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卜平樓

增加 5,397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卜平物理實驗室'''({{lang-en|Pupin Physics Laboratories}}),又稱為卜平樓({{lang|en|Pupin Hall}}),位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
'''卜平物理實驗室'''({{lang-en|Pupin Physics Laboratories}}),又稱為卜平樓({{lang|en|Pupin Hall}}),位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西120街538號,是[[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系及天文學系的所在地。卜平樓於1925年至1927年間建成,並在1935年以該年逝世的[[塞爾維亞]]裔美國發明家[[米海洛·卜平]]命名。
==歷史==
卜平樓於1925年至1927年間落成<ref name=pupin1 /><ref name=pupin2>{{cite web|url=http://www.columbia.edu/cu/computinghistory/pupin.html|title=Columbia University Pupin Hall|work=Columbia University Computing History|publisher=Columbia University|accessdate=2016-01-17|archive-date=2021-01-24|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124235221/http://www.columbia.edu/cu/computinghistory/pupin.html|dead-url=no}}</ref>,在1935年以該年逝世的塞爾維亞裔美國發明家米海洛·卜平命名<ref name=pupin1>{{cite news|url=http://user.astro.columbia.edu/~ff/pupin.html|title=Pupin Hall|publisher=Department of Astronomy, Columbia University|accessdate=2017-01-17|archive-date=2021-01-2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122121044/http://user.astro.columbia.edu/~ff/pupin.html|dead-url=no}}</ref>。卜平樓建成後成為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系和天文學系的所在地<ref name=nickell>{{cite book|title=Guidebook for the Scientific Traveler: Visiting Physics and Chemistry Sites Across America|url=https://archive.org/details/guidebookforscie0000nick_f4v4|first=Duane S|last=Nickell|publisher=Rutgers University Press|year=2010}}</ref>。自1920年代開始,卜平樓曾是[[美國物理學會]]的總部<ref name=nickell />,而美國航空科學學會([[美国航天航空学会]]前身之一)亦在1932年在卜平樓成立<ref name=nickell />。

1933年至1934年間,天文學家[[华莱士·约翰·埃克特]]曾在卜平樓构造第一部设备可自动進行一般科学计算的儀器<ref name=pupin2 />。1938年,[[伊西多·拉比]]在卜平樓發現[[核磁共振]]<ref name=Hargittai>{{cite book|title=New York Scientific: A Culture of Inquiry, Knowledge, and Learning|first1=István|last1=Hargittai|first2=Magdolna|last2=Hargittai|publisher=Oxford University Press|year=2016}}</ref>。翌年1月25日,在哥倫比亞大學擔任教授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恩里科·費米]]得悉[[德國]]科學家成功分離鈾原子核的消息後,在卜平樓的地牢成功複製有關實驗<ref name=nickell />,亦因此促成建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但其後為避免[[德意志國防軍|德軍]]轟炸卜平樓,而將計劃遷至[[芝加哥大學]]進行<ref name=pupin1 />。1940年,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利用卜平樓的[[回旋加速器]]為纯铀样品的亚原子粒子加速,並确定其可裂变的形式。他們亦發現鈾-235比較常見的鈾品種更容易分解<ref name=broad>{{cite news|url=http://www.nytimes.com/2007/12/20/nyregion/20atom.html|title=Columbia’s Historic Atom Smasher Is Now Destined for the Junk Heap|publisher=The New York Times|first=William J.|last=Broad|date=2007-02-20|accessdate=2017-01-23|archive-date=2016-01-29|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129162555/http://www.nytimes.com/2007/12/20/nyregion/20atom.html|dead-url=no}}</ref>。除此以外,[[調頻廣播]]和[[激光]]亦是在卜平樓發明<ref name=pupin1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卜平樓亦曾進行铀分离實驗和重水生产研究<ref name=pupin2 />。

1965年,[[美國內政部]]將卜平樓列為[[美國國家歷史地標]],以紀念在卜平樓進行的重要實驗<ref name=pupin1 />。2009年,美國物理學會亦將卜平樓列為「物理歷史地標」<ref name=Hargittai />。
==結構==
卜平樓為一幢以磚牆建造的高層大廈,天台設有一個天文台圆顶<ref name=nickell />,裡面為以天文学家和哥倫比亞大學受托人[[路易斯·拉瑟弗德]]命名的拉瑟弗德天文台<ref name=pupin1 />。卜平樓的入口設在5樓<ref name=nickell />,而其8樓設有物理圖書館,而該層的813室為伊西多·拉比的辦公室。拉比曾在該辦公室辦公超過50年,其後闢為紀念室,展出拉比的辦公桌、椅子、黑板及其書籍。該房間亦設有5塊介紹拉比生平的墙板<ref name=nickell />。卜平樓走廊亦設有介紹哥倫比亞大學的[[諾貝爾獎]]得主和其他曾在哥倫比亞大學任職的物理學家的展覽,並展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羅伯特·密立根]]、[[亨德里克·勞侖茲]]、[[馬克斯·普朗克]]和恩里科·費米等人的書信<ref name=nickell />。

卜平樓的地下室曾設有全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回旋加速器。該回旋加速器重{{convert|30|lt|t}},高{{convert|7|ft|m}},寬{{convert|12|ft|m}},於1940年開始使用,直至1965年停用。該回旋加速器用作儲存回旋粒子的金屬及部份辅助设备其後贈予[[華盛頓特區]]的[[史密森尼学会]]<ref name=broad />。2007年秋季,哥倫比亞大學校報刊登《回旋加速器成為歷史》一文,導致保育人士組織請願要求保留回旋加速器,並在哥倫比亞大學校內引發有關回旋加速器價值的討論。其後,哥倫比亞大學校方宣佈丟棄該回旋加速器<ref name=broad />。
==參考資料==
{{commons|Category:Pupin Hall}}
{{reflist|2}}
9,0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