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四祖道信

增加 2,05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四祖道信'''(580年—651年),俗姓司馬,生於永甯縣(今湖北武穴人),隋唐高僧,佛教禪宗四祖。 父司馬申,西元579年北周占齊昌地,將廣濟境地從齊昌縣劃出,立為永甯縣,司馬申為首任縣令,第二年三月初三日己醜,司馬道信出生。 [[隋文帝]]開皇十三年,向禪宗三祖僧燦求法,後在吉州符寺受戒,26歲時被三祖授以衣缽。 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于黃梅破額山正覺寺傳經講法。 唐太宗李世民慕其名,多次派使者迎其入宮,堅辭不去,被賜以紫衣。 後傳法于弘忍(禪宗五祖),于唐高宗永徽二年坐化。 後被唐代宗諡為「大醫禪師」。 元泰定年時加號「妙智正覺禪師」。 道信一生的經歷和事蹟,主要見於《楞伽師資記》、《續高僧傳》、《傳法寶紀》、《神會語錄》、《歷代法寶紀》、《祖堂集》、《傳燈錄》等文獻。
[[File: == 基本资料 == {| class="wikitable"|-| '''本 名''' || 四祖道 信1.jpg信 || '''出生时间'''|| 公元580年|-| '''别 称''' || 大医禅师,妙智正觉禅师 || '''去世时间''' || 公元651年|-| '''所处时代''' || 隋末唐初 || 缩略图'''主要作品'''| 四祖 | 《戒法》、《入 信]]安心方便入门》|-| '''民族''' || 汉族 || '''主要成就''' || 定居传法、农禅并举|-| '''出生地''' || 永宁县(今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镇) || |||}
==人物生平==
 
===密懷齋檢===
 西元579年,北周占齊昌地,將廣濟境地從齊昌縣劃出, 立為永甯縣,道信的父親司馬申(河南溫縣人氏)為首任縣令。
西元580年4月3日(太建十二年三月初三日己醜),道信出生于齊昌郡蘄州苞興縣衙內(今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鎮),取名司馬信。
西元583年(開皇三年)道信四歲,送入設在鎮北竹影佛寺的鄉塾發蒙讀書,他聰穎過人,年讀十數卷,積學孔孟老莊。 閒暇時聽寺僧誦經,入耳即知下文,如同早已熟讀。尤愛仿效僧儀,人皆誇為菩薩轉世。
===隨師修禪===
 
西元592年(開皇十二年)道信十四歲赴舒州(今安徽安慶市)皖山(今安慶市潛山、岳西)深處禮禪宗三祖僧璨為師。 此後十年,三祖往返隱遁于皖山山系的司空山、天柱山、霍山、英山、青獅山之間,道信隨侍。
西元594年(開皇十四年)道信十五歲指點張懷到雙峰山出家,作栽松道者。
===附名吉州寺===
[[File:四祖道信1.jpg|缩略图|四祖道信]]
西元604年(仁壽四年) 道信二十五歲,三祖赴羅浮山,道信到吉州受戒、常住。
西元605年(大業元年) 道信二十六歲,在蘄州府城東鳳凰山建正覺寺,新蔡縣(黃梅縣前名)破額山建幽居寺、東禪寺、西禪寺(西永福寺)、武穴大金幽棲寺、大冶(今黃石市南郊)廣法寺。
===傳法雙峰山===
 
西元620年(武德三年) 道信四十一歲,應蘄黃道俗之請,攜弘忍諸徒離潮山寺回蘄州,仍行走于蘄黃山區定址。
西元621年(武德四年)道信 四十二歲,住錫破額山,終止頭陀行,擴建幽居寺。 定居收徒,農禪並舉。
西元652年(永徽三年) 逝後一年,塔門自開,祖身不壞,弘忍以漆塑真身,永供塔中。
== 個人著作編輯道信禪法==《戒法》、《入道安心方便入門》
==道信禪法==
