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韦庄

移除 7,28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韦庄 | 外文名 = zhuangwei
| 图像 =
 [[File: 韦庄120160929211939793.jpg|缩略图|center|[httpshttp://gss3imgcache.bdstaticcjmx.com/7P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c0%3Dbaike80%2C5%2C5%2C80%2C26star/sign=fb94ad42a9cc7cd9ee203c8b58684a5a201609/d50735fae6cd7b89c96a8c2c052442a7d9330e1e20160929211939793.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tar.baiducjmx.com/item201609/ 韦庄/1163170?fr=aladdin 1182431.shtml 来自 百度百科明星网]]]| 图像说明 = 韦庄 |center
| 出生日期 = 约836年
| 出生地点 = 中国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逝世日期 = 约910年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文靖端己| 职业 = 吏部侍郎、平章事 谥词人| 知名作品 = 《浣花 <br> 主要成就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br> 花间派重要词人台城 <br> }}[[ '''<big>韦庄</big>''', 韦庄]] (约836年 - 约910 ─910 年),字端己, 汉族,长安 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 晚唐 诗人 、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 世孙、苏州刺史 韦应物  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 。早年屡试不第 直到乾宁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时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时,召韦 庄为判官,奉使入蜀,归 后升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年),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天祐四年(907年),韦庄劝王建称帝,任左散 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定开国制度,举荐张道古等忠直文人。官终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宰相),卒谥“文靖”。宋代张唐英撰《蜀梼杌》曾高度评 价:“不恃权,不行私,惟至公是守,此宰相之任也。” 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 花间派 ”代表作家,并称“温韦”。其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律诗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句情致深 婉、包蕴丰厚,发 深思;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之冶游享乐生活及离情别绪,善用白描手法 ,词风清丽 [2] 。所著长诗《秦妇吟》 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 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 有《浣花 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  词》 流传 《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 人物生平 ==
