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成都理工大学

移除 19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坐落于有“锦官城”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部、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入选“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是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以化工、材料等学科专业为特色的重点大学。
1956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同年高等教育部和地质部联合发文,以重庆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的工科部分为基础同时抽调北京地质学院、东北地质学院 、交通大学(由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和西北工业学院采矿系抽调) 干部教师组建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建校后部分或成建制迁入北京地质学院石油系和二系部分、三系整体。1958年,更名成都地质学院;196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3年,成为国家恢复学位制度后首批招收博士生的高校;1993年,更名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合并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有色金属地质职工大学)。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成都理工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坐落于有“锦官城”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部、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入选“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1] ,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是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以化工、材料等学科专业为特色的重点大学 [2] 。1956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同年高等教育部和地质部联合发文,以重庆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的工科部分为基础同时抽调北京地质学院、东北地质学院 [3] 、交通大学(由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和西北工业学院采矿系抽调) [3] 干部教师组建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建校后部分或成建制迁入北京地质学院石油系和二系部分、三系整体。1958年,更名成都地质学院;196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3年,成为国家恢复学位制度后首批招收博士生的高校;1993年,更名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合并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有色金属地质职工大学) [2] 。截至2018年4月,学校占地2887亩,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5亿元。 设17个教学学院、1个沉积地质研究院、1个地质调查研究院。设有92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3466人,在校本科生29827人,全日制研究生4847人 [2] ==基本信息==中文名: 成都理工大学
创办时间 1956年英文名: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所属地区 中国 四川 简 称: 成都理工、CDUT
学校类型 理工创办时间: 1956年
属性 “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1] |省部共建大学 |省属重点 类 别: 公立 大学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主管部门 学校类型: 四川省人民政府理工
类别公立 属 性: “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省部共建大学, 省属重点 大学,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知名校友黄润秋,多吉,刘宝珺,王 所属地区: 中国 四川
现任 官网http://www.cdut.edu.cn刘清友
基本信息中文 校友:黄润秋,多吉,刘宝珺,王 都理工大学
英文名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主管部门: 四川省人民政府
简 称 成都理工、CDUT 硕士点: 20个一级学科,130个二级学科
创办时间 1956年博士点: 7个一级学科,41个二级学科 个
类 别 公立大学 博士后流动站: 4个
类型 训: 穷究于 ,成就于
性 “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1] 省部共建大学 省属重点大学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歌: 卓越 《理 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之歌》
所属 主要院系: 地球科学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环境学院、 球物理学院等 四川 成都 家重点学科 4 个
现任 长刘清友 [4] 地址: 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东三路1号
知名 友黄润秋,多吉,刘宝珺,王成善 代码: 10616
管部门 四川省人民政府 要奖项:
硕士点 20个一级学 国家 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
130个二级学 国家 [2] 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
博士点 7个一级 国家自然科 科,奖二等奖2项
41个 国家技术发明奖 级学科 [2] 个等奖1项
博士后流动站 4个 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中国专利奖金奖各1项
校 训 穷究于理,成就于工国家杰青 4人
工 校 歌 《理工之歌》 长江学者 1人
主要院系 地球科学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环境学院、地球物理学院等 重点实验室 2个 国家重点 学科 4 个实验室
发展定位 高水平综合性大 校地址 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东三路1号
学校代码 10616 ==历史沿革==
 主要奖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 [6]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 [6]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 [6]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 [6]  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中国专利奖金奖各1项 [6] 国家杰青 4人 [2] 长江学者 1人 [2] 重点实验室 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展定位 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7]  历史沿革  成都理工大学 ,1956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准建立成都地质勘探学院。
1956年3月27日,高等教育部和地质部联合发文,以重庆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的工科部分为基础,调集北京地质勘探学院、长春地质勘探学院、西北大学、南京大学等十多所院校的部分教师及其它机关、部队的干部370余人组建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并采购和调集了100余万元的教学设备、10万余册图书到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学校开设地质测量及找矿系、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与勘探系,建校当年即面向全国招收首届本科生1551人,10月10日正式开学,专业学制4年。
1958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学校改由四川省领导;11月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8]
196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并举办地质类函授教育。
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有权授予博士学位,学校成为国家恢复学位制度后首批招收博士生的高校。至此,学校已拥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
 
1984年,学校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1988年,首批国家重点学科评审,学校“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两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1989年,由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在“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基础上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2]
1990年,经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建立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由成都地质学院和西南石油学院联合申请,属于联合型实验室。 [3]
199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建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8年,学校在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中发挥重点作用,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嘉奖。
2010年,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重新签署共建成都理工大学协议。 [9]  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1] 。   办学条件
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
==办学条件==
=== 师资力量===学校现有教职工3466人,其中,有教授(级)277人,副教授(级)593人。截至2018年7月,获得“全国杰出技术人才”称号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人,“中国青年科技奖”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万人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8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四川省“千人计划”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1人,获得“四川省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34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称号72人次,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3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7人,四川省优秀教师3人,四川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四川省师德标兵1人,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8个四川省科技创新团队、16个四川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和6个四川省教学团队,获国家教学成果奖5项。 [2]
=== 校训===穷究于理,成就于工。
涵义:
1、“穷究”:深入钻研,追根寻源,不舍追求。见《易·说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另见朱熹:“格物穷理”;见成语:“穷经皓首”等。
 
2、“于”:在于、及于、对于、自于等等。
 
3、“理”:事理、物理,包括道德伦理、人生哲理、科学真理、事物法理以及理想、理性、理论、理念等等。将寻常所说的道德、道理等尽包其中。
 
4、“成就”:完成、成功,造就、成全,成材、成器等等。指在正确的理想、理念、理论指导下取得的成绩。
 
5、“工”:实践、实干,工作、工力,过程、擅长,巧智、巧用,艺术境界等等。如“能工巧匠”、“巧夺天工”、“无意而工而无不工”等等。
八字可直译为:在事理物理处穷究钻研,在实践实干中获得成就。亦即:穷究于事事物物之理,成就于实践实干之工。 [32] ===校标===成都理工大学校标是双圆套特定图形、中英文的“成都理工大学”特定字样和阿拉伯数字1956的徽标。颜色为青花蓝色。
徽标内圈是以校训“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英文“ Seeking Truth, Seeking Triumph”中首字母S和T为主要设计元素,两个字母经组合构成成都理工大学英文校名缩写“CDUT” 。
成都理工大学校标是双圆套特定图形、中英文的“成都理工大学”特定字样和阿拉伯数字1956的徽标。颜色为青花蓝色。
徽标内圈是以校训“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英文“ Seeking Truth, Seeking Triumph”中首字母S和T为主要设计元素,两个字母经组合构成成都理工大学英文校名缩写“CDUT” 。
阿拉伯数字“1956”代表了学校的创建时期是1956年。
 
外圈的中文“成都理工大学”在上方;英文“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在下方。
 整体上看,校标结构优美,简洁明快,包容性强,体现成都理工大学“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寓示了学校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发展历程。 [33]===校歌=== 《理工之歌》 砚湖泱泱,慧园苍苍, 这里是放飞理想的地方。 穷究于理,成就于工, 我们永远铭记心上。 五洲四海,弦歌一堂, 厚德博学,桃李芬芳, 娥眉巍巍,岷江沧沧, 我们是社会的栋梁。
30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