道信的禪法,從藉教悟宗的角度看,所藉之經教,包括《楞伽經》和《文殊說般若經》,他曾寫過一本《入道安心方便法門〉,就是依據這兩種經典而作的。 他說:「我此法要,依《楞伽經》諸佛心第一,又依《文殊說般若經》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 」《楞伽師資記》卷一)
不過道信一行三昧的修行方法,從本質上講,也是任心運作的無修之修。 他強調:「身心方寸,舉足下足,常在道場;施為舉動,皆是菩提。 」(《楞伽師資記》卷一)這也是後來洪州宗立宗的根本。
至於具體的修行方法,道信是講方便法門的,他主張先要行懺悔,端坐不動,念諸法實相,除去障礙妄想,在此基礎上,進行念佛,以進一步去除執心,念念不斷,最後忽然而得到澄明解脫。<ref>[http://fo.sina.com.cn/master/st/2012-08-21/105164.shtml 束缚不来自外面]</ref>
這種念佛並不是往生西方,念西方的佛,而是念自心之佛,因為佛在自心中,離開眾生的自心就沒有別的佛。 這一看法把達摩以來的心性論進一步突出為佛性論,突出了眾生與佛性的關係,並不是一般地討論自性清淨心問題。 這種眾生與佛的平等不二觀正是祖師禪的宣言之一。
這與口說玄理的僧粲就不一樣了,這種「作」,不只是指一般的日常行為,而特別是指農業勞動。 祖師禪是講自立的,所謂自立,不僅僅是純禪的自悟自修,這種意義的自立是沒有多大爭論的,主要的是指禪在經濟上的自養,政治上的自立,擺脫政治依賴和經濟依賴性。 禪宗道場一般都建在諸省交界處,或者是偏遠省份,這都有助於實現這種自立性。 在政治上自立的一種表現,就是和皇室保持一定距離,不入宮廷,不當國師(在祖師禪和分燈禪時代,入宮當國師的禪僧是很少的),這也是如來禪和祖師禪的一個區分點。 在道信以及弘忍、惠能身上,都有敕命入宮,又都拒絕入宮的傳說。
== 四祖道信大師悟道因緣人物轶事==四祖道信大師,俗姓司馬,河內人(今河南泌陽縣),生而超異,自幼即對大乘空宗諸解脫法門非常感興趣,宛如宿習。 道信禪師七歲出家。 其剃度師戒行不清淨,道信禪師曾多次勸諫,但是對方卻聽不進。 沒有辦法,道信禪師只好潔身自好,私下地持守齋戒,時間長達五年之久,而他的老師竟然一點兒也不知道。'''治愈皇太后'''
後來 公元595年(隋开皇十五年),皇帝的母亲得了一种不治之症 道信禪師聽說舒 朝中所有太医都无法医治。皇帝为了拯救母亲的命,命令全国各地张贴皇榜。声称有谁能治好国母病,可官升三级、赏银万两。当时居住黄 皖公山 府广济县安乐乡景和村响水口 安徽潛縣 湖北省武穴市余川镇十里村吕凹 有二僧 的道信禅师看到皇榜后,就在十里村吕凹河里、吕凹背后山上采挖菖蒲、田三七、五加皮等药材制成中药,托人送到京城,治好了皇帝母亲的不治之症。后来,皇帝封司马道信为国师,但道信不为官、不为利,愿 余川镇十里 行,并未进入皇宫,也未要皇帝赐的万两银子 便前往皈依 皇帝为感谢道信,亲自封道信四祖大医祖师 。  '''广济抗旱'''  這二 公元611年(大业七年),广济县当时久旱不雨,稻田龟裂,饥民遍野。四祖道信率众 原來 侣一面念《楞加经》和《般若经》,一面上太平山、横岗山采苦菜、米菊、蕨根度荒。同时,道信发动当地老百姓砍柴晒干点火燃烧,使烟雾弥漫至天空,迫使冷空气下降,一个星期后,大雨倾盆,百姓称奇,感念四祖。实际上道信施行的 就是 從北方 现在的人工降雨,可见道信真实大智大悟者也。 '''降服强盗''' 公元614年(大业十年)多年之 來避難 ,余川镇有一次从外地来了一群强盗,手拿着雪白 刀,晴天白日到老百姓家里抢劫财物,四 僧璨大師和 道信得知此事,马上找到强盗头目,与 谈判。哪知强盗头目不但不讲理,反而拿起刀要杀四祖道信。四祖道信见状,马上用气功法术点了强盗头目的穴位,使之动弹不得,后来那一群18个强盗见势不妙都狼狈而逃,再不敢在当地危害百姓。后来这18个强盗到十里四祖殿来忏悔,在四祖道信 同學定禪師(亦說林法師) 劝说下,这18个强盗都落发修成正果,成了四祖殿十八罗汉
