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高士奇

增加 4,41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高士奇.jpg|thumb|220px|《[[清代学者象传]]》第一集之高士奇像]]
'''高士奇'''({{bd|1644年||1703年|catIdx=G高}}),[[表字|字]]'''澹人''',[[號]]'''江村''',[[諡]]'''文恪''',清初钱塘(今属[[杭州]])人。
祖居[[余姚]] '''高士奇''' 今[[浙江省]]余姚 {{bd|1644年||1703年|catIdx=G高}} 。以诸生供奉[[内廷]] [[ 清圣祖表字|字]] 赏识 '''澹人''' 任“[[ 南书房]] 行走”大臣 '''江村''' 官詹事府詹事。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左都御史[[ 郭琇]] 疏劾士奇“欺君灭法 '''文恪''' 背公行私,其罪之可诛者四也。”副都御史清初钱塘(今属[[ 許三禮杭州]] 又疏劾[[徐乾學|徐-{乾}-學]]與[[高士奇]]“植黨營私,表里為姦,招搖納賄”,解职归里 )人
康熙三十三年,复召入宫修书,仍直南书房,官祖居[[ 礼部余姚]](今[[ 侍郎浙江省]] 余姚) 能诗 以诸生供奉[[内廷]] [[ 书法清圣祖]] ,精鉴 通医道,为人诙谐幽默,所藏书画甚富。士奇一直是任“[[ 康熙南书房]] 的寵 行走”大 臣, 官詹事府詹事。 康熙 自言“得 二十八年(1689年)左都御史[[郭琇]]疏劾 士奇 “欺君灭法 始知学问门径。初见士奇得古人诗文 背公行私 一览即知 时代,心以为异,未几,朕亦能 。士奇无战阵功,而朕待之厚,以其裨朕学问 可诛 也。” 著有《春秋地名考》、《副都御史[[许三礼]]又疏劾[[ 左传纪事本末徐乾学|徐-{乾}-学]] 》、《[[ 江村销夏录高士奇]] 》等 “植党营私,表里为姦,招摇纳贿”,解职归里
他平生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所藏书画甚富。著有《[[左传纪事本末]]》、《[[春秋地名考略]]》、《[[清吟堂全集]]》、《[[江村销夏录]]》、《[[扈从西巡日录]]》、《[[经进文稿]]》、《[[天禄识余]]》、《[[随辇集]]》、《[[北墅抱瓮录]]》、《[[左传国语辑注]]》等。 ==人物生平==[[顺治]]二年(1645年),高士奇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樟树乡高家村(今慈溪匡堰镇高家村),祖上于[[北宋]] “ [[靖康之变]]” 时,自[[汴京]](河南开封)南迁而至浙江慈溪。顺治十八年(1661年)入籍钱塘(浙江杭州),补杭州府学生员。 [[康熙]]三年(1664年),高士奇随父高古生北上游学京师。因父不久亡故,所以他以卖文以贴补生活。新岁为人作春帖子,自为句书之。康熙八年(1669年)进入太学,得以初次见到康熙帝,康熙帝非常喜欢他的理学文章,亲自赐他会试资格,半个月之内高士奇二试都是第一,记名翰林院供奉。高士奇从此踏上仕途之路。康熙十年(1671年)进入国子监,试后留翰林院办事,供奉内廷,为康熙帝所器重。康熙十一年(1672年),康熙帝东巡,高士奇随驾。 康熙十四年(1675年),高士奇被授为为詹事府录事。康熙十六年(1677年),高士奇被授为为中书舍人,入值内廷,康熙帝赐御书“忠孝”。 康熙十七年(1678年),康熙帝设置南书房来掌管票拟谕旨,以加强皇权。高士奇奉旨入南书房,康熙帝亲赐“忠孝之家”印玺一方。赐居大内“苑西”。 康熙十八年(1679年),清廷开博学鸿词科。高士奇中博学鸿词科。康熙十九年(1680年),授高士奇为额外翰林院侍讲。很快又授为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迁移为右庶子。官任詹事府少詹事。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收复台湾,山河一统。高士奇被授为执事日讲官起居注。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再次南巡,拜谒明孝陵。高士奇随驾南巡。赐号“竹窗”,康熙帝御书“竹窗”二字赐予他。十月,高士奇辞官归田,定居平湖。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帝亲征噶尔丹,高士奇在籍赋闲<ref>《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一·列传五十八》:三十三年,召来京修书。士奇既至,仍直南书房。</ref>。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 ),高士奇第一次在籍赋闲。康熙于四月十六日赐高士奇手敕一道:“朕少年最不喜参,尔所素知。只为前大病,后赖此药复元气。所以,使人到长白山觅得八九寸长五六两重者十余根,上好者数斤,念尔江湖远隔,苦楚频躬,想是未必当年气相也。故赐南方所无蜜饯人参一瓶,上好人参一斤,土木参二斤。尔当宽心自养,不必多虑。”七月,赐高士奇御扇一把,上有御制诗一首:“故人已久别三年,寄语封书白日边;多病相邻应有意,呤诗每念白云篇。”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清廷设馆纂修[[《明史》]],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高士奇奉召二度进京,官复原职,仍入住大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噶尔丹二次南犯。高士奇在职修书。 康熙三十五年(1697年),康熙御驾亲征[[噶尔丹]],高士奇随驾征噶尔丹。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御驾亲征噶尔丹。高士奇以养母乞归,特授詹事府詹事,寻擢礼部侍郎,以母老未赴。可是,康熙对亲政后自认的并非两榜出身的老师高士奇,却总是那么情意绵绵,念念不忘,充满着真挚的关爱呵护,是史所罕见的。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高士奇第二次在籍赋闲。赐御制诗一首:“廿年载笔近螭头,心慕江湖难再留;忽忆当时论左国,依稀又是十三秋。”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三月,康熙赐高士奇“忠孝节义”的御篇一幅。同年, 康熙第四次南巡。 高士奇在杭州西溪高庄接驾。康熙御书“竹窗”相赐。 康熙四十年(1701年),康熙赐高士奇联一对,上御书:“忠为表,孝为里;言有物,行有恒。”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擢升高士奇为礼部侍郎,高士奇以母老为由未上京赴任。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第五次南巡,高士奇奉召赴淮安接驾,随康熙巡视江南。南巡后,高士奇又随驾入京。第三次居寓于大内直庐。二月后回平,六月三十日在籍病故。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正月,康熙谕祭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高士奇一道。遣浙江等处承先布政使加三级郎廷极为代天御祭的钦差。康熙亲制悼词,并御书悼联:“勉学承先志,存诚报国思。”赐谥号文恪。 == 目==
* 《[[清史稿]]》
{{特授改補館職翰林}}
{{DEFAULTSORT:G高}}
[[Category:清朝 部侍郎]][[Category:清朝 人]][[Category:清朝 法家]][[Category:清朝 家]][[Category:清朝 家]]
[[Category:余姚人]]
[[Category:杭州人]]
[[Category:高姓|S]]
[[Category:諡文恪]]
[[Category:南 房行走]]
4,8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