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八公山

移除 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八公山
八公山
二百余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41.2米。八公山历史悠久,古称北山、淝陵、紫金山。这里有形成于8亿年前的"淮南虫"化石,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古生物化石,被国际地质学界誉为"蓝色星球"上的生命之源。2000年,中科院考古队在八公山又发现了古猿化石,距今300多万年,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古猿化石。八公山地质公园内分布着晚前寒武纪和寒武纪的沉积地层。其中,青白口系和震旦系的伍山组、刘老碑组、四十里长山组、九里桥组、四顶山组的总厚度为923.83米;寒武系的凤台组、猴家山组、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固山组、土坝组,总厚度为1081-1235米。特定的大地构造位置所形成的晚元古代的沉积盖层,具有独特的"北型南相"的过渡性质,弥补了我国上前寒武系的历史缺页,解决了南方峡东剖面与北方蓟县剖面之间上前寒武系的对比、衔接问题,为中国上前寒武系标准剖面推向世界级研究领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完好地保存了约在1.7亿前发生的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相互对接碰撞所形成的地质构造以及这两个板块在碰撞过程中和碰撞之后所产生的各种类型的标志性构造现象。例如:在八公山西麓的构造滑脱面与碎裂糜棱岩带;东部有向北的大型推覆倒转构造;南部有近东西向延伸的碳酸盐岩型碎裂糜棱岩构造带等壮观的地质构造现象。此外,尚还有北西320°和北东45°走向、陡倾的两组区域性剪切节理和劈理,是形成八公山石林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系列的标志性构造现象,对于揭示板块碰撞过程和碰撞之后在板块内所形成的各种构造类型和应力调整关系及创建板块内构造演化模式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八公山旅游区以神奇秀丽的自然山水风光为重要信托,以绚丽多彩的历史人文景观为丰富内涵,以古汉文化和"淝水之战"为品牌,以休闲渡假旅游为主题,已成为国内著名风景名胜旅游区之一。
八公山美景(2)
八公山美景(2)
菜之珍品,更为寿县传统名肴。豆腐起源于淮南王刘安时期八公山一带,即淮南市八公山区与寿县的交界地,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豆腐中质量最好的数寿县八公山一带,叫做"八公山豆腐"。八公山豆腐起源于八公山,其发明是西汉淮南王-刘安。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折叠八公山淮王鱼
八公山石林
八公山石林
东北―-西南走向,九曲回环,盘旋而上,谷涧落差160多米。据传,孙蟠在修建青琅馆后,读书习画,寄情山水,忘世间烦忧,见此谷清幽可人,遂于谷中一巨石上书刻"忘情"二字,因年代久远,原迹无可考。谷中有曲径小溪,水声淙淙,如歌如吟。峡谷两侧,古木参天,树生石中,石立谷边,石柱群生,奇形怪状。林间有奇花异草,鸟鸣蝶飞,确系旅游休闲及避暑的胜地。
折叠八公山孙家花园
6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