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61
次編輯
變更
席勒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席勒
| 圖像 = [[File:席勒.jpg|缩略图|居中|[https://ss0.bdstatic.com/70cFv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4128879627,3872409139&fm=26&gp=0.jpg 原图链接]]]}}
=人物生平=
==早年教育==
埃贡·席勒生于 [[ 奥地利 ]] 图伦,他的父亲,[[阿道夫·席勒]]是任职于奥地利国家铁路局的火车站站长。他的母亲,[[玛莉·席勒]],则是来自[[波希米亚]]的[[捷克克鲁姆洛夫]]。小时候,席勒曾去由克洛斯特新堡修道院所开设的学校,当时他的美术老师K。L。 史特劳区就已发现他的艺术天份,并支持他朝艺术界继续发展。<ref>[[毛君炎 .埃贡·席勒的一生 《世界美术》]] 1985年04期</ref>
席勒15岁时,父亲死于梅毒,他的舅舅[[奥尔]]成为他的监护人;奥尔对席勒不愿接受高等教育感到难过,但他也认同席勒对艺术的热情的天赋。
1906年16岁的席勒向[[维也纳艺术工商学校]](Kunstgewerbeschule in Vienna)提出入学申请并通过。他在那里就读不到一年,就由学校的多位教职员推荐到 [[ 维也纳 ]] 当代艺术学院就学,学习油画和素描。席勒在从维也纳分离派领导人、装饰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指导下学习,在线条和构图上得益于他的优雅的装饰手法。后来他结识了[[科柯施卡]]。他的画最初受学院派和印象派影响,打下了造型基础。受 [[ 克里姆特 ]] 和科柯施卡之后,他的作品具有明显的装饰风格,这表明他受到新艺术派——[[青年风格阿拉伯式图案]]的强烈影响。如果说克里姆特的艺术是从象征主义走向表现主义,而席勒则已走进纯粹的表现主义天地。
==举办展览==
席勒向[[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寻求指导。古斯塔夫·克里姆特购买席勒的画作,或是用自己的作品和席勒交换,还帮席勒安排模特,为席勒引介买主。甚至还带席勒加入[[维也纳工坊(Wiener Werkstätte)]]-一个与维也纳分离派有关的艺术家团体。
1908年,席勒在克洛斯特新堡举办了第一场展览。1909年,在完成第三年的学业后,席勒离开学校,并与其他对学校不满意的学生创办名叫“[[Neukunstgruppe]]”(新艺术组织)的团体。<ref name="搜狐">{{cite web |url=https://www.sohu.com/a/156825808_762557 |title=6句自白和28岁的一生——埃贡·席勒| accessdate=2017-07-13}}</ref>
1918克林姆于1909年在维也纳举办的“[[Kunstschau]]”展览中曾邀请席勒参展。席勒在那里看到了[[爱德华·蒙克、让·图洛普]]与[[文生·梵高]]等人的作品。从保守的学院解放出来后,席勒开始接触到人体与性欲的题材。同时,许多人注意到席勒的作品中那种不安定的情绪。
同年,他在苏黎世、布拉格和德累斯顿也举办了展览。
1918年秋天,西班牙感冒席卷欧洲,也传染到维也纳。怀有六个月身孕的爱迪丝在10月28日因流感而过世;仅仅三天后,1918年10月31日,席勒也因流感而病逝,年仅28岁。在这最后的三天之中,席勒画了许多爱迪丝的素描,这些也是他最后的作品。<ref>[[王子明.都市文明角落的浪荡子画家——席勒]] 美术大观 2013-02-15</ref>
=绘画风格=
==装饰性趣味==
线条的装饰性效果:在席勒1911年创作的人物画《[[黑发的裸体女孩]]》中,这张作品最重要的装饰效果就是运用线条绘制的人体,画作将情色的吸引力和厌恶感结合起来。再如席勒在1917 年创作的一幅风景画《[[干洗房]]》中,他用棱角的线条去突出和表现自己的意图,如画面中质感柔软的衣物和天空中柔软的云,流畅弯曲的线条勾勒出随风飘荡的衣服、排列有序的房屋以及远山白云,具有明显的装饰意味。<ref> [[何恬 陈嘉全.浅析席勒绘画风格形成原因与特色]][J]《美与时代(下)》2012年06期 </ref>
