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三貂嶺隧道

增加 103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臺灣鐵路管理局東部幹線宜蘭線,早在[[台灣日治時期]][[日本]][[大正]]6年(西元1917年)興建,工程分別從路線的南([[蘇澳]])、北([[八堵]])兩端向中間施工,其中[[猴硐]]往南經[[三貂嶺驛]]、武丹坑驛(今日之[[牡丹車站]])的鐵路須越過[[基隆河]]與三貂嶺山地,工程由[[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工務課]][[瑞芳建設事務所]]於大正8年(西元1919年)春夏動工,[[大倉組]](今日之[[大成建設]])承包工程,工程包括新建[[第三基隆河橋]]與開挖第一代三貂嶺隧道,均為[[單線鐵路]]淨空。
第一代隧道(包含[[三瓜子隧道]])完工後,於大正11年(西元1922年)9月21日隨著[[三貂嶺驛]]至武丹坑驛(今[[牡丹車站]])路段通車而啟用、直到民國74年(西元1985年)6月21日第二代隧道通車後才停用,目前列為[[新北市歷史建築]],目前將改為自行車道 <ref>[https://wedid.ntpc.gov.tw/happiness/detail/bQw92VLgZjOk 新建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施工中)],新北市政府施政成果網,2021/08/05</ref>
=== 第二代隧道 ===
====電氣化====
宜蘭線[[電氣化]]工程自民國80年(西元1991年)7月1日開工。民國89年(西元2000年)5月2日,包含三貂嶺隧道在內的[[八堵車站]]至[[羅東車站]]間率先完工,5月3日正式通車,該工程包括更換預力混凝土[[枕木]]。
<ref>[文章網址 說明],來源,文章日期</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1,6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