[[ 早年经历   韦庄]] 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为 唐睿宗时 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其家族至韦庄时已 ,他父母早亡,家境寒微。少孤贫力学,才敏过人。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为人疏旷不拘,任性自用
韦庄的父母早亡   咸通四年(863年) 其家境因而寒微。他自少孤贫力学,才敏过人。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为人疏旷不拘,任性自用 曾在昭义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太原尹、北都留守刘潼府中当差
咸通四   乾符五 (863 (878 年), 长安应试不利,更名为 韦庄 在昭义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太原尹、北都留守刘潼幕下就职
乾符五   广明元 (878 (880 年) 四十五岁 长安应 第,正值黄巢军攻入长安,遂陷于战乱,与弟妹失散 更名为韦庄 至中和二年(882年)始离长安赴洛阳
广明元   中和三 (880 (883 年), 韦庄在长安应举不第,正值黄巢 入镇海 攻入长安,遂陷于战乱,与弟妹失散,至 节度使周宝府 和二年(882年)始离长安赴洛阳 任职
中和三   光启元 (883 (885 年), 入镇海军节度使周 为赴宝鸡“迎驾”卜居衢州。次年,出发前往 鸡,听闻唐僖宗已到兴元(今陕西汉 任职 ),亦尾随而至
光启元年(885年   此后沿渭、黄河而返,在孟津上岸,原计划由许昌东南方向经安徽直达润州,不料七月间(桂花时)秦宗权攻占许州(今许昌 ), 为赴宝鸡“迎驾”卜居衢 杀节度使鹿晏弘。看来此路不通,韦庄改变了计划沿黄河东去开封,打算从开封南下返回润 (河南开封) 次年 不幸此时润州周宝后院起火 出发前往宝鸡 手下大将张郁醉酒后叛乱。在这种情形下 听闻唐僖宗已到兴元府(今陕 不宜返回浙 西 汉中) 亦尾随而至 只好又回到孟津
此后沿渭、黄河而返   大约在光启三年(887年)正月,许昌战事已毕 在孟津上岸 韦庄再一次来到许昌 打算按 原计划由许昌 东南方向经安徽直达 走陆路返浙。又得知 润州 周宝因府中将领刘浩叛乱,逃往常州。据之 周宝已经 料七月间秦宗权攻占许 能再行依附,润 之事也无所牵挂,韦庄决定就此向北游历。他先来到河清县 (今 河南许昌 济源 ), 杀节度使鹿晏弘 又到泌阳小住 看来此
路不通,    韦庄 改变了计划沿黄河东去开封 由泌阳出发 打算从开封南下返回润州 登上太行山,直达山西境内的天井关 (今 山西晋城县 开封 太行山顶 )。 不幸此时润州周宝后院起火,手下大将张郁醉酒后叛乱。在这
种情形下   约在同年三月 不宜 韦庄路过太行山貂黄岭,从壶关开始向东行走。大约在四月份,途经林、辉州之间,打算从内黄县出发经山东 返回浙西 。不想在此得知江南硝烟又起。韦庄索性由此向北,一路来到了正定(今石家庄)。再向北 只好 到古北口(今北京密云县)长城。离开古北口,沿着长城一路向东,直达榆关(今山海关)。他以山海关为北游的拐点向西返回,至蓟(今京)杭(杭州)大运河乘船返 到孟津 南方
   同年秋,途经清河县, 光启三年(887年)正月 此上岸后得知 许昌 江南 战事已毕, 韦庄再一次来到许昌,打算按原计划由许昌走陆路 决定就此 西,遂经山东境内,直达徐州 又得知润 在徐 周宝因府中将领刘浩叛乱,逃往稍作停留。
  光启四年(888年)春,乘船沿中运河到达扬 ,在此上岸稍歇 据之 在客栈遇见一个见面熟的“饯客” 周宝已经不能再行依附 韦庄与他聊的很投机 从他的口中将扬 州之 事也无所牵挂 战做了详细的了解,得知江南局势仍然不稳 韦庄决定 打算 北游历 南躲避 。他 打算 河清 石头城(南京)暂避一时。在石头城小住期间,游览了上元 ,即 济源) 京市区台城、蒋帝庙、长干里等地。后又沿江南下,经当涂县,向东到了苏州。再南下到湖州,继续南下至富春,经桐庐县,折向东到了绍兴,再向东到宁波。由此向西 ,又到 西施故里暨阳县,再往西到了东 。再往西,到婺州(今浙东金华) 小住 ,由此返回卜居地衢州