色彩的装饰性效果:席勒的作品中色彩丰富多变,充满了对比强烈的节奏感,但色调却极为统一。作品中很多色彩都是非自然的,都是由画家的主观感受所决定的。如《干洗房》画面中的装饰意味就很强,带着儿童画那种无拘无束的色彩,而这种场景只出现在童话世界中。画面中大部分的物象都是以红灰、橙灰和绿灰色块组成,红灰的瓦片又穿插着绿灰和橙灰,白灰的墙上又呈现出蓝灰和橙灰色。这些都是画家根据自己的主观印象再加工的,体现了画家高超的艺术创造力。整幅画作单纯而又富有变化,线条和色彩的微妙处理给人营造出了一种和谐舒适的氛围,透露出浓重的装饰性趣味。
平涂的绘制:笔触富有韵律的起伏,在保持动感韵律的同时又不失去画面的和谐。如1910 年席勒绘制的《[[山丘景色]]》中,大片田野采用平涂的方式,变化多端的笔触使稀少的物象不失去其生动趣味;又如风景画《[[克鲁默景色]]》中,红、绿、黑是出现最多的颜色,色彩平涂的薄与厚,色块面积的大小对比,加上丰富多变的笔触形成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反映出画家内心澎湃的艺术创作激情。 [3]
==放纵肆意==
在席勒的各种画作中,夸张的造型、大胆放纵的线条与极富个性的色彩成为他显著的绘画特征。席勒用富有激情的线条、破碎生冷的色块和生涩的笔触对物象进行夸张,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造型上,席勒独具特色。例如在席勒笔下所塑造的人物,大多都是用直线型简洁的造型,塑造成修长、夸张、收缩的和起伏感强烈的形体;或者将人物服饰进行变形处理,夸张刻画服饰的图案和色彩,使作品获得强烈的对比效果。正是这种主观有意的构成促使席勒艺术独特面貌的形成,如1910年席勒所作的《[[自画像]]》中,人物造型就非常夸张,画家的身体是脱臼和弯曲的,手指强直地伸开,上肢剧烈地绞拧着。身体上也没有多余的血肉和曲线,只留下神经质的线条和筋骨、肌肉以及带有棱角的几何结构,仿佛在诉说内心的郁闷彷徨和对现实诸多不满。
在线条方面,席勒的天赋要高于他的老师克里姆特。 [[ 克里姆特 ]] 善于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女人的柔美体感,如《 [[ 贝多芬墙角壁画草图 ]] 》中的女人体。而在席勒的素描人体中,画家更喜欢主观地使用线条来强调形体的骨感,表现人体上起伏的结构,用一种极近立体解构主义的形式来捕捉形体。如1917 年的《[[拥抱]]》中线条的运用达到了一种极致,一对恋人紧密拥抱着躺在那里,人物线条流畅,构图动感,且集中突显了人物起伏的几何形体。
在色彩运用方面,席勒也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他的色彩以深色和暖色为主,运用小面积的补色对比,从而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不安与苦闷。而且席勒常常使用强烈的红、黄、黑等色彩进行大面积的平涂,最大限度地发挥色彩内在的张力和精神。如画作《[[死神和少女]]》中,画面中心少女紧紧地搂抱住死神,少女红黄相间的连衣裙与死神黑褐色的衣服,呈现出热烈与宁静的对比。而凹凸不平的笔触,赭、红、黄的等色调的突现,使暖色调的画面感觉不到温暖安宁,只有一丝丝淡漠的伤感,预示着少女即将被死神带走的情景。 <ref name="豆瓣">{{cite web |url=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421474/ |title=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 Egon Schiele: Tod und Mädchen (2016)| accessdate=2019-02-17}}</ref>
=社会评价=
虽然[[埃贡·席勒]]在短暂的生命中处处显示出个性的桀骜不逊和对绘画成规的反抗。他用自己敏锐的直觉,真实地揭露人性的本质。席勒虽然像一个艺术“殉道者”一样饱尝苦难和嘲讽,但却以这种独特的艺术光辉照亮了欧洲艺坛,成为杰出的现代表现主义画家。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