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仰光大金寺

移除 1,496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該佛塔在建成後日久失修,直至1300年中由[[勃固]]王[[頻耶陀努]](Binnya U)重建該塔至18米高,其後經過多次重建,直到15世紀,塔的高度才達至98米。<ref>{{Cite book|title=仰光大金寺曾遭受過怎樣的劫難?|last=金憲宏|first=凝固時光的塵: 世界經典建築背後的故事|publisher=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year=2017|isbn=9789864560219|location=台灣|pages=p.208 - p.209|chapter=第三章 讓遺憾留在歲月中|url=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nqsoDwAAQBAJ&dq=%22%E9%81%94%E6%91%A9%E6%82%89%E6%8F%90%22&hl=zh-TW&source=gbs_navlinks_s|accessdate={{subst:#time:c}}}}</ref>在隨後的數個世紀中,該佛塔在多次[[地震]]中遭受破壞。而在1768年地震中,塔頂則被震毀。而現在的塔頂是由[[貢榜王朝]]的白象王[[辛標信]]所建的。而新的塔尖(緬甸語為''hti'')則在1871年[[英國]]入侵[[南緬]]後由[[緬甸王]][[敏東]]捐贈,高度提升至112米<ref>{{cite web |title=Shwedagon Pagoda on Singuttara Hill |url=https://whc.unesco.org/en/tentativelists/6367/ |website=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accessdate=2021-04-07}}</ref>。
 
== 設計 ==
 
塔基周長433米,周圍有由木石建成,風格各異的64座小塔和4座中塔,塔有四個入口(''mouk'')皆有石獅把守,而在入口後則有一連串的梯級直達至山上的平台。在東及南面的入口有售賣金箔、香燭、鮮花等祭祀用品及幸運符、佛像、書籍、傘子之類紀念品的攤檔;而在南大門兩旁則有一對"chinte"的獅身人面像把守,見圖。在一連串梯級上面,則有第二位佛陀Konagamana的像。塔底是由磚塊砌成,並覆上金塊。在塔底之上則為寺廟的梯台(''pyissayan''),是寺廟的核心部分的開始,故只有[[僧|僧侶]]及男性才能進入。
 
在更上的地方,就是其鐘型的部分(''khaung laung bon''),在其上面則是經幡(''baung yit'')及倒轉的鉢(''thabeik''),再接著的是[[蓮花]]瓣(''kya hmauk kya hlan'')及蕉的[[花蕾]](''nga pyaw bu'')。而最上面的金傘(htì)有5448粒[[鑽石]]及2317粒[[紅寶石]]。在塔的尖端,則有一顆被稱為“金剛芽”([[wikt:my:စိန်ဖူး|စိန်ဖူး seiñh͟pù]]),重76卡拉的巨鑽。而在塔的周圍則懸挂著1065個金鈴和420個銀鈴。
 
塔身所鋪的金是由真正的金塊製成的,把塔的磚石結構覆蓋。而金則是由緬甸上下各階層的人捐贈出來的。這傳統是由[[十五世紀]]自[[孟族女皇]]開始流傳至今。塔內則有壁龕裏供奉著玉石佛像。
== 儀式 ==
47,94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