韦庄由泌阳   龙纪元年(889年)冬,他从衢州 出发 到江西,在边界处拜访了居士楚公 下一站到了信州(今饶州)。此后又沿信江逆流而 到了饶州(今鄱阳县),由此再向西北斜穿鄱阳湖到九江,寻访至庐山东林寺。接下又来到了南昌,由南昌再向南到抚州,从抚州向西 再到宜春。在此,韦庄取消了向西北方向到长沙的行程 转而向正西方向 达山 接到了湘中即今湖南邵阳、娄底的交界处。此后又转向东南到了耒阳,由耒阳再向东向南到了赣州,由赣州准备返回。接下来,从赣州往东到 西 境内的天井关 江(今会昌),再由此北上到建昌 (今 山西晋 南太行山顶 )。
约在同   大顺二 三月 (891年)秋 韦庄路过太行山貂黄岭,从壶关开始向东行走。大约在四月份,途 由建昌 林、辉 之间,打算从内黄 (今上饶 出发经山东 返回 浙西 衢州 不想在此得
知江南硝烟又起。   景福元年(892年)秋,五十岁的 韦庄 索性由此向 准备长安应试。他从衢州出发,经江西信州、鄱阳、九江到湖 境内。先到达黄石 一路来到了正定 后抵达齐安郡 (今 黄冈县西 石家庄 )。 再向北, 经鄂州 古北 口(今 北京密云 武汉 长城 离开古北口,沿着长城一路向
东,直达榆关(今山海关)。他以山海关为北游的拐点向西返回,至蓟(北京)杭(杭州)大运河乘船返回南方。 约同年秋,途经清河县,在此上岸后得知,江南战事已毕,决定就此返回浙西,遂经山东境内,直达徐州。在徐州稍作停留。 光启四年(888年)春,乘船沿中运河到达扬州,在此上岸稍歇。在客栈遇见一个见面熟的“饯客”,韦庄与他聊的很投机,从他的口中将扬州之战做 了详细的了解,得知江南局势仍然不稳,就打算向南躲避。他打算先到石头城(南京)暂避一时。在石头城小住期间,游览了上元县,即今南京市区 台城、蒋帝庙、长干里等地。后又沿江南下,经当涂县,向东到了苏州。再南下到湖州,继续南下至富春,经桐庐县,折向东到了绍兴,再向东到宁 波。由此向西,又到西施故里暨阳县,再往西到了东阳。再往西,到婺州(今浙东金华)小住,由此返回卜居地衢州。 龙纪元年(889年)冬,他从衢州出发到江西,在边界处拜访了居士楚公,下一站到了信州(今江西饶州)。此后又沿信江逆流而上到了饶州(今江西 鄱阳),由此再向西北斜穿鄱阳湖到九江,寻访至庐山东林寺。接下又来到了南昌,由南昌再向南到抚州,从抚州向西行再到宜春。在此,韦庄取消 了向西北方向到长沙的行程,转而向正西方向直接到了湘中即今湖南邵阳、娄底的交界处。此后又转向东南到了耒阳,由耒阳再向东向南到了赣州, 由赣州准备返回。接下来,从赣州往东到西江(今江西会昌),再由此北上到建昌(今江西南城)。 大顺二年(891年)秋,由建昌经信州(今江西上饶)返回衢州。 景福元年(892年)秋,五十岁的韦庄准备长安应试。他从衢州出发,经江西信州、鄱阳、九江到湖北境内。先到达黄石,后抵达齐安郡(今湖北黄冈 西北)。又经鄂州到夏口(今湖北武汉)。     景福二年(893年)正月,到了商南(今陕西商南 )境内。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长安。不幸的是这次他又落榜了。韦庄听从黄滔的建议,立刻动身  去河东道去找郑尚书。他出了潼关,乘船顺黄河向东,在垣县上岸,直奔绛州(今 山西 新绛)。又由此继续北上到了平陵(今 山西 文水 东二十五  里),再渡过黄河到绥州(今陕西绥德)。离开绥州,韦庄乘船沿黄河边向南直到潼关,返回长安。
暮年及第
     乾宁元年(894年),年近六十的韦庄终于得中进士,被朝廷任命为“草诏”的校书郎,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由于对时局中兴的期望值不高 ,在登第之后 ,韦庄又开始为“著身”而早做打算。
出使西蜀
  乾宁三年(896年)春,韦庄先来到童年时居住过的下邽(今陕西渭南),随后北上来到鄜州(今陕西富县),辗转来到了宜君县。在此得到皇上诏令,才骑马匆匆相别而去。原来,西川王建与东川顾彦晖相互攻击,皇帝命令韦庄为判官,配合谏议大夫李询奉使入蜀,前往劝说西川节度使王建与东川节度使顾彦晖和解。到蜀后,王建并不理会皇上的诏书,仍然大战大败顾彦晖,占据了两川之地。对于韦庄来说,此次入蜀,却得到了王建的赏识。王建很希望招韦庄至自己的幕下,可韦庄并没有立即答应,仍在静观时局的变化。
