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维斯瓦娃·辛波丝卡| 外文名 = Wisawa Szymborska| 图像 = [[File:维斯瓦娃·辛波丝卡.jpg|缩略图|center |[http://i2.sinaimg.cn/history/2014/0724/U10663P1488DT20140724153637.jpg 原图链接] [http://history.sina.com.cn/myd/ydh/2014-07-24/161096079.shtml?luicode=20000061&lfid=3739210982943810 来自新浪网]]]|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1923|07|02}} | 出生地点 = 波兰 布宁(科尼克)|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2012|02|01|1923|07|02}}| 国籍 = 波兰| 别名 = 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 职业 = 诗人,随笔作家| 知名作品 = 《巨大的数目》<br>《呼唤雪人》}}== 基本信息 ==* '''中文姓名:'''维斯瓦娃·辛波丝卡<br>* '''外文名称:''' Wisawa Szymborska<br>* '''国 籍:''' [[波兰]]<br>* '''祖 籍:''' 湖南衡东<br>* '''出 生 地:'''波兰 布宁(科尼克)<br>* '''出生日期:'''1923年07月02日<br>* '''职 业:'''诗人,随笔作家<br>* '''主要成就:'''199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br>* '''其它作品:'''<br>* '''代表作品:'''《巨大的数目》《呼唤雪人》<br>== 维斯瓦娃·辛波丝卡 =='''<big>维斯瓦娃·辛波丝卡</big>''',女诗人(前两位是 维斯瓦娃·辛波丝卡(Wislawa Szymborska,1923-2012),波兰女作家,同时也是位杰出的翻译家,将许多优秀的 [[ 法国 ]] 诗歌翻译成波兰语一九四五年智利的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和一九六六年德国的奈莉·萨克斯),第四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作家。 并于199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诗作被称为“具有不同寻常和坚韧不拔的纯洁性和力量”。有《 [[ 一见钟情 ]] 》,《 [[ 呼唤雪人 ]] 》等著作。她是第三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女 == 人物经历 == * 早年维斯瓦娃·辛波丝卡于1923年出生于[[波兰科尼克]](Kornik),八岁时移居波兰南部城市克拉科夫(Cracow)。童年时代的她家庭生活中,谈论得最多的就是读书。她五岁就开始作儿童 诗 人(前两位 ,她的父亲 是 第一个热心读者。 辛波丝卡于1945年至1948年间,在克拉科夫的雅格隆尼安大学修习社会学和波兰文学。1945年3月,她于 一九四五年 智利 在波兰日报副刊发表了她第一首诗作《我追寻文字》。1948年,因经济困窘,她被迫放弃学业。 1948年,当她正打算出第一本诗集时,波兰政局生变,共产政权得势,主张文学当为社会政策而作。 辛波丝卡最初的诗歌写作包括这部处女作,符合那个时代的政治要求。对于早期这段诗歌的创作经历,她之后有着失望和憎恶。 辛波丝卡于是对其作品风格及主题进行全面之修改,诗集延至1952年出版,名为《存活的理由》。辛波丝卡后来对这本以反西方思想,为和平奋斗,致力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的处女诗集,显然有无限 的 加 失望和憎厌。 * 成熟1953年至1981年,担任克拉科 夫 《文学生活》(Zycie Literacia)周刊的诗歌编辑和专栏作家。 1970年,她出版自己的诗全集,居然没有收入首本诗集中任何一首作品。 1954年的第二本诗集《自问集》出版。在这本诗集里,涉及政治主题的诗作大大减少,处理爱情和传统抒情诗主题的诗作占了较多的篇幅。1957年,她与早期政治信仰和诗歌创作告别,活跃于团结工会一系 列 拉·米斯 运动中。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她诗歌的创作和发表,她总是小心翼翼地处理政治主题,甚至有意让诗歌远离政治。1957年,《呼唤雪人》出版,至此她已完全抛开官方鼓吹的政治主题,找到了自己的声音,触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爱情的关系。