==傳法方式==
 
道信以前的幾代禪師,在傳法方式上均以「游化為務」。 他們隨緣而住,「不恒其所」,「行無軌跡,動無彰記」,「隨其所止,誨以禪教」。 道信改變「游化為務」的傳統;入雙峰山「擇地開居;營宇立像,存沒有跡,旌榜有聞」(《傳法寶紀》),採取定居傳法的方式。這一傳法方式的改變,對禪宗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因為很明顯,「游化為務」的傳法方式,禪師來去不定,很難發展門徒,因而從達摩到僧璨,其弟子寥寥無幾。 道信定居雙峰山后,才出現「諸州學道無遠不至」,門徒多達五百余人的盛況。 一般說來,要形成一個佛教宗派,除了要有宗主和獨成體系的教義外,還必須有一定規模的徒眾團體。 道信之前,由於「游化為務」無法形成這樣的僧眾團體,只有在道信定居雙峰山后,才形成這樣的僧團,因而才開始具備一個宗派的基本條件。 為保障徒眾的禪修,道信在雙峰山開創了農禪並重的禪風。 《傳法寶紀》載,道信每勸人曰:「努力勤坐,坐為根本。 能作三五年,得一口食塞饑瘡,即閉門坐,莫談經,莫共人語。 」作即「作務」、「作役」,泛指一切生產勞動。 「能作三五年,得一口食塞饑瘡」,說明道信及其門徒不是依賴官府供給或檀樾施捨,而是通過自己的生產勞動,解決饑寒問題。
==禪之綱要==
 心淨即佛,佛即是心,為道信禪之綱要。 《人道安心要方便法門》開頭就說:「我此法要,依《楞伽經》‘諸佛心第一’,又依《文殊說〈般若經〉》‘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 」即是說,依據《楞伽經》中所說諸佛「心」為根本的教理,又依據《文殊說〈般若經〉》的「一行三昧」法,修禪者通過念佛使自心成為佛,若心有妄念不清淨,則是凡夫。<ref>[http://fo.sina.com.cn/master/st/2012-08-21/105165.shtml 心净即佛与佛即是心]</ref>
道信所依據《楞伽經》,即達摩用以教弟子「藉教悟宗」的宋譯四卷本《楞伽經》,屬大乘唯識有宗經類。 此經宣說「三界唯心」諸佛如來「以性自性第一義心,成就如來世間出世間上上法」;「如來自性清淨」,又名「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等」;眾生「如來藏雖自性清淨」,但為客塵妄念所覆而不能顯現,通過修行「淨除自心現流」,而「入無相無所有清淨境界」。 《文殊說〈般若經〉》屬於大乘空宗經類,此經重在宣說萬法一如、平等不二,「空為如來」,「法界即無相」,「一切法空即是菩提」亦即是「般若波羅密」。 簡而言之,《楞伽經》的旨趣在教人拂除客塵妄念,體認「自性清淨」之「如來藏心」;《文殊說〈般若經〉》的旨趣則在教人舍諸分別相執,建立「一切法空」的「般若」空觀。 由此可見,二經雖旨趣不同,但亦有相通處。 道信以此二經為典據,表明融合大乘空有二宗教理為禪法心要的趨向。
道信認為,「佛即是心」,「離心無別有佛,離佛無別有心」這種道理,對於修禪者特別重要,「若也知此道理,即是安心」。這是對菩提達摩「大乘安心法」的重要發展。 眾所周知,達摩「大乘安心法」的綱要為「理入」和「行入」。 「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凡聖同一真性,但為客塵所染,不能顯了。 若也舍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于言教,此即與真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名,名之理入。 」(《楞伽師資記•達摩章》)這實際上是把「深信含生凡聖同一真性」作為修禪者的認識基礎,通過「凝住壁觀」的方法,達到「無自無他,凡聖等一」的境界,達到這種境界,就實現了修禪「安心」的目的。 道信把「深信含生凡聖同一真性」發展為「佛即是心,心外更無別佛」。 這樣一來,一切禪修便歸結為對自我本心的體悟,於是人佛、心佛、心性之辨成為禪宗的中心論題,禪宗成為名副其實的「心宗」。 禪宗所謂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宗旨,其肇始者應推道信。