乾宁三年(896年)春,韦庄先来到童年时居住过的下邽([[今陕西渭南)]],随后北上来到鄜州(今陕西富县),辗转来到了宜君县。在此得到皇上  令,才骑马匆匆相别而去。原来,西川节度使王建与东川节度使顾彦晖相互攻击,唐昭宗命令韦庄为判官,配合谏议大夫李询奉使入蜀,前往劝二人 和解。到蜀后,王建并不理会昭宗的诏书,仍然大败顾彦晖,占据了两川之地。对于韦庄来说,此次入蜀,却得到了王建的赏识。王建很希望招韦庄 至自己的幕下,可他并没有立即答应,仍在静观时局的变化。     光化二年(899年),韦庄 任为 左补阙。在此期间主要干了与政局无关,却与历史文化传承相关的两件事。其一,在历史文化遗存上,与兄弟韦蔼  合作编著《又玄集》,集中收录了“才子一百五十人,名诗三百首。”其中有妇女诗十九家,不但为诗集收录女子诗开了先例,也给妇女对中华文化  事业的奉献作了充分的肯定;其二,是为虽未通过或参加科考,但其作品和能力都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历史人物,如李贺、贾岛、温庭筠、陆龟蒙等十  人奏请,追赠为进士名誉或赠官。在这个问题上的重要意义有三:首先是体现了韦庄对当时科举中重试卷,轻能力弊病的纠正;其次是将选才仅以评  判试卷为标准,扩大到与文化人能力相关的作品(当然包括质量两方面)及社会影响上;其三,从选才目的上,由单方面为朝政负责,转向兼顾为考  生个人发展着想  光化三年(900年)十一月,宦官发动了宫廷政变,囚禁昭宗,假拟圣旨,立太子李裕为帝。听到这个消息后,韦庄深感绝望了。其《赠云阳裴明 府》:“已闻陈胜心降汉,谁为田横国号齐。”(田横,秦末起义首领,不肯称臣于汉)证明他已下了投靠王建的决心。王建非常高兴,当即命他为 掌书记。据《唐诗纪事》载:朝廷“寻召为起居舍人,(王)建表留之。” 韦庄入蜀后,以保地方平安为已任。抚民方面,在任掌书记期间,有一个县令扰民,韦庄上书于王建说:目前“正当凋瘵(病)之秋,好安凋瘵;勿 使疮痍之后,复作疮痍。”即不要使百姓生活雪上加霜的意思。在此兵荒马乱的年月,难得还有人为民着想,一时间被传为美谈。王建就此而任用韦 庄为起居舍人。 在避免内战方面,韦庄又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阻止了王建以“思为祖上报仇”为名征讨朱全忠,避免了发自于蜀内部的主动战争。如天祐元年(904 年)八月,昭宗被朱全忠所杀,“高祖(王建)颇内怀兴复”,[[韦庄]]遂“以兵者大事,不可仓卒而行”进行劝阻。天祐三年(906年),[[韦庄]]被任以西 蜀安抚使。 二是识破了朱全忠欲吞并蜀的诡计,避免了来自外部藩镇的被动战争。“梁(朱全忠)复通好高祖(王建),推高祖为兄”,韦庄笑着说:“此神尧 骄李密之意也(指李密投降李渊,后为李渊所杀一事)。” 天佑四年(907年)三月,唐王朝正式寿终正寝,哀帝被迫将皇位“禅让”给朱全忠,建国号梁,改元开平,以开封为国都,史称后梁。韦庄闻讯后, 本着维护一方安宁的原则,与诸位将领共同劝进王建说:“大王虽忠于唐,唐已亡矣,此所谓天与不取也。”于是,率官吏民众大哭三天后,拥戴王 建即皇帝位。韦庄从此晋升左散骑侍,判中书门下事等官。据《十国春秋》蜀国:“凡开国制度,号令,刑政,礼乐,皆由庄所定。”这一系列举措 使得蜀地在最小程度上减轻了战乱之患,可谓功不可没。次年韦庄被委任为宰相,蜀之开国制度多出其手,后终身仕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 武成三年(910年)八月,韦庄在成都花林坊逝世,享年七十五岁,谥号“文靖”。 === 主要成就 === 文学地位[[韦庄]]在唐末诗坛上有重要地位。清代翁方纲称他“胜于咸通十哲(指方干、罗隐、杜荀鹤等人)多矣”(《石洲诗话》),郑方坤把他与 韩偓、罗隐并称为“华岳三峰”(《五代诗话·例言》)。他前逢黄巢农民大起义,后遇藩镇割据大混战,自称“平生志业匡尧舜”(《关河道 中》),因而忠于唐王朝是他思想的核心,忧时伤乱为他诗歌的重要题材,从而较为广阔地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面貌。《悯耕者》、《汴堤行》对战 乱中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睹军回戈》、《喻东军》、《重围中逢萧校书》对当时屯居洛阳的援军残害人民、掳掠妇女的丑恶行径作了谴 责,同时又对他们拥兵自重、未能积极镇压起义军表示不满。而《铜仪》、《洛北村居》、《北原闲眺》、《辛丑年》等诗,则反映了他对唐室“中 兴”的热切期待;《闻再幸梁洋》、《江南送李明府入关》等诗,表示了他对离乱中的君主、皇族多所眷念;《咸通》、《夜景》、《忆昔》等作,更 抚今追昔,为唐王朝的衰微唱出了深沉的挽歌。他又有一些出色的怀古诗,如《台城》、《金陵图》、《上元县》等,在对南朝史迹的凭吊中,也寄 寓着他对唐末社会动乱的哀叹,情调凄惋。