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国比较文学

增加 76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中国比较文学'''》是由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管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办的比较文学专业学术期刊<ref>[https://www.sohu.com/a/330591178_745007 学术期刊的级别、种类、等级,这篇文章全讲清楚了!] ,搜狐,2019-07-31</ref>。
据2020年2月《中国比较文学》官网显示,《中国比较文学》编委会拥有顾问2人,编委17人,特约国际编委3人。
据2020年2月14日 [[ 中国知网 ]] 显示,《中国比较文学》出版文献2148篇,总被下载1011795次、总被引13139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430、(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266。
据2020年2月14日 [[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 显示,《中国比较文学》载文量为1413篇,被引量为6177次、下载量为35661次;影响因子为0.54。
==历史沿革==
1996年,《中国比较文学》改发行为季刊。
2014年12月,《中国比较文学》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 [[ 学术 ]] 期刊。
2018年,《中国比较文学》入选2018年 [[ 上海市 ]] 文教结合“高水平高校学术期刊支持计划”。
《中国比较文学》设有专论 、20 、[[20 世纪 ]] 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中外文学关系、作家与作品、 [[ 翻译 ]] 研究、比较文学教学、一家言、国外比较文学研究等栏目,并面向高校文科专业师生、各省市社会科学院(所)的有关研究人员及广大中外文学爱好者。
==人员编制==
==学术交流==
2017年8月17日至20日,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 [[ 河南大学 ]] 举行。大会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办, [[ 河南大学文学院 ]] 和《汉语言文学研究》编辑部共同承办。会议的主题为“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世界文学”。
该次会议设立了12个议题:“比较文学变异学”、“比较诗学的新问题与新方法”、“走向 [[ 世界 ]] 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译介学与世界文学”、“比较文学与东亚文学研究”、“世界文学观念中的区域、民族与文化”、“文学人类学的中国途径与问题”、“世界文学经典重读与文学史建构”、“美国华裔、亚裔文学研究”、“世界文学与中国河南作家群”、“文学人类学的中国路径/‘ [[ 一带一路 ]] ’与中外文化交流”、“宗教研究与比较文学”。
==出版发行==
据2020年2月14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比较文学》出版 [[ 献2148 献]]2148 篇。
据2020年2月14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比较文学》载文量为1413篇。
==影响因子==
据2020年2月14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比较文学》总被 [[ 载1011795 载]]1011795 次、总被引13139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430、(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266。
据2020年2月14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比较文学》被引量为6177次、下载量为35661次;影响 [[ 因子 ]] 为0.54。
《中国比较文学》关注中国国内外文学理论、思潮、流派、 [[ 作家 ]] [[ 作品 ]] 的研究;致力于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研究;关注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翻译研究、跨学科<ref>[https://www.sohu.com/a/216238553_594109 超越四十二个学科——关于跨学科问题的思考] ,搜狐,2018-01-12</ref>研究及比较文学教学研究;及时反映中外比较学界研究和出版的最新动态和信息。
==投稿指南==
《中国比较文学》这一段参照期刊介绍修改。欢迎 [[ 专业 ]] 研究人员惠赐稿件。期刊一律采用网上投稿。投稿需先注册,登录后按提示进入投稿页面。本刊承诺对作者个人信息保密。投稿按照本刊格式要求处理稿件。
作者可以通过登录“作者投稿”查阅处理结果。处理流程分为初审、复审和(双向匿名)终审。显示复审状态表示已经通过编辑部复审,进入终审。终审状态表示已经作为编辑部可选的备用稿。通过终审的稿件不一定直接选用发表,有些可能需要修改重审只有显示“录用”才表示被正式选用,准备发表。编辑将和作者通过邮箱联系。因本刊 [[ 出版 ]] 周期较长,稿件通常处理 [[ 时间 ]] 为5个月。超过5个月没有“录用”的稿件,作者可以自行处理。
==视频==
723,4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