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57
次編輯
變更
皱盖钟菌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皱盖钟菌</big> ''' |- | [[F|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皱盖钟菌</big> '''
|-
|
[[F|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ht 来自搜狗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皱盖钟菌,是[[盘菌目]]、[[羊肚菌科]]、[[皱盖钟菌属]]真菌。其子囊果小,高4-13cm;菌盖钟形,高2-3cm,宽1.5-3cm,菌盖黄褐色到浅褐色,有纵向沟槽又相互交织的棱。在中国其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新疆等地。
==基本内容==
中文学名:皱盖钟菌
别 称:Ptychoverpa bohemica
门:子囊菌门
目:盘菌目
属:钟菌属
分布区域:北美,欧洲,亚洲
拉丁学名:Verpa bohemica
界:真菌界
纲:子囊菌纲
科:羊肚菌科
种:皱盖钟菌
==基本内容==
中文学名:皱盖钟菌
拉丁学名:Ptycheverpa bohemica (Krombh.) Boud.
中文别名:波地钟菌
同物异名:Verpa bohemica (Krombh.) Schroet.
分类地位:盘菌目、羊肚菌科、皱盖钟菌属
形态特征:子囊果小,高4-13cm。菌盖钟形,高2-3cm,宽1.5-3cm,菌盖黄褐色到浅褐色,有纵向沟槽又相互交织的棱,盖的下表面污白色,具有横向排列的细小鳞片,长8-12cm,粗达1cm左右。子囊近圆柱形,粗20-22μm,向下渐细成柄状基部,含两个子囊孢子。孢子椭圆形,5.8-7.8μm×16-20μm。侧丝细线条,顶部膨大呈棒形,有分隔,粗4.5-8μm。
生态习性:夏秋季生于阔叶林中地上, 散生或单生。
分布地区:陕西、甘肃、新疆等。
经济用途:有记载可食,但有的记述有毒,故不能食用。在我国甘肃陇南有些地区同羊肚菌一起采食,其明显区别是此种菌盖呈钟形,边缘与菌柄不相连接。
==分类、支序与命名==
本种最早由捷克真菌学家尤利乌斯·温岑兹·冯·克罗姆布霍尔兹(Julius Vincenz von Krombholz)于1828年描述,并命名为Morchella bohemica[2],1893年,德国博物学家约瑟夫·梭罗德(Joseph Schröter)将其改分至钟菌属下[3],Ptychoverpa bohemica则是法国人[[让·路易·埃米尔·布迪耶]](Jean Louis Émile Boudier)关于盘菌纲的专著中使用的一个异名[4],现在仍偶尔被一些学者,特别是欧洲真菌学家使用。布迪耶认为皱盖钟菌子囊上短少的侧丝(paraphyses)和大型、圆弧状的子囊孢子以足够将本种独立为一个新的属,此命名法中的属名Ptychoverpa目前是钟菌属下的一个节(section)[7],此节的特征为菌盖上纵向、较粗并可能有分支的的脊状突起。
种小名bohemica指的是波希米亚(现今捷克的一部份),是克罗姆布霍尔兹最早发现皱盖钟菌并收集样本之处[9][2]。Ptychoverpa则是来自古希腊文的ptyx(ptychos为所有格),指的是折叠、层状[10]。本种的俗名包括早羊肚菌(early morel)[11]或皱纹顶针伞(wrinkled thimble-cap)。
3描述 编辑
幼小子实体内部被棉状的软组织填满
子囊孢子非常大,可长至80微米
皱盖钟菌的菌盖(学术上称为子囊果)直径为2-4厘米,长达2-5厘米,呈圆锥状与钟状,表面折叠许多纵向的脊状突起,并常交织成网络状。菌盖与菌柄镰接处只有在菌柄的顶端互相接触,边缘分叶不与菌柄接触,颜色由黄棕色至红棕色,下方则是白色。菌柄长6-12厘米,厚1-2.5厘米,颜色为乳白色,基部是最粗的,由下往上逐渐变细。虽然菌柄刚形成时充满著棉状的软组织,但成熟会会逐渐变为中空。总体来说这种蕈十分脆弱,孢子印为黄色,菌肉为白色。