在1962年出版的《盐》里,表现出她对新的写作方向进行更深、更广的探索。 * 辉煌1967年,《一百个笑声》出版,这本在技巧上强调自由诗体,在主题上思索人类在宇宙处境的诗集,可说是她迈入成熟期的作品。 1972年的《只因为恩典》和1976年的《巨大的数目》更见大师风范。在1976年之前的三十年创作生涯中,辛波丝卡以质代量,共出版了180首诗,其中只有145首是她自认成熟之作,她对作品要求之严由此可见一斑。1976年之后,十年间未见其新诗集出版。 1986年《桥上的人们》一出,遂格外引人注目,这本诗集竟然只有22首诗作,然而篇篇佳构,各具 特 色,可说是她诗艺的高峰。 当199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她正在度假,得知这一消息后,她有点紧张,她对别人说,诺贝尔文学奖对她而言非常抽象。 2012年2月1日因肺癌逝世于[[克 拉 尔和 科夫]],享年88岁。 == 作品风格 ==在辛波丝卡的每一本诗集中,几乎都可以看到她追求新风格、尝试新技法的用心。 她擅长自日常生活汲取喜悦,以小隐喻开发深刻的思想,寓严肃于幽默、机智,是以小搏大,举重若轻的语言大师。 一九 七 六 年之后,十年间未见其新诗集出版。一九八 六年 《桥上的人们》一出,遂格外引人注目。令人惊讶的是,这本诗集竟然只有二十二首诗作,然而篇篇佳构,各具特色,可说是她诗艺的高峰。 辛波丝卡关心政治,但不介入政治。严格地说,她称不上是政治诗人—也因此她的书能逃过官方检查制度的大剪,得以完整的面貌问世——但隐含的政治意涵在她诗中到处可见。在《桥上的人们》这本诗集里,她多半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元素,透过独特的叙述手法,多样的诗风,锤练出生命的共相,直指现实之荒谬、局限,人性之愚 昧、妥协。 《葬礼》 一诗以三十五句对白组成,辛波丝卡以类似荒谬剧的手法,让观礼者的话 语以不合逻辑的顺序穿梭、流动、交错,前后句之间多半无问答之关联,有些在本质上甚至是互相冲突的。这些对白唯一的共通点是——它们都是生活的声音,琐碎、空洞却又是真实生命的回音。在本该为死者哀恸的肃穆葬礼上,我们听到的反而是生者的喧哗。藉着这种实质和形式之间的矛盾,辛波丝卡呈现出真实的生命形貌和质感, 没有嘲讽,没有苛责,只有会心的幽默和谅解。 在 《写履历表》 一诗,辛波丝卡则以颇为辛辣的语调讥讽现代人功利导向的价值观 ——将一张单薄的履历表和一个漫长、复杂的人生划上等号,企图以一份空有外在形式而无内在价值的资料去界定一个人,企图以片面、无意义的具体事实去取代生命中诸多抽象、无以名之的的美好经验。然而,这样的荒谬行径却在现代人不自觉的实践中,成为根深蒂固的生活仪式,诗人为我们提出了警讯。 在 《衣服》 一诗中,辛波丝卡不厌其烦地列出不同质料、样式的衣服名称,及其相 关之配件、设计细节,似乎暗示生命的局限——再严密的设防,也无法阻拦焦虑、心事、病痛、疏离感的渗透。即使抽出了围巾,在衣服外再裹一层保护膜,也只是一个苍凉无效的生命手势。 辛波丝卡的政治嘲讽和机智在《对色情文学的看法》 一诗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八十年代的波兰在检查制度之下,政治性、思想性的着作敛迹,出版界充斥着色情文学。 在这首诗里,辛波丝卡虚拟了一个拥护政府“以思想箝制确保国家安全”政策的说话者,让他义正严词地指陈思想问题的严重性超乎色情问题之上,让他滔滔不绝地以一 连串的色情意象痛斥自由思想之猥亵、邪恶。但在持续五个诗节嘉年华会式的激情语 调之后,辛波丝卡设计了一个反高潮——在冷静、节制的诗的末段,他刻意呈现自由思想者与志同道合者喝茶、翘脚、聊天的自得和无伤大雅。这样的设计顿时瓦解了说话者前面的论点,凸显其对思想大力抨击之荒谬可笑,也间接对集权国家无所不在的 思想监控所造成的生存恐惧,提出了无言的抗议。 辛波丝卡认为生存是天赋人权理应受到尊重。在《种种可能》 一诗,依附于每一个个体的“种种可能”正是人间的可爱之处。透过这首诗,辛波丝卡向世人宣告生命之多样美好以及自在生存的权利,因为“存在的理由是不假外求的”。 这也许不是一个诗的时代——或者,从来就未曾有过诗的时代——但人们依旧写诗 、读诗,诗依旧存活着,并且给我们快乐,安慰。辛波丝卡是懂得诗和生命的况味的, 当她这样说:“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 == 诗歌境界 ==狍鹿喜欢她的诗歌,因为她诗歌的创造是跨越时空与地域的,没有任何的界限之分,上自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下至日常生活家常、情感等等,只要诗人敏感的触觉可以涉及的地方,都有她的笔墨和迷人的 发人深思的语言。她的诗歌同样是属于整个世界的,字里行间都深刻地透露着道 德 和哲理。