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50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成都市白沙河是岷江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流,因其下游河沙泛白而得名。其全部流域都位于成都都江堰市境内。白沙河年均径流…”
成都市白沙河是岷江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流,因其下游河沙泛白而得名。其全部流域都位于成都都江堰市境内。白沙河年均径流量15.8立方米/秒,水能资源丰富,径流年际变化较稳定,水质也较为清澈,是成都市的重要水源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白沙河
所属地区
成都市
河长
62公里
流域面积
364平方公里
白沙河年均
径流量15.8立方米/秒
目录
1简介
2成都市水源
3白沙河堰塞湖
折叠编辑本段简介
白沙河河流源于龙门山脉南段光光山南麓,河长62公里,流域面积364平方公里,全部位于都江堰市境内。年均径流量15.8立方米/秒,径流年际变化较稳定。属山地河流。
折叠编辑本段成都市水源
白沙河水能资源丰富,供水量足且径流年际变化较稳定,水质也较为清澈。故成为成都市的水源之一,主要为成都市自来水六厂供水,以满足成都市中心城区600万人的供水需求。
折叠编辑本段白沙河堰塞湖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都江堰市白沙河断流20多个小时,在白沙河上游无人区形成三处高达60-80米的堰塞湖,总蓄水量约2000万立方。经过空中勘测,认定三处堰塞湖属于高危级,使都江堰市虹口乡、紫坪铺镇6000多人、部分企事业单位受到威胁,还威胁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安全。险情出现后,成都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相关部门靠前指挥,并精心组织,科学避险,主动排险,取得了排险的胜利。
"5·12"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都江堰市白沙河断流20多个小时,在白沙河上游无人区形成3处坝高达60-80米的堰塞湖,从下游往上游分别是枷担湾堰塞湖、窑子沟堰塞湖、关门山沟堰塞湖,总蓄水量约2000万立方。经过空中查勘,这3处堰塞湖属于高危级,使都江堰市虹口乡、紫坪铺镇6000多人、部分企事业单位受到威胁,还威胁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安全。
白沙河上游多为山大沟深的无人区,山高坡陡无路可通,沟深急流冰冷刺骨,余震不断,堰塞湖险情尚不清楚,滑坡、崩塌、泥石流随时都可能发生,没有电力和通讯,同时,成都市已进入主汛期,强降雨过程随时都可能发生,堰塞湖发生溃决的风险很大……一场人与堰塞湖的决战也随即拉开。
一、历尽艰辛,冒死探险
在确认白沙河上游存在堰塞湖的情况后,在市领导的指示下,成都市水务局反复研究,提出了"举重若轻,内紧外松,科学处置"的方针,建立"现场查勘、集体会商、政府决策、抓好执行"的工作机制,采取"进一步探险、迅速抢修便道、优化处置方案、启动防洪应急预案"等同步进行的措施;并迅速成立了白沙河上游无人区堰塞湖处置工作组。
