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安妮·索菲·穆特

移除 40 位元組, 5 年前
演艺经历
但当穆特演奏完一首巴赫的《恰空》后,大师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他站起身来,走到穆特面前,以诚恳且带着几分歉意的口吻对她说:“亲爱的小姑娘,请容许我进去把服装穿戴整齐后,我们再来讨论你的演奏。”考虑到自己演出繁忙,不想耽误这位小天才的学业,谢林为穆特介绍了另一位在瑞士温特图尔音乐学院执教的名师艾达·斯图茨基。正是后者教会了穆特不要单纯地模仿别人,这对她影响深远。 [3]
==演艺经历==
1976 年,穆特与哥哥一起亮相瑞士琉森音乐节,在听完她演奏的 [[ 莫扎特 ]] 奏鸣曲后,时任音乐节艺术总监制的卡拉扬对这个小女孩产生了兴趣。数日后,穆特再一次以《恰空》征服了 [[ 卡拉穆特早年演出专辑穆特早年演出专辑(7张) ]] ,大师喜出望外并当即邀请她参加第二年的萨尔茨堡音乐节。从此,卡拉扬成了穆特音乐生涯中的“保护神”。在卡拉扬的安排下,她以莫扎特“第三协奏曲”作为自己首次亮相萨尔茨堡音乐节的曲目,大获成功,这也是他们一老一少长达13 年合作的开始。这样的关系一直持续到卡拉扬去世。 在那段时间里,卡拉扬每年邀请穆特合作5 次,每次演奏的曲目都由他亲自决定。随着穆特的成长,卡拉扬开始有意识地减少两人的合作,让她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不同风格的演奏家和乐团,拓宽她的视野。同时,卡拉扬也将穆特介绍到与自己有着长期良好合作关系的DG唱片公司,一起录制了 [[ 莫扎特 ]] [[ 贝多芬 ]] [[ 门德尔松 ]] [[ 勃拉姆斯 ]] [[ 柴可夫斯基 ]] 等人的协奏曲。事实证明,卡拉扬当年的这个决定是明智的,直到现在,穆特仍是DG 的“台柱”,每张新唱片都毫无例外地叫好又叫座。 [2]  
惟独有这样一次例外。那是她与指挥家中的“怪杰”切利比达克合作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排练中,切利比达克与他指挥的慕尼黑爱乐乐团以其一贯的缓慢节奏演奏,拒绝迁就穆特的速度(众所周知,切氏与卡拉杨是一对“死对头”,而穆特又是卡拉扬一手提携的,切氏之所以会那样做,也就不难理解了),经过多次排练,仍无济于事,这时又是穆特对着这个倔老头大胆的说出了“不”字,毅然离开慕尼黑,那场音乐会被迫取消。当然这之后,她的名字自然被写上了切氏那份“黑名单”(名单上都是他永远不愿再合作的音乐家)。
1985年安妮·索菲·穆特成为皇家音乐学院国际小提琴研究会的首任主席。
 1990年10月,穆特为英国首相演奏了一首乐曲,这首曲子是瑞士作曲家莫莱特专门为穆特写的。但是她对现代音乐的热爱是从与著名波兰作曲家柳多斯拉夫斯基的合作开始的,这位作曲家为她写了大量作品。 [4]  
穆特的演奏曲目近年来愈趋多元,不断寻求首演的挑战,以此试图找寻到新的音乐语言。莱比锡首演波兰前卫作曲家彭德雷茨基题献给她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琉森音乐节首演俄罗斯当代女作曲家古拜杜丽娜题献的小提琴协奏曲“当下”:当代音乐是现代生活的一面镜子。我们不能永远生活在过去,需要带来一些令人新鲜的东西。
 2010~2011乐季,穆特作为纽约爱乐交响乐团的驻团音乐家,除演奏莫札特、孟德尔颂和勃拉姆斯等德奥古典曲目之外,为“延续及鼓励小提琴音乐创作的传统”,与纽约爱乐合作,首演了多部当代作曲家创作的新作。它们构筑成为穆特这张当代音乐专辑的主干。 [5] == 
==社会活动==
除了演奏著名的传统作品外,她也一再向她的观众介绍保留节目的新领域;室内乐和管弦乐的作品处于平等并列的位置。她利用自己的盛名为很多慈善项目筹资并资助音乐方面的后起之秀。
行政員使用者查核員拒收員巡檢員管理員、water、waterc、waterh、waterm、waterp、waters、watert、waterv、waterw、waterz
10,3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