他的诗歌更是包罗万象的,如一位波兰评论家所指出的那样,宇宙世界、人类和动物的进化史、古往今来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她个人生活中的见闻和感受,几乎无不涉猎,并以其独特和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显示了她的无比广阔的视野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喜欢她的诗歌,在文字中有着属于日常生活的最为通俗语言,让你感觉这一切和你都是如此亲密,在文字中也有着诸多的神话、历史、文学作品和出自于民族风习的各种典故,让你有一种继续阅读的诱惑与新奇,在文字中更有着属于一些名家的名画之作,让你在诗歌缔造出来的虚幻中感受着抒情优美的色调与线条,而更为重要的是在阅读中我们感受到的击中时弊的讽刺、回味无穷的幽默、神气怪异的想象和具有深刻内蕴的象征。 喜欢她的诗歌,在看的过程中有一种朗读的冲动与欲望,你听:“穿过空气、树叶和云彩,跨越城墙和鸟巢,一直伸向无垠的苍穹。”“行星之间,从悲哀到流泪,当你从虚假走向真理的时候,你不会像过去那么年轻。”“海参在遇到天敌时会把身子分成两半,一半让天敌吃掉,另一半逃走。”“一弯新月露出了她的扇面,雪片和蝴蝶一起在空中盘旋,熟透了的果实从鲜花盛开的大树上掉了下来。”太多太多,我无法盛举,我可以听到海贝沙沙的声音,看到战争之后人们打扫战场的情景,体会到那只老龟的梦中,它看不到皇帝的全身,只看见他脚上穿的那双黑皮靴,像太阳一样闪闪发亮。 喜欢她的诗歌,在她的诗歌中我可以感受到写作的快乐, 《一百种乐趣》中任何一种快乐。寻觅着她笔下的被深深树林淹没了狍鹿的身影,邀望着太平洋的水亲昵地流进了鲁达维河,流进了彩云在巴黎上空非过的地方,那滴滴墨水里蕴藏着什么,那些字母或许知道,它们在白色的纸张上跳跃,造就了团团围困的句子,让灵魂在陡峭的笔杆滑到了我的眼前,扣押了那只奔跑的狍鹿、冻结了流淌的水,而转眼间那蓝色天空的云已然不再是那多云彩。在她的诗歌中处处都体现出了人类追求真理、渴望自由、幸福和永恒的梦想,处处都道出了人类超越其他生物而得到迅速的发展,取得的今天的文明成就。诗人不仅热忠衷于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和生物进化过程的思考,更关心的还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社会发展和现实社会的状况。 == 人物荣誉 ==辛波丝卡是波兰最受欢迎的诗人,被公认为当代最迷人的诗人之一,享有"诗界莫扎特"的美誉。她在199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文学史上第三位获奖女诗人,2001年成为美 国 文学艺术学院名誉会员。这是[[美国]]授予杰出艺术家 的 奈莉 最重要荣誉。 == 社会评价 ==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米沃什这样形容辛波丝卡:"害羞,谦虚,获诺奖对她是个负担。她在自己的诗里面静默,她不会把自己的生活写进诗里。" 波兰文化部长博格丹 · 萨克 兹德罗耶夫斯基在一份声明中说辛波丝卡是一个正直、忠诚、憎恶任何形式名誉的人。"她理解他人,理解弱者,对他人怀有极大的宽容。"声明中说,"另一方面,她只期望自己谦虚地活着。" 波兰外交部长西科尔斯基在他的推特上说:"辛波丝卡的去世是波兰文化不可挽回的损失。"对于辛波丝卡的去世,科莫洛夫斯基写道:"几十年来,她用乐观、对美和文字力量的信仰,鼓舞着波兰人。" 科莫洛夫 斯 ) 基说,辛波丝卡是波兰精神的守护者。 1996年 , 第四个 辛波丝卡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她以冷静、清醒的笔触,把幽默与柔情结合起来,赢得诺贝尔奖委员会的高度评价,被认为具有"反讽的精确性"和原生力量。诺贝尔奖委员会在颁奖词中称她为"诗人中的莫扎特",一位将语言的优雅融入"[[贝多芬]]式愤怒",以幽默来处理严肃话题的女性。 瑞典文学院给予辛波丝卡的授奖辞是,"通过精确地嘲讽将生物法则和历史活动展示在人类现实的片段中。她的作品对世界既全力投入,又保持适当距离,清楚地印证了她的基本理念:看似单纯的问题,其实最富有意义。由这样的观点出发,她的诗意往往展现出一种特色--形式上力求琢磨挑剔,视野上却又变化多端,开阔无垠。" 辛波丝卡是一个勇敢的女诗人,她始终未停滞于单一的写作模式中,大概是这种勇敢打破了诗歌在出版界的"毒药"魔咒,1998年由台湾两位译者根据英文译本翻译的《万物静默如谜》就毫无预期地受到欢迎,而2012年简体中文版本的引进,又使得它获得了一年内逾五万册的销量。争议、怀疑,经过转述与加工的文字难免有变样,但是只要诗歌的精神没有偏差,辛波丝卡的思想仍可从遥远 的波兰 作家 穿越到读者心中,甚至产生连她都未曾体悟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