此外,他还有一些诗如《思归》、《江外思乡》、《古离别》、《多情》等,反映了他长期四处飘泊,求 官求食的境遇和心情。他的写景诗,如《题盘豆驿水馆后轩》、《登咸阳县楼望雨》、《秋日早行》等,取景疏淡,思致清婉,也有特色。他以近体 诗见长。律诗圆稳整赡,音调响亮,绝句包蕴丰满,发人深省;而清词俪句,情致婉曲,则为其近体诗的共同风格。 [[韦庄]]的代表作是长篇叙事诗《秦妇吟》。此诗长达1666字,为现存唐诗中最长的一首。诗中通过一位从长安逃难出来的女子即“秦妇”的叙说, 正面 描写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称帝建国,与唐军反复争夺长安以及最后城中被围绝粮的情形。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一方面对起义军的暴行多所暴露,另 一方面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义军掀天揭地的声威及统治阶级的仓皇失措和腐败无能;一方面揭露了唐军迫害人民的罪恶,另一方面又夹杂着对他们剿贼 不力的谴责。它选择典型的情节和场面,运用铺叙而有层次的手法,来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复杂矛盾,布局谨严,脉络分明,标志着中国诗歌叙事艺 术的发展。韦庄因此诗而被称为“秦妇吟秀才”。由于某种忌讳,韦庄晚年严禁子孙提及此诗,也未收入《浣花集》,以致长期失传。20世纪初始在 敦煌石窟发现。 韦庄与温庭筠又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温、韦词在内容上并无多大差别,不外是男欢女爱、离愁别恨、流连光景。但温词 主要是供歌伎演唱的歌词,创作个性不鲜明;而韦词却注重于作者情感的抒发,如《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5首,学习白居易、刘禹锡《忆江 南》的写法,追忆往昔在江南、洛阳的游历,把平生漂泊之感、饱经离乱之痛和思乡怀旧之情融注在一起,情蕴深至。此词情致缠绵,意象鲜明,堪 称咏“江南春色”的诸多诗作中罕见之佳作。风格上,韦词不象温词那样浓艳华美,而善于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比较真挚、深沉的感情,如 〔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女冠子〕“四月十七”、“昨夜夜半”等。他有些词还接受了民间词的影响,用直截决绝之语,或写一往情深, 或写一腔愁绪。如〔思帝乡〕“春日游”的“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于率直中见郁结;〔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 乐”的“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以终老异乡之“誓”,更深一层地抒发思乡之苦。韦庄的闺情词亦写得非常出色,词语与闺中之美人浑然融于 一体,见词尤见人,词音即人语,可谓风韵臻于极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弦上黄莺语’(见《菩萨蛮》),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 之。”称其词“骨秀”。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韦端己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许昂霄《词综偶评》评韦词“语淡而悲,不堪多读”,都指明这一特 点。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韦词高于温词,指出“端己词情深语秀,虽规模不及后主、正中,要在飞卿之上。观昔人颜、谢优劣论可知矣”;“温 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也是从这点着眼的。但韦词间有艳亵语,为其不足处。 === 创作前期 === [[韦庄]]一生经历,可分前后两期。 前期为仕唐时期。