和其他典型真菌物种比起来,皱盖钟菌的子囊孢子非常巨大,可长至60-80微米,宽15-18微米,其为椭圆形,平坦,有时则会弯曲,呈透明至浅黄色。多数子囊菌的每个子囊中有八个子囊孢子,而皱盖钟菌的子囊只有两个孢子(少数为三个)是本种特色之一,平坦、椭圆的子囊长275-350微米,宽16-23微米。英裔加拿大真菌学家亚瑟·亨利·雷金纳德·博勒(Arthur Henry Reginald Buller)认为皱盖钟菌的子囊有向日性,即其会朝光线弯曲,他描述:“我对菌盖进行横切,将片段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发现在所有子实层的凹沟中,子囊都向外弯曲,因为它们的囊盖(opercula)面对了最多的光线。”这种对光线刺激的反应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协助子实体往外界的开放空间释放孢子,增加孢子随风被传播的机会。侧丝较为粗短,顶端直径7-8微米。
可食性
皱盖钟菌的可食性是有疑问的,虽然有许多人食用这种真菌,但已有报道指出一次食用太大量或连续几天食用这种蕈类会在部分过敏的人产生毒性。中毒症状包括肠胃不适与肌肉失去协调,与另一种假羊肚菌鹿花菌的食用后症状相似。造成鹿花菌毒性的毒素为鹿花菌素,皱盖钟菌有可能也能合成少量的该毒素。也有报道显示过度食用这种蕈而导致昏迷。欲食用者建议先以大量的水煮过,将水倒掉并干燥后再食用,并且对于首次食用者应只食用少量以测试自己的耐受度。有些人建议只使用菌伞而抛弃菌柄。此种真菌的口感评价不一,包括“气味强烈但与羊肚菌不同”、“气味温和”与“普通”等。
相似物种
相似物种包括半开羊肚菌(左)与圆锥钟菌(右)
与皱盖钟菌最相近的物种圆锥钟菌的菌盖通常是平滑的,但也有菌盖有皱纹的样本被发现,两种蕈可在显微镜下被区分,因为圆锥钟菌的子囊有八个子囊孢子。其在北美洲的分布范围较皱盖钟菌往南延伸许多。另一相似的类群是半开羊肚菌,具有蜂巢状的菌盖,约有一半的长度和菌柄相连,其菌盖的突起部分较凹陷部分还深,且在基部有纵向的针孔,这是皱盖钟菌没有的。另外半开羊肚菌的菌柄横切是中空的,皱盖钟菌的幼小子实体菌柄中央则有棉状软组织。皱盖钟菌可用大个多的孢子和所有相似物种区别。
==生态、栖地与分布==
皱盖钟菌的蕈在早春单独或集中的分布在地上的木头上,通常在羊肚菌出现前就出现,并持续整个羊肚菌的出现季节。通常沿着河床分部,靠近三角叶杨、杨与柳,并可能被植物废弃物掩盖。子实体的形成需要湿润的环境与充足的阳光,其最低生长温度为摄氏3度,最适生长温度为摄氏22度,最高生长温度为摄氏30度。一项对于碳与氮的同位素比例分析指出皱盖钟菌是腐生营养的,即透过分解环境中的有机物取得养分,但也有证据指出其在生活史中的至少一部分会与植物形成菌根。皱盖钟菌广泛分布于北美洲北部,其南界在美国中西部为五大湖区,在美国西岸则是加州北部。皱盖钟菌也广泛分布于欧洲,其样本已在[[奥地利]]、[[捷克]]、[[丹麦]]、[[芬兰]]、[[德国]]、[[挪威]]、[[波兰]]、[[俄罗斯]]、[[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与[[乌克兰]]被采集。在亚洲则已有在[[印度]]与[[土耳其]]被发现的纪录。
在艾奥瓦州,一项长达十年,对羊肚菌与假羊肚菌分部、子实体长出时间与栖地等的研究指出皱盖钟菌是春天最先长出子实体的蕈类,在落叶植物开始长出新叶后就出现,接着依序是黑脉羊肚菌、尖顶羊肚菌,最后是粗柄羊肚菌。子实体可作为Porricondyla media、曲茎泉蝇(Pegomya geniculata)、环饰冬大蚊等双翅目昆虫的繁殖场所。<ref>[https://www.docin.com/p-400768387.html 皱盖钟菌]豆丁网</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皱盖钟菌</big> '''
|-
|
[[F|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ht 来自搜狗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皱盖钟菌,是[[盘菌目]]、[[羊肚菌科]]、[[皱盖钟菌属]]真菌。其子囊果小,高4-13cm;菌盖钟形,高2-3cm,宽1.5-3cm,菌盖黄褐色到浅褐色,有纵向沟槽又相互交织的棱。在中国其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新疆等地。
==基本内容==
中文学名:皱盖钟菌
别 称:Ptychoverpa bohemica
门:子囊菌门
目:盘菌目
属:钟菌属
分布区域:北美,欧洲,亚洲
拉丁学名:Verpa bohemica
界:真菌界
纲:子囊菌纲
科:羊肚菌科
种:皱盖钟菌
==基本内容==
中文学名:皱盖钟菌
拉丁学名:Ptycheverpa bohemica (Krombh.) Boud.
