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楊振寧

增加 1,87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两个中国人之一,还有一个是[[李政道]]。
==生平简介==杨振宁生于中国[[安徽]][[合肥]],父亲'''杨武之'''是[[芝加哥大学]]的[[數學]]博士,回国后曾任[[清华大学]]与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主任多年 。[[1942 。1942 ]] 杨振宁毕业于[[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4 ,1944 ]] 在該校研究生畢業。此后他 于[[1945 于1945 ]] 考取公费留学赴[[美國|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 ,取得 ,1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 博士学位 。[[1949 。1949 ]] ,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始同李政道的合作 。[[1966 。1966 ]] 以后,他长期执教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创立并主持该校的理论物理研究所。他也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讲座教授。
[[195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创立“杨-米尔斯规范场”论(Yang-Mills gauge theory)和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1957 ]] ,杨振宁与[[李政道]]憑他們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两个人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后二人交恶。
[[1980年]] 楊振寧获得[[拉姆福德奖]](Rumford),[[1986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杨振宁现居于[[北京]]清华大学。 杨振宁的 第一任 结发太太是[[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2003 ]],2003年10月因病过世。<ref name="杨振宁">{{cite web |url=http://www.casad.cas.cn/aca/372/sxwlxb-200906-t20090624_1808811.html| title= 杨振宁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中國科學院學部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2-07}}</ref> ==爺孫戀==[[File:2006年楊振寧與翁帆談婚後生活.jpg | thumb | 300px |left | 2006 ,楊振寧與翁帆談婚後生活 <br>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215000610-260409 原圖鏈接] ]]2004年底至2005年初,八十二岁高龄的杨振宁与28岁[[10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学生[[翁帆]] 因病过世 再一次步入婚姻殿堂。这对"爷孙"配,在海内外学术界、舆论界引发震撼,支持、反对、批判的声音多不勝數。 當年28歲翁帆為何嫁82歲的諾貝爾得主楊振寧?翁帆當時年輕貌美、又受過高等教育,會願意嫁給年齡足以做自己爺爺的人?楊振寧愛上翁帆,是很自然的,畢竟誰都愛紅顏,尤其當紅顏願意跟自己在一起時,很少人會拒絕。而事實上,翁帆嫁給楊振寧時,她的狀態並不是未婚,而是失婚。28歲的翁帆離婚,沒有工作、遠離職場數年,如此的人生狀態,或許會讓她茫然失措。 在那個年代,人們對離婚女人仍有歧視,想找個合適的人再婚非常難。翁帆嫁給楊振寧,她能擺脫當時所有的困境,也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從一個沒事業、沒婚姻的人,變成受人尊敬的楊夫人 <ref name="翁帆">{{cite web |url=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215000610-260409 | title= 當年28歲翁帆為何嫁82歲楊振寧? 網友爆重要關鍵 | language=zh | date=2018-02-15 | publisher=中時電子報 | author=黃麗蓉 | accessdate=2019-02-07}}</ref>
2004年底至2005年初,八十二岁高龄的杨振宁与28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学生[[翁帆]]再一次步入婚姻殿堂。这对"爷孙"配,在海内外学术界、舆论界引发震撼,支持、反对、批判的声音数不胜多。
==主要科學成就==
*'''宇称不守恒理论''':他與李政道提出[[基礎粒子]]間的[[弱核力]]並沒有鏡像對稱的特性,違反了當時物理家的認知。該理论後得[[吴健雄]]的实验验证。
*'''楊—米爾斯理論''':他與羅拔·米爾斯(Robert Mills)提出的理論,是[[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的基礎理論。
*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美国费城富兰克林研究所的鲍威尔科学成就奖、费萨尔国王国际奖的科学奖。著有《杨振宁论文选集》、《杨振宁文集》、《曙光集》等。发表论文约300篇。
 
== 參考資料 ==
{{reflist}}
13,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