广明元年(880年)他在长安应举,适值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未能脱走,至中和二年(882 年)春始得逃往洛阳,次年作《秦妇吟》。后去润州,在镇海军节度使周宝幕中任职。光启元年(885年),僖宗还京后,又因李克用逼迫,出奔凤 翔、兴元。韦庄出于拥戴唐室之忱,离江南北上迎驾,中途因道路阻塞折返,后在婺州一带客居。景福二年(893年)入京应试,不第。乾宁元年 (894年)再试及第,任校书郎,已年近60岁。后昭宗受李茂贞逼迫出奔华州,韦庄亦随驾任职。乾宁四年,奉诏随谏议大夫李询入蜀宣谕,得识王 建。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是诗歌。今存《浣花集》所收作品即止于光化三年(900年),此后无诗作留存。 后期为仕蜀时期。天复元年(901年),他应聘为西蜀掌书记,自此在蜀达10年。天佑四年(907年),朱全忠灭唐建梁,韦庄劝王建称帝,与之对 抗,遂建立蜀国,史称前蜀。他被王建倚为心腹,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制定开国制度。后官至吏部侍郎平章事。在蜀时,他曾于成都浣花 溪畔杜甫旧居重建草堂作为住所,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是词。今存韦词大部分作于后期。 韦庄亦善书法,'''《书史会要'''》称其“当时以作字名于世,有行书法”。  个人作品 《蜀梼杌》著录韦庄《浣花集》20卷。《补五代史·艺文志》著录《韦庄笺表》1卷、《谏草》2卷、《蜀程记》1卷、《峡程记》1卷、《韦庄集》20 卷、《浣花集》5卷、《又玄集》5卷。今仅存《浣花集》及所选诗《又玄集》,余皆佚。 《浣花集》为韦庄弟韦蔼所编,蔼序说,韦庄在“庚子(880)乱离前”的作品,大都亡佚;到编集时,他才搜集到1000多首。然今传《浣花集》仅存诗 200多首,尚不足原编四分之一。此集有明正德间朱承爵刻本(《四部丛刊》即据以影印)和晚明汲古阁刻本,皆作10卷,大致以时地分卷,各卷篇数 多少不均。《全唐诗》略加归并,编为5卷,内容全同。另《补遗》1卷,大概为后人于结集后所增补。 韦庄词向无专集。《全唐诗》从《花间集》、《尊前集》、《草堂诗余》等辑录54首。刘毓盘辑有《浣花词》1卷,共55首,刊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 家词集六十种》。 近人向迪琮编有《韦庄集》,收韦诗300多首,词55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印行,较为通行。 === 人物评价 === 张炎: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闲不得。末句最当留意,有有馀不尽之意始佳。当以唐《花间集》中韦庄、温飞卿为 则。  韦榖:韦诗调响,与晚唐诸家不同,大略不宜多,才弱也。七言四韵平平说去,遒警动人
辛文房:庄早尝寇乱 襄助王建  光化三年(900年)十一月,宦官发动了宫廷政变 间关顿踬 囚禁昭宗 携家来越中 假拟圣旨 弟妹散居诸郡 立太子李裕为帝 西江、湖南 听到这个消息后 所在曾游 韦庄真的绝望了。其《赠云阳裴明府》:“已闻陈胜心降汉 举目有山河之异 谁为田横国号齐。”(田横,秦末起义首领 不肯称臣 流离漂泛 汉)证明他已下了投靠王建的决心。王建非常高兴 寓目缘情 当即命他为掌书记。据《唐诗纪事》载:朝廷“寻召为起居舍人 子期怀旧 (王)建表留 。”
  韦庄入蜀后 王粲伤时之制 以保地方平安为已任。抚民方面 或离群轸虎 在任掌书记期间 或反袂兴悲 有一个县令扰民 四愁九怨 韦庄上书于王建说:目前“正当凋瘵(病) 一咏一觞 好安凋瘵;勿使疮痍 后,复 疮痍。”即不要使百姓生活雪上加霜的意思。在此兵荒马乱的年月,难得还有人为民着想 俱能感动 一时间被传为美谈。王建就此而任用韦庄为起居舍
许学夷:   在避免内战方面, 韦庄 律诗七言胜 又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阻止了蜀皇以“思为祖上报仇”为名征讨朱全忠,避免了发自 五言……绝句在唐末诸人之上 蜀内部的主动战争。如天祐元年(904年)八月,昭宗被朱全忠所杀,“高祖(王建)颇内怀兴复”,韦庄遂“以兵者大事,不可仓卒而行”进行劝阻。天祐三年(906年)韦庄被任以西蜀安抚使