中文别名:波地钟菌
同物异名:Verpa bohemica (Krombh.) Schroet.
分类地位:盘菌目、羊肚菌科、皱盖钟菌属
形态特征:子囊果小,高4-13cm。菌盖钟形,高2-3cm,宽1.5-3cm,菌盖黄褐色到浅褐色,有纵向沟槽又相互交织的棱,盖的下表面污白色,具有横向排列的细小鳞片,长8-12cm,粗达1cm左右。子囊近圆柱形,粗20-22μm,向下渐细成柄状基部,含两个子囊孢子。孢子椭圆形,5.8-7.8μm×16-20μm。侧丝细线条,顶部膨大呈棒形,有分隔,粗4.5-8μm。
生态习性:夏秋季生于阔叶林中地上, 散生或单生。
分布地区:陕西、甘肃、新疆等。
经济用途:有记载可食,但有的记述有毒,故不能食用。在我国甘肃陇南有些地区同羊肚菌一起采食,其明显区别是此种菌盖呈钟形,边缘与菌柄不相连接。
==分类、支序与命名==
本种最早由捷克真菌学家尤利乌斯·温岑兹·冯·克罗姆布霍尔兹(Julius Vincenz von Krombholz)于1828年描述,并命名为Morchella bohemica[2],1893年,德国博物学家约瑟夫·梭罗德(Joseph Schröter)将其改分至钟菌属下[3],Ptychoverpa bohemica则是法国人[[让·路易·埃米尔·布迪耶]](Jean Louis Émile Boudier)关于盘菌纲的专著中使用的一个异名[4],现在仍偶尔被一些学者,特别是欧洲真菌学家使用。布迪耶认为皱盖钟菌子囊上短少的侧丝(paraphyses)和大型、圆弧状的子囊孢子以足够将本种独立为一个新的属,此命名法中的属名Ptychoverpa目前是钟菌属下的一个节(section)[7],此节的特征为菌盖上纵向、较粗并可能有分支的的脊状突起。
种小名bohemica指的是波希米亚(现今捷克的一部份),是克罗姆布霍尔兹最早发现皱盖钟菌并收集样本之处[9][2]。Ptychoverpa则是来自古希腊文的ptyx(ptychos为所有格),指的是折叠、层状[10]。本种的俗名包括早羊肚菌(early morel)[11]或皱纹顶针伞(wrinkled thimble-cap)。
3描述 编辑
幼小子实体内部被棉状的软组织填满
子囊孢子非常大,可长至80微米
皱盖钟菌的菌盖(学术上称为子囊果)直径为2-4厘米,长达2-5厘米,呈圆锥状与钟状,表面折叠许多纵向的脊状突起,并常交织成网络状。菌盖与菌柄镰接处只有在菌柄的顶端互相接触,边缘分叶不与菌柄接触,颜色由黄棕色至红棕色,下方则是白色。菌柄长6-12厘米,厚1-2.5厘米,颜色为乳白色,基部是最粗的,由下往上逐渐变细。虽然菌柄刚形成时充满著棉状的软组织,但成熟会会逐渐变为中空。总体来说这种蕈十分脆弱,孢子印为黄色,菌肉为白色。
和其他典型真菌物种比起来,皱盖钟菌的子囊孢子非常巨大,可长至60-80微米,宽15-18微米,其为椭圆形,平坦,有时则会弯曲,呈透明至浅黄色。多数子囊菌的每个子囊中有八个子囊孢子,而皱盖钟菌的子囊只有两个孢子(少数为三个)是本种特色之一,平坦、椭圆的子囊长275-350微米,宽16-23微米。英裔加拿大真菌学家亚瑟·亨利·雷金纳德·博勒(Arthur Henry Reginald Buller)认为皱盖钟菌的子囊有向日性,即其会朝光线弯曲,他描述:“我对菌盖进行横切,将片段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发现在所有子实层的凹沟中,子囊都向外弯曲,因为它们的囊盖(opercula)面对了最多的光线。”这种对光线刺激的反应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协助子实体往外界的开放空间释放孢子,增加孢子随风被传播的机会。侧丝较为粗短,顶端直径7-8微米。