为了查清白沙河上游堰塞湖险情,在成都市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都江堰市先后4次组织水务、国土局、虹口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等,组成探险突击队,分别身背干粮、矿泉水、卫星通讯设备和必要的帐篷、睡袋、药品、器材等,徒步冒险、翻山涉水、艰难爬行,进入白沙河上游无人区,对堰塞湖的险情进行查勘,得来了宝贵的第一手险情资料。40多岁的四川大学水电学院杨兴国副院长(博士、副教授)丢下紧急的研究课题,克服了身患感冒、体力不支的困难,拄着拐杖,艰难爬行了几十处悬崖峭壁、涉水过河20多处,下坡坐在地上滑行,磨烂两条长裤,晚上只能和衣躺下、全身湿透而睡,他经历了平生从未走过的这段生死冒险之旅。与此同时,在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成都军区的关心支持下,成都军区陆航团连续两次派出直升飞机,对白沙河进行了全流域空中查勘。
二、自力更生,主动排险
面对堰塞湖带来的危险,虹口乡人没有被吓倒,而是不等不靠、自力更生、主动排险。他们晴天顶着烈日,雨天一身泥泞,冒着余震不断、泥石俱下的危险,不怕蚊虫、旱蚂蝗、草虱叮咬,不惧随时可能摔伤、划伤、擦伤,甚至有生命危险,晚上挤在彩条布简易帐篷内,地下垫一层树枝坐着或躺着,靠喝酒驱寒和麻醉,才能忘记疲劳、睡觉。虹口乡5个村的基层党员、民兵预备役部队、干部群众从60多人增加到130多人,最多时达到330人,迅速抢修便道,从联合村的黄金坪向枷担湾堰塞湖方向艰难开辟,穿过一道道崩山垮石的滑坡地带,便道被埋后再修,通过10多天苦战,终于开辟一条翻越了8座山岭的20多公里便道,为枷担湾堰塞湖排险提供了重要的交通保障;深溪村党支部书记贾正贵,率领60多人的排险突击队,民工最多达300多人,实施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枷担湾堰塞湖除险攻坚战。他们将2条橡皮船、施工用的钢钎、铁锤、发电机、空压机、风钻等机具和500公斤炸药、几桶汽油及几百公斤食品,通过村民人均背驮30公斤,运到枷担湾排险施工工地,将民工分成15个班组,由佩戴红袖标党员任班组长,每组配备1名安全员,在多个施工点位中同时展开施工。按照《枷担湾堰塞湖排险工程处置技术方案》,在都江堰市水务局3名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都江堰市公安局2名干警对爆炸物品的守卫监管下,通过成都万全爆破工程技术开发公司实施爆破排险,奋战6天,成功化解和降低了堰塞湖溃坝风险。
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都江堰市干部群众在受灾十分严重、极其艰难的情况下,毅然投入到探险、避险和排险工作。都江堰市水务局王鑫飞,忘记了山大沟深和一道道悬崖绝壁与陡峭梁子的艰险,连续4次参加堰塞湖的冒死探险。大水沟林业保护站站长王永,三次冒险进入堰塞湖实地勘查,收集许多关键资料。攀枝花市水利农机局工程师朱家应,赴都江堰当志愿者,丢下不满50天的儿子,主动请战两次上山探险,征服了关门山沟堰塞湖。都江堰市水务局工作人员何超,在堰塞湖探险与排险指导工作中,坚守时间最长。都江堰市防汛办副主任汤鹏,主动请战参加了第一批探险队,查勘了枷担湾堰塞湖。59岁的都江堰市水务局工程师吴松林,是探险查勘人员中年龄最大的,两次踏上无人区堰塞湖大坝。虹口乡深溪村党支部书记贾正贵,顾不了在地震中损失惨重的私有财产,6月27日至30日率排险突击队进山探险,痛风复发,匆匆在医疗点输液,见病情稍有好转,又再上火线,组织带领几百人的排险队伍,克服重重困难,历尽千辛万苦,成功排除了堰塞湖险情。虹口乡卫生院工作多年尚未转正的医生张庆华,无怨无悔地坚守在枷担湾大坝,为所有排险一线人员做好医疗卫生保障,治伤送药、按摩消除疲劳、厕所消毒、劈柴、煮饭、打杂,没有空闲和休息的时间。还有虹口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赵志龙,虹口乡政府乡长助理骆强,及当地村民曾万贵、郭步常等等。他们冒着余震不断、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危险,通过刀劈绳吊开路、砍树涉水架桥、手脚并用爬行,跨过一道道崩塌滑坡路段,翻越一道道悬崖绝壁,涉过一条条冰冷刺骨的河水,闯过一道道"鬼门关",在风餐露宿、蚊虫叮咬、旱蚂蟥和草虱袭击的恶劣环境下,所有人都被蚂蟥叮咬十多处,经常在毫无觉察时鲜血长流。此外,晚上下雨时,为了避免遭受滑坡、崩塌和野生动物的袭击,只能选择在河边台地宿营,有的人只能穿着雨衣,围着火堆取暖,在浑身湿透的情况下,往往烤干后,又湿透,再烤干,再湿透,在漆黑的深山无人区,坐着、站着又过了一夜。很多人被荆棘扎破手掌,树枝划破手臂,满手都是伤口。正是这些不怕困难、吃苦耐劳、齐心协力、默默奉献的人们为堰塞湖处置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白沙河
