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無編輯摘要
[[ File: 亞歷山德拉·米哈伊洛芙娜·柯倫泰.jpg |thumb|300px| 亞歷山德拉·米哈伊洛芙娜·柯倫泰.jpg <br> [https://www.itsfun.com.tw/cacheimg/d4/3d/13a2f1d8fa24d9c6c26e5a8d5ebc.jpg 原圖鏈接] ]]
'''亞歷山德拉·米哈伊洛芙娜·柯倫泰'''({{lang-ru|Алекса́ндра Миха́йловна Коллонта́й}};{{bd|1872年|3月31日<small>([[儒略曆]]:3月19日)</small>|1952年|3月9日|catIdx=Коллонтай}}),本姓'''多蒙托維奇'''({{lang-ru|Домонто́вич}}),是[[俄國]][[共產主義]]革命家,原为[[孟什維克]]成员,後於1914年加入[[布爾什維克]]。自1923年起擔任[[蘇聯]]駐挪威大使,成為世界第一位女性駐外大使,1926年她被指派做蘇聯的駐[[墨西哥]]大使。<ref>She may have been preceded by at least [[Ruth Bryan Owen]].</ref>==生平== 柯倫泰出生於[[聖彼得堡]],父親是[[沙皇]]時期的將軍米哈伊爾·多蒙托維奇,[[道曼塔斯|德夫蒙特]] (Dovmont) 王子([[立陶宛]]的[[道曼塔斯]] (Daumantas) )的後裔。德夫蒙特是[[普斯科夫]]的王子,以在十三世紀時,抵抗[[條頓騎士團]]、保衛[[大諾夫哥羅德]]而馳名。 她的父親曾在[[俄土戰爭 (1877年-1878年)|1877年-1878年俄土戰爭]]中擔任將軍,也曾於1878年至1879年間擔任[[保加利亞]]的俄國政府的大使館首長。她的母親,亞歷山德拉·瑪薩琳-穆拉汶斯基,則是[[芬蘭]]木材富商之女。米哈伊爾思想開明,信奉類似英國的[[君主立憲]],加上擔任駐[[保加利亞]]外交人員時,深受熾熱的保加利亞獨立運動所影響,對柯倫泰日後影響甚為深遠。 == 參考資料 =={{reflist}}
2,80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