胡震亨   二是识破了朱全忠欲吞并蜀的诡计,避免了来自外部藩镇的被动战争。“梁(朱全忠)复通好高祖(王建),推高祖为兄”韦庄笑着说 韦端己体近雅正,惜出 “此神尧骄李密 太易 意也(指李密投降李渊 义乏闳深 后为李渊所杀一事)
  天佑四年(907年)三月, 汝询:[[ 王朝正式寿终正寝,哀帝被迫将皇位“禅让”给朱全忠,建国号梁,改元开平,以开封为国都,史称后梁。 韦庄]] 闻讯后,本着维护一方安宁的原则,与诸位将领共同劝进王建说:“大王虽忠 ,唐已亡矣,此所谓天与不取也。”于是,率官吏民众大哭三天后,拥戴王建即皇帝位。韦庄从此晋升左散骑侍,判 书门下事等官。据《十国春秋》蜀国:“凡开国制度,号令,刑政,礼乐,皆由庄所定。”这一系列举措使得蜀地在 小程度上减轻了战乱之患 可谓功不可没。次年韦庄被委任为宰相,蜀之开国制度多出 七绝有类盛唐者 律诗虽不甚雄 后终身仕蜀 亦是可讽 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
冯班:   武成三年(910年)八月, 相诗声调高亮 庄在成都花林坊逝世 不用晚唐人细碎苦涩工夫 享年七十五岁 是此书律诗法也 谥号“文靖” (以上资料来源)<ref>[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74ecdd7f533b.aspx ]来自古诗文网</ref>
== 吴任臣:冯涓、韦庄皆翩翩萟苑之雄也,或请以蜀王称制,或劝以帝位抗梁,议论较殊,而其为 之心同矣。 要作品 ==
  诗词都很有名,诗 纲: 面今传《浣花集》十卷。 韦庄 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 中和三年(883年)三月, 晚唐之末 洛阳 稍为官样 著《秦妇吟》。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 虽亦 在当 形浅薄 颇负盛名 自是风会使然,胜于 但诗中对黄巢农民起义军颇多诋毁。后人将《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 咸通十哲 乐府三绝 多矣
洪亮吉:    端己 庄作品词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情凝词中,读之始化,以至弥漫充溢于俯腑。其词无专集,散见于 花间集》、《尊前集》和《全唐诗》等总集 ,近人王国维、刘毓盘辑为《浣花词 诸乐府 一卷,凡五十四首 学白乐 盖取其诗集为名者也。代表作有《菩萨蛮》(一、四、五)、《浣溪沙(五)、《应 而未到。 长》(二)、 闻再幸梁洋 荷叶杯 (一、二)、《清平乐》(三) 、《 过扬州 蒋帝庙 金门》(二三)、《河传》(二)、《天仙子》(二、四)、《诉衷情 诸篇,学李义山 李商隐 )、 温方城 《女冠子》 温庭钧 一、二 而未、《木兰花》等。
  韦庄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的重要词人,并称“温韦” 然亦唐末一巨手也 温秾丽,韦清新 韦庄词除写言情外,还常写个人身世之慨。韦庄是诗人韦应物四世孙。至韦庄时,其族已衰,父母早亡,家境寒微。 (以上资料来源)<ref>[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74ecdd7f533b.aspx ]来自古诗文网</ref>
== 姚鼐:西昆诸公之拟玉溪,但学其隶事耳,殊滞于句下,都成死语,其馀宋初诸贤,亦皆域于许浑、韦庄辈境内。 诗歌赏析 ==
胡寿芝:韦庄流丽中感慨顿挫,语关飞动。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周济:端己词清艳绝伦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初日芙蓉 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 使人想见风度 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刘熙载:韦端己、冯正中诸家词,留连光景,惆怅自怜,盖亦易飘飏于风雨者。若第论其吐属之美,又何加焉! 译文及注释