可食性
皱盖钟菌的可食性是有疑问的,虽然有许多人食用这种真菌,但已有报道指出一次食用太大量或连续几天食用这种蕈类会在部分过敏的人产生毒性。中毒症状包括肠胃不适与肌肉失去协调,与另一种假羊肚菌鹿花菌的食用后症状相似。造成鹿花菌毒性的毒素为鹿花菌素,皱盖钟菌有可能也能合成少量的该毒素。也有报道显示过度食用这种蕈而导致昏迷。欲食用者建议先以大量的水煮过,将水倒掉并干燥后再食用,并且对于首次食用者应只食用少量以测试自己的耐受度。有些人建议只使用菌伞而抛弃菌柄。此种真菌的口感评价不一,包括“气味强烈但与羊肚菌不同”、“气味温和”与“普通”等。
相似物种
相似物种包括半开羊肚菌(左)与圆锥钟菌(右)
与皱盖钟菌最相近的物种圆锥钟菌的菌盖通常是平滑的,但也有菌盖有皱纹的样本被发现,两种蕈可在显微镜下被区分,因为圆锥钟菌的子囊有八个子囊孢子。其在北美洲的分布范围较皱盖钟菌往南延伸许多。另一相似的类群是半开羊肚菌,具有蜂巢状的菌盖,约有一半的长度和菌柄相连,其菌盖的突起部分较凹陷部分还深,且在基部有纵向的针孔,这是皱盖钟菌没有的。另外半开羊肚菌的菌柄横切是中空的,皱盖钟菌的幼小子实体菌柄中央则有棉状软组织。皱盖钟菌可用大个多的孢子和所有相似物种区别。
==生态、栖地与分布==
皱盖钟菌的蕈在早春单独或集中的分布在地上的木头上,通常在羊肚菌出现前就出现,并持续整个羊肚菌的出现季节。通常沿着河床分部,靠近三角叶杨、杨与柳,并可能被植物废弃物掩盖。子实体的形成需要湿润的环境与充足的阳光,其最低生长温度为摄氏3度,最适生长温度为摄氏22度,最高生长温度为摄氏30度。一项对于碳与氮的同位素比例分析指出皱盖钟菌是腐生营养的,即透过分解环境中的有机物取得养分,但也有证据指出其在生活史中的至少一部分会与植物形成菌根。皱盖钟菌广泛分布于北美洲北部,其南界在美国中西部为五大湖区,在美国西岸则是加州北部。皱盖钟菌也广泛分布于欧洲,其样本已在[[奥地利]]、[[捷克]]、[[丹麦]]、[[芬兰]]、[[德国]]、[[挪威]]、[[波兰]]、[[俄罗斯]]、[[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与[[乌克兰]]被采集。在亚洲则已有在[[印度]]与[[土耳其]]被发现的纪录。
在艾奥瓦州,一项长达十年,对羊肚菌与假羊肚菌分部、子实体长出时间与栖地等的研究指出皱盖钟菌是春天最先长出子实体的蕈类,在落叶植物开始长出新叶后就出现,接着依序是黑脉羊肚菌、尖顶羊肚菌,最后是粗柄羊肚菌。子实体可作为Porricondyla media、曲茎泉蝇(Pegomya geniculata)、环饰冬大蚊等双翅目昆虫的繁殖场所。<ref>[https://www.docin.com/p-400768387.html 皱盖钟菌]豆丁网</ref>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