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崇宁县

增加 195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File: 崇宁县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jpg|缩略图|居中|[ 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崇宁县'''(1102年—1958年),中国旧行政区划名,原川西上五县“温、郫、崇、新、灌”之一。
唐朝仪凤二年(677年)置唐昌县,北宋 [[ 徽宗崇宁 ]] 元年(1102年),以皇帝年号“崇宁”改名为崇宁县,1958年9月撤销后主体并入郫县,其他部分并入彭县,灌县。有1280多年的历史。
崇宁县其疆域位于 [[ 成都 ]] 平原西部,今成都市郫都区西北部及 [[ 都江堰 ]] 市、彭州市部分区域,县城位于今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ref>[ ], , --</ref>
==历史沿革==
崇宁县(1102年—1958年),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建制名。崇宁县正式建县于唐代,其间几经撤、设,到1958年撤县时已有1280多年的历史。
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唐昌县依徽宗新建年号更名为崇宁县。清 [[ 康熙 ]] 七年(1668年)并崇宁县入郫县, [[ 雍正 ]] 七年(1729年)再置崇宁县。
1949年12月崇宁县、郫县相继解放。
1958年9月撤销后大部分并入郫县。其辖区位于 [[ 成都 ]] 平原西部,今郫县西北部。崇宁县在历史上曾用过“永昌”、“唐昌”和“周昌”等县名,县治在今唐昌镇。
原崇宁县的区域,据清 [[ 嘉庆 ]] 《[[崇宁县志]]》舆地图记载:“北至彭县界十四里;东至新繁郫邑界二十里;南至安德铺(今安德镇)郫邑界十五里;西至桂花、丰乐场三十里,再至灌县界十一里。”其县境东南与新繁(今属新都区),南部及西南与郫县相连,西部与灌县(今都江堰市),北部和东北部与彭县(今彭州市)接壤。
县城唐昌镇南经安德铺转东南至郫县县城17.5公里,东北至彭县县城15.5公里,经郫县至成都市区39.5公里。
崇宁县在历史上曾用过“永昌”、“唐昌”和“周昌”等县名。县治在唐昌镇。永昌县是崇宁正式建县前设的侨县,是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特殊建置。据《[[宋书]]》记载:“永昌县,孝建二年(455年)以侨户立”。此侨县历经宋、齐、梁三朝,大约在西魏、北周时被裁撤。
唐仪凤二年(677年)分 [[ 九陇县 ]] [[ 导江县 ]] [[ 郫县 ]] 三县地置唐昌县,后改称永昌县和崇宁县。崇宁正式建县于唐代,初称唐昌县。崇宁县的前身唐昌县自唐仪凤二年(677年)建立后,几经并置和改名。
《[[元和郡县志]]》说:“(唐昌)本郫、导江、九陇三县地。仪凤二年(677年)于此分置唐昌县”。《[[太平寰宇记]]》也说:“唐仪凤二年,割导江、九陇,于益州郫地置唐昌县,属益州。垂拱二年,属彭州。”此后,唐昌县几经更名和并置,至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依徽宗新建年号更名为崇宁县。清康熙七年(1668年)并崇宁入郫县,雍正七年(1729年)再置崇宁县。
唐仪凤二年(677年)分九陇、导江、郫三县地置唐昌县。
[[ 武则天 ]] 大周长寿二年(693年)至长安四年(704年),曾改名周昌县。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复名唐昌县。
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改名永昌县,崇宁元年(1102年)改名崇宁县。
明朝 [[ 洪武 ]] 十年(1377年)并入灌县,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
清朝 [[ 康熙 ]] 七年(1668年)并入郫县, [[ 雍正 ]] 七年(1729年)复置。
1958年9月撤销后并入郫县。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