宋育仁:其源出于元稹 译文人人都说江南好 有排 游人应该在江南待到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 之能 天空还青 无温丽之采 游人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 专为律体 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长得很美 卖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年华未衰之 代所尚,章台清瑟,秀发遥音;七古开宕 不要回乡 犹存初体 回到家乡后必定悲痛到极点
况周颐 注释游人只合江南老 韦文靖 这里指飘泊江南的人,即作者自谓。只合:只应。江南好:白居易《忆江南》 首句为“江南好”。碧于天:一片碧绿,胜过天色。垆边:指酒家。垆 与温 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 城齐名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 熏香掬艳 司马相如妻卓文君长得很美 眩目醉心 曾当垆卖酒:“买一酒舍沽就,而令文君当垆。”皓腕凝霜雪:形容双臂洁白如雪。凝霜雪,像霜雪凝聚那样洁白。未老莫还乡 尤能运密入疏 还乡须断肠:年尚未老 寓浓于淡 且在江南行乐。如还乡离开江南 花闲群贤 当使人悲痛不已。须:必定 殆鲜其匹 肯定
丁仪:(庄)诗典雅绮丽,风致嫣然,七绝则王建、李益之亚也。 赏析
王国维:①   这首诗是《菩萨蛮五首》中的第二首,对第一首的回应。难道主人公不愿意回到家中吗?可是自己求取功名不得,又怎能轻言回去呢? 弦上黄莺语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写得多美!但这种美,不是靠意象的美而烘托,却是靠浓挚的情感 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 而且是经过理性的浸润后的浓挚的情感动人。江南 美,甲于天下,但寓居在此,逃避战乱的人,又怎么会有归属感?故这两句是沉郁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②韦端己 ”说的是碧绿的春水,比天空还要明净,躺在游船画舫之中,和着雨声入睡,又是何等之美,何等 空灵。前二句的沉郁,与后二句的空灵 骨秀也 就形成了难以言喻的艺术张力
'''亲属   过片暗用卓文君之典。汉时蜀人司马相如,与巨富卓王孙之女卓文君私奔,因卓王孙宣布与文君断绝关系,司马相如就令文君当垆,自己穿着短裤,在大街上洗涤酒器。所以“炉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炉就是酒垆,炉边人指的就是自己的妻子,也就是上一首中“绿窗人”。主人公何尝不思念这位面如皎月、肤色赛霜雪的妻子?但是“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古人云富贵而不还乡,就像衣锦而夜行,而一事无 员'''的人,回到家乡,心情却只有更加抑郁哀凉。这两句没有任何艺术技巧可言,纯粹靠人生阅历和情感动人,成为千古名句。清末大词人王鹏运提出,写词要符合“重、大、拙”三字诀,这两句就是“拙”的审美境界。
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韦庄出身于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为北魏武都太守韦阆的后代。韦阆之孙韦夐,于北周时被封为逍遥公,其子创作背景
孙因而号称   根据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教授的研究,韦庄的《菩萨蛮五首》词中的 逍遥公房 江南 。韦夐 ,都是确指 曾孙韦待价 江南之地 唐高宗时官至文昌右相 并非指蜀地 这组词创作于 待价的曾孙韦应物 庄晚年寓居蜀地时期 是作者 著名诗人,官至苏州刺史 回忆江南旧游而作。这组词内容与他的流浪生活密切相关
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部分世系第一代 (以上资料来源)<ref>[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74ecdd7f533b.aspx 第二代 ]来自古诗文网</ref>==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第六代庆复 韦退之 韦厚复 韦彻 韦式参考资料 ==
99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