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80
次編輯
變更
台灣赤楊
,→知識與知性
1.臺灣赤楊為臺灣原生種,落葉喬木,高可達20公尺,樹幹筆直,樹皮呈灰褐色,老時常片狀剝落。根部有根瘤菌。 葉互生,卵或長橢圓形,細鋸齒緣,長約10公分。花屬單性,雌雄同株;雄花為葇荑花序;雌花則成密穗狀花序,暗紅色。果呈毬果狀,由整個雌花序發育而成,長約2公分,小堅果扁平,有狹翅。
2.台灣赤楊的果實像 [[ 針葉樹 ]] 的毬果,其實它被稱為假毬果,因為它是「聚合果」,是由許多扁縮狀的小堅果聚合成毬果狀。
3.臺灣赤楊對環境的適應力強,在乾燥或土質貧瘠之處生長良好,喜歡在向陽坡面之崩塌地或 [[ 河床 ]] 生長,在新闢建之公路或開發地區生長茂盛。
4.臺灣赤楊的用途廣泛,可為家庭植觀賞植物、作防風、造林和水土保持之用,木材可作紙漿,亦可栽培 [[ 香菇 ]] 或 [[ 白木耳 ]] ,也具備藥用功能,可治療外傷能清熱降火。
5..有泰雅族人居住的地方通常就可以發現赤楊這種樹木,在泰雅族人所遵行的“gaga”之中(祖訓與應遵守的禁忌),種植赤楊就是遵守祖先要您們記取赤楊不畏土地貧瘠、不怕烈日曝曬的天性。<ref>[https://accpark.org/plant.php?id=134 台灣赤楊],臺灣赤楊-亞泥生庇園區官方網站植物生態</ref>
==臺灣赤楊與赤楊金花蟲的生態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