所属地区
成都市
河长
62公里
流域面积
364平方公里
白沙河年均
径流量15.8立方米/秒
目录
1简介
2成都市水源
3白沙河堰塞湖
折叠编辑本段简介
白沙河河流源于龙门山脉南段光光山南麓,河长62公里,流域面积364平方公里,全部位于都江堰市境内。年均径流量15.8立方米/秒,径流年际变化较稳定。属山地河流。
折叠编辑本段成都市水源
白沙河水能资源丰富,供水量足且径流年际变化较稳定,水质也较为清澈。故成为成都市的水源之一,主要为成都市自来水六厂供水,以满足成都市中心城区600万人的供水需求。
折叠编辑本段白沙河堰塞湖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都江堰市白沙河断流20多个小时,在白沙河上游无人区形成三处高达60-80米的堰塞湖,总蓄水量约2000万立方。经过空中勘测,认定三处堰塞湖属于高危级,使都江堰市虹口乡、紫坪铺镇6000多人、部分企事业单位受到威胁,还威胁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安全。险情出现后,成都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相关部门靠前指挥,并精心组织,科学避险,主动排险,取得了排险的胜利。
"5·12"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都江堰市白沙河断流20多个小时,在白沙河上游无人区形成3处坝高达60-80米的堰塞湖,从下游往上游分别是枷担湾堰塞湖、窑子沟堰塞湖、关门山沟堰塞湖,总蓄水量约2000万立方。经过空中查勘,这3处堰塞湖属于高危级,使都江堰市虹口乡、紫坪铺镇6000多人、部分企事业单位受到威胁,还威胁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安全。
白沙河上游多为山大沟深的无人区,山高坡陡无路可通,沟深急流冰冷刺骨,余震不断,堰塞湖险情尚不清楚,滑坡、崩塌、泥石流随时都可能发生,没有电力和通讯,同时,成都市已进入主汛期,强降雨过程随时都可能发生,堰塞湖发生溃决的风险很大……一场人与堰塞湖的决战也随即拉开。
一、历尽艰辛,冒死探险
在确认白沙河上游存在堰塞湖的情况后,在市领导的指示下,成都市水务局反复研究,提出了"举重若轻,内紧外松,科学处置"的方针,建立"现场查勘、集体会商、政府决策、抓好执行"的工作机制,采取"进一步探险、迅速抢修便道、优化处置方案、启动防洪应急预案"等同步进行的措施;并迅速成立了白沙河上游无人区堰塞湖处置工作组。
为了查清白沙河上游堰塞湖险情,在成都市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都江堰市先后4次组织水务、国土局、虹口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等,组成探险突击队,分别身背干粮、矿泉水、卫星通讯设备和必要的帐篷、睡袋、药品、器材等,徒步冒险、翻山涉水、艰难爬行,进入白沙河上游无人区,对堰塞湖的险情进行查勘,得来了宝贵的第一手险情资料。40多岁的四川大学水电学院杨兴国副院长(博士、副教授)丢下紧急的研究课题,克服了身患感冒、体力不支的困难,拄着拐杖,艰难爬行了几十处悬崖峭壁、涉水过河20多处,下坡坐在地上滑行,磨烂两条长裤,晚上只能和衣躺下、全身湿透而睡,他经历了平生从未走过的这段生死冒险之旅。与此同时,在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成都军区的关心支持下,成都军区陆航团连续两次派出直升飞机,对白沙河进行了全流域空中查勘。
