果没有民具的出现,便不会有人类生活行为的存续。没有从简单到复杂的民具的不断进步,就没有人类文明的演进(渐进与质变)。民具的创造活动,不同于人类文明进程中所载述的无数的个人创造,它是在无数的生活和使用者的共同努力中下实现的群体性创造[[行为]],它排除了任何个人行为的单一或狭隘的具体动机,为生活提供方便的初衷以及源于制器造物活动中的设计,体现出了相关人群的群体意识——创造动机和价值取向,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了这一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活动力与文化传统。
他说,传统民具集中体现了劳动者的智慧,充分展示出了造物之美和用物之美。来喜先生所集传统民具,林林总总,涉及[[生产]]和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为当今相关生产活动提供很好的借鉴,也为人们探讨提有关的[[文化]]习俗供了丰富的研究样本。
723,49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