== 禪修方法== 
「解行相扶」、「守一不移」是《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中主張的基本禪修方法,是道信禪法的重要特色。 道信說:「古時智敏禪師訓曰:學道之法,必須解行相扶,先知心之根源及諸作用,見理明淨,了了分明無惑,然後功業可成。 」即是說,在修禪過程中,必須做到對「心」與「理」的明確認識和修持實踐的緊密結合,相輔相成,才能達到禪修的成功。 古時智敏禪師,不見於史傳。 據印順法師考辨,智敏可能是天臺智者的誤寫,因為《宗鏡錄》卷一百中引有天臺智者類似上述的話,道信非常推重智敏的禪法,並加以發揮,提出了「解行相扶」的五項內容:
道信強調指出,「守一不移」只是方法,不是目的,目的是通過「守一」達到「一亦不為一」,即外不執空,內不念心,「內外空淨」,「心性寂滅」的境界。 這種境界不同于老子的「窈冥」境界和莊子的萬物「齊一」境界。 因為老子的「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境界,「外雖亡相,內尚存心」,「故老子滯于精識也。 」莊子的「天地一指,萬物一馬」的境界,「猶滯于一也」。 而「守一不移」的結果,是既不滯于「空」,亦不滯于「心」,一切不滯,一切不執,無所得、無所住,這種境界高於老莊。 因此修禪者要採取「守一不移」的方法,達到不守于「一」的清淨寂滅境界,決不能停留于「守一不移」的方法上。
以上「解行相扶」五項,前三項屬「解」,後二項屬「行」,「行」中有解有證(觀身心法相空寂為「解」,「明見佛性」、「內外明淨」、「心性寂空」為「證」)。 道信強調解行結合而尤重解證,他說「一解千從,一迷萬惑,失之毫釐,差之千里」,認為「解」是禪修能否成功的關鍵。 道信以「行」、「解」、「證」為標準,把學人分為四等,認為「有行有解有證」是「上上人」;「無行有解有證」是「中上人」;「有行有解無證」是「中下人」;「有行無解無證」是「下下人」。 在道信看來,「證悟」是最重要的,「理解」次之,「踐行」又次之。 這種思想傾向直接導致禪宗惠能南宗重慧輕定,重「解」輕「行」的理論。 此外,《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中關於「忽然澄寂」,「豁然還得本心」,「身心方寸,舉手下足常在道場,施為舉動皆是菩提」等說法也為禪宗南宗主張的「頓悟成佛」,「擔水運柴無非妙道」的主張,提供了思想資料。<ref>[http://fo.sina.com.cn/master/st/2012-08-21/105166.shtml 解行相扶与守一不移]</ref>
綜上所述,道信一生受到戒師、禪師、三論、天臺等多方面的影響,加上自己的融合創新,形成了戒行與禪修結合、楞伽與般若諸經相融、知解與踐行相扶、漸修與頓悟相連、坐禪與作務並舉的禪風、禪理和禪法。 道信的禪修理論和方法,不僅直接為「東山法門」的創立奠定了基礎,而且包含了往後禪宗多向發展的端緒,因而成為中國禪宗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
 
== 参考资料 ==
3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