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新營糖廠

增加 5,643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新營糖廠…”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新營糖廠<br></p>
|-
|<center><img src="https://www.twtainan.net/image/75299/1024x768" width="280" ></center><small>[https://www.twtainan.net/image/75299/1024x768 圖片來源 台南旅遊網] <br>

'''公司前身'''  新營糖廠

'''成立時間'''  1909~2001年

'''位置'''    台南市新營區中興路31巷4號

'''產業'''    食品製造業(製糖業)

'''產品'''    黑糖、冰糖

'''網站'''    {{URL|https://schoolweb.tn.edu.tw/~ykes_www/uploads/oldweb/railway1/html/0c-factory/41/factory-41-000-01.htm}}</small>
|}
</div>
'''新營糖廠'''是一座位於臺灣臺南新營的早期製糖工廠,為台灣糖業公司昔日三大總廠之一,過去曾為日治時期臺灣四大製糖會社之一鹽水港製糖本社所在地。目前台糖設其油品事業部於此,秤量所附近亦設有鐵道文化園區。
==歷史==
新營糖廠原屬於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動工於明治四十年(1907年),為建此廠鹽水港製糖先是在新營急水溪右岸收購24甲的廠房基地,並租借40甲土地作為苗園,而倉庫、宿舍與事務所大治在該年8月落成,廠房則在10月開始動工,當時該廠稱為「第二工場」或「新營工場」。後來廠房在隔年10月底已接近完工,遂於11月3日的天長節試運轉。該廠建廠初期的每日壓榨甘蔗量為1,000英噸,專製分蜜糖,後因應市場需求增添設備生產耕地白糖。而隨著這座糖廠的完工,鹽水港製糖的本社也從鹽水岸內搬到新營。在臺灣各地製糖工場與附屬農場統稱為「製糖所」後,該廠便為新營製糖所工場,昭和十一年(1936年)新營製糖所增設第二工場後,舊廠稱為第一工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新營製糖所與臺灣其他糖廠一樣時常遭到盟軍轟炸,由於受損嚴重,新營製糖所的原料只能委由岸內製糖所代壓。二次大戰後,新營製糖所第二工場勉強修復開工,但由於實在是受創嚴重,所以台糖接受美籍製糖專家建議,將第一第二工場合併,並將製糖方法改為中間汁碳酸法,減少石灰用量,直到民國四十九年(1960年)時又改為石灰法製造粗砂。此外由於鹽水港製糖在臺部分被改組為台糖第四區分公司,分公司遂設於新營,而民國三十九年(1950年)台糖改用總廠制後,新營亦為五總廠之一,而除自身之外,新營總廠下轄有岸內、烏樹林、南靖、蒜頭四廠,直到民國五十六年(1967年)改行大廠制後僅轄新營、岸內、烏樹林三廠。後來隨著制度再次調整,新營總廠成為轄有新營、岸內、烏樹林、南靖、蒜頭、麻豆、佳里、善化、玉井、永康十廠的大總廠。而在制度調整之外,新營總廠的製糖方法於民國七十一年(1982年)改為新亞硫酸法,並進行其他設備改良工程,直到民國七十六年(1987年)改回用石灰法製造二砂、一砂。

而在岸內糖廠於民國八十一年(1992年)10月1日組織裁併,併入新營總廠後,岸內糖廠改為岸內工場,新營總廠本身的製糖工場則稱新營工場,而後岸內工場於民國八十三年(1994年)7月1日停閉。之後新營總廠於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5月1日更名為新營糖廠。隔年(2001年)3月31日製糖工場停閉,7月1日改制為新營,於2003年7月改隸善化糖廠。而在民國九十一年(2002年)4月,新營糖廠廠房開始拆除。而在結束製糖業務之後,自營農場土地除留下128公頃生產利用外,其他1549公頃移交給了[[南靖糖廠]]。
==現況==
新營糖廠為[[台糖公司]]<ref>[https://www.taisugar.com.tw/chinese/index.aspx 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ref>三大總廠之一,因組織層級較高緣故,辦公廳舍及宿舍皆別具一格,鐵路軌道多而密、車輛調度靈活,在台糖公司五分仔車客運興盛時期為主要的運輸重鎮。廠區內保留相當數量營業用的五分仔車廂及小火車頭,內燃機車場停放著各式各樣的柴油小火車頭,還有用來載運各式原料,往來於台鐵新營火車站與台糖新營副產品加工廠間之兩合軌距l,067mm大日立七分車,因此鐵道營運路線可說是多元且具可看性。

因為廠區有多元的鐵道文物,因此希望藉由廠區豐富的糖業鐵道文化,結合休憩產業於[[中興車站]]設為觀光五分車起點,沿途會經過急水溪橋,果毅后旗站,終點站為八老爺站則設於八翁酪農區「乳牛的家牧場」,全長4.6km的八翁線鐵道,可以讓遊客做糖業文化與畜牧產業的雙向旅遊,增進文化觀光休閒產業的旅遊發展,此外本廠區的糖福印刷創意館前身為台糖職工福利委員會設立的糖福印刷所,建於在活版印刷最興盛的民國四、五十年代,主要印刷台糖內部大量的公文報表,後期也承接委託印刷。因此,糖福保存了許多當時印刷使用的鋅版,以及由師傅一字一字撿取、排版的鉛字活版,讓我們進入糖福印刷創意館,細聞油墨的氣味、聽閱導覽人員的解說,並體驗小型手動印刷機械的印刷原理,讓這世代的你我,感受從前沒有雷射、沒有噴墨印表機時,活版印刷產業曾經興盛的痕跡。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733 臺灣]]
1,2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