二、自力更生,主动排险
面对堰塞湖带来的危险,虹口乡人没有被吓倒,而是不等不靠、自力更生、主动排险。他们晴天顶着烈日,雨天一身泥泞,冒着余震不断、泥石俱下的危险,不怕蚊虫、旱蚂蝗、草虱叮咬,不惧随时可能摔伤、划伤、擦伤,甚至有生命危险,晚上挤在彩条布简易帐篷内,地下垫一层树枝坐着或躺着,靠喝酒驱寒和麻醉,才能忘记疲劳、睡觉。虹口乡5个村的基层党员、民兵预备役部队、干部群众从60多人增加到130多人,最多时达到330人,迅速抢修便道,从联合村的黄金坪向枷担湾堰塞湖方向艰难开辟,穿过一道道崩山垮石的滑坡地带,便道被埋后再修,通过10多天苦战,终于开辟一条翻越了8座山岭的20多公里便道,为枷担湾堰塞湖排险提供了重要的交通保障;深溪村党支部书记贾正贵,率领60多人的排险突击队,民工最多达300多人,实施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枷担湾堰塞湖除险攻坚战。他们将2条橡皮船、施工用的钢钎、铁锤、发电机、空压机、风钻等机具和500公斤炸药、几桶汽油及几百公斤食品,通过村民人均背驮30公斤,运到枷担湾排险施工工地,将民工分成15个班组,由佩戴红袖标党员任班组长,每组配备1名安全员,在多个施工点位中同时展开施工。按照《枷担湾堰塞湖排险工程处置技术方案》,在都江堰市水务局3名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都江堰市公安局2名干警对爆炸物品的守卫监管下,通过成都万全爆破工程技术开发公司实施爆破排险,奋战6天,成功化解和降低了堰塞湖溃坝风险。
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都江堰市干部群众在受灾十分严重、极其艰难的情况下,毅然投入到探险、避险和排险工作。都江堰市水务局王鑫飞,忘记了山大沟深和一道道悬崖绝壁与陡峭梁子的艰险,连续4次参加堰塞湖的冒死探险。大水沟林业保护站站长王永,三次冒险进入堰塞湖实地勘查,收集许多关键资料。攀枝花市水利农机局工程师朱家应,赴都江堰当志愿者,丢下不满50天的儿子,主动请战两次上山探险,征服了关门山沟堰塞湖。都江堰市水务局工作人员何超,在堰塞湖探险与排险指导工作中,坚守时间最长。都江堰市防汛办副主任汤鹏,主动请战参加了第一批探险队,查勘了枷担湾堰塞湖。59岁的都江堰市水务局工程师吴松林,是探险查勘人员中年龄最大的,两次踏上无人区堰塞湖大坝。虹口乡深溪村党支部书记贾正贵,顾不了在地震中损失惨重的私有财产,6月27日至30日率排险突击队进山探险,痛风复发,匆匆在医疗点输液,见病情稍有好转,又再上火线,组织带领几百人的排险队伍,克服重重困难,历尽千辛万苦,成功排除了堰塞湖险情。虹口乡卫生院工作多年尚未转正的医生张庆华,无怨无悔地坚守在枷担湾大坝,为所有排险一线人员做好医疗卫生保障,治伤送药、按摩消除疲劳、厕所消毒、劈柴、煮饭、打杂,没有空闲和休息的时间。还有虹口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赵志龙,虹口乡政府乡长助理骆强,及当地村民曾万贵、郭步常等等。他们冒着余震不断、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危险,通过刀劈绳吊开路、砍树涉水架桥、手脚并用爬行,跨过一道道崩塌滑坡路段,翻越一道道悬崖绝壁,涉过一条条冰冷刺骨的河水,闯过一道道"鬼门关",在风餐露宿、蚊虫叮咬、旱蚂蟥和草虱袭击的恶劣环境下,所有人都被蚂蟥叮咬十多处,经常在毫无觉察时鲜血长流。此外,晚上下雨时,为了避免遭受滑坡、崩塌和野生动物的袭击,只能选择在河边台地宿营,有的人只能穿着雨衣,围着火堆取暖,在浑身湿透的情况下,往往烤干后,又湿透,再烤干,再湿透,在漆黑的深山无人区,坐着、站着又过了一夜。很多人被荆棘扎破手掌,树枝划破手臂,满手都是伤口。正是这些不怕困难、吃苦耐劳、齐心协力、默默奉献的人们为堰塞湖处置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