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
次編輯
變更
谢绍祯
,無編輯摘要
从事中国语言文学及书画教育40余年。职称是中国语言文学高级讲师。担任阳江市政协原常委、阳江市中华诗词学会原会长、阳江市楹联学会原会长、阳江市书法家协会原会长、阳江市书画学会会长、广东省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广东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书法家协会荣誉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1947年高中毕业
至今从事阳江文化艺术工作
祖籍阳江市平冈镇近河乡,1927年9月生于一个书香家庭。祖父是私塾教师,父亲谢克创是当时阳江县书法名家。谢克创12岁时在全县运动大会上表演书法"龙飞凤舞",全城轰动。谢绍祯三岁识字读书。七岁的时候,谢绍祯听了祖父在临睡前讲的一个关于诗词平仄的小故事,再加上酷爱古典小说里面的诗词,他渐渐悟出了一些写诗的方法,自此便触类旁通,逐步钻研入微。1947年高中毕业,考取当时位于广州的华侨大学中文系,专攻中国语言文学。
年青时的谢绍祯国学文史兼修,古今并重,博闻强记。著名诗词家、书法家 [[ 关振东 ]] 先生说过:"在众多的同辈中,谢绍祯国学根底至为深厚"。
谢绍祯禀性爱诗,初中时诗才已经显露。如他的《东山晚唱》:"古刹清钟遏白云,红鱼青磬送残春。山僧课罢烟林晚,不管花飞锁寺门。"当时人称有唐人诗风。
19岁时,谢绍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当时的华侨大学中文系。由于学业优秀,被推为本系主席,即班长。其诗文立意高远、韵味悠长,深得国学大师钱穆和罗慷烈教授赏识。广州解放前夕,两位教授劝谢绍祯留下,但他却以双亲为念,孝道为先,婉然拒绝了恩师的挽留。随后返回阳江当上一名平凡的中文教师。
其传略收入《世界传世名画法书鉴赏》(共收录2009人,阳江籍艺术家只有关山月与谢绍祯两人)、《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中国楹联家词典》、《当代诗词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等。美国纽约《今周刊》主动对其诗词作品12首作专版推介。
雄秀体
谢绍祯书法、诗词皆以"雄秀"著称。他强调"雄"如大漠西风塞北;
"秀"如杏花春雨江南。书法笔线条富有雄健力度,结体又极秀美。
谢绍祯有诗云:"若论风貌诗书品,雄秀当推锦马超。"
原省长刘田夫先生曾为他写下"诗书并茂,下笔有神、翰墨世家"的赠言。
邓格伟:"漠阳才子领风骚。"
"诗、联之市"的基石
谢绍祯连任四届阳江政协常委,积极参政议政,对阳江建设文化名城作出不懈努力。他历任阳江市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市楹联学会会长、市书法家协会会长,连任了二十余年。为传承阳江艺术文化作出了巨大努力。为阳江荣膺"中国诗词之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为阳江诗词、楹联、书法、阳江方言等文化方面的推广作出不懈努力,谢绍祯作为阳江文化界的领军人物,获得各级领导的赞誉。
解放后,谢绍祯以诗、以文、书法结友。经常来谢老师家谈诗书、论文的人很多。老、中、青(文友)都有。谢老
师的家无形中就成为家庭文艺沙龙。正好,1982年秋天,老革命、老诗人吴有恒在《羊城晚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忆延安诗社》,极力提倡老人多写诗。谢绍祯与老革命、老诗人曾传荣,好友黎承堃、林贤道等一批文学、书法爱好者看了之后,结社之心,油然共生。不久,漠江诗社就成立了。
随后,谢绍祯又与阳江文化界好友先后成立了阳江县(市)书法家协会、阳江县(市)楹联学会、阳江市中华诗词学会等文化组织。
夜宿黄山脚下客舍遇雨
马比夷齐义不愧,丑类应惭此马忠!噫唏兮,丑类应惭此马忠!
雄秀体,又称雄秀体书法,是由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谢绍祯所创。
《世界名人录》(第11卷)赞他:"擅长书法艺术的研究和探索,师古不泥,博采众家。其书作用笔凝练精到,章法规整有序,线条丰润饱满且刚柔相济,富有很强的韵律感;点画递相辉映顿挫有致,回锋转笔奔放自如,韵态卓约之中蕴涵着极为流畅的美感。无论是运笔走势的布控还是思维意识的整合,都显示了其娴熟的艺术功力。意境深邃高远,内涵丰富宽博,自然而然地实现了景致与情怀、传统与个性的和谐统一,凸现了他对书法艺术宽博壮阔的审美意象的准确把握和深入理解,……追求继承和发展的完美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甚得各界的赞赏和好评。在创作实践中紧跟时代勇于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宝贵经验,呈奉于世的多幅佳作,折射出一个书法艺术家深厚的艺术品位和远大高洁的志向,为有关部门和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借鉴资料,为中国书法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日韩书法组织评定润格颇高,人有"尺纸千金国际评"之誉。
《阳江方言注音字汇》--第一本以阳江话音和普通话音对照的字典。是一本学习阳江方言的实用性工具书。2010年获得首届阳江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
李曲斋先生,广东的文史大家,也是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做过主席的。李曲斋先生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讲:他同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通信时,说到自己"家无长物"。其中这个"长"字。谢绍祯老师看了整篇信之后,同李曲斋先生提出商榷,这个"长"字是否用得不妥?"长"是指多余的东西,谢老师建议他改一改。他看了这个意见后,欣然接受。以后谢老师每次去广州开会见到李曲斋先生,李曲斋先生都降阶而迎。好像看到老朋友那样高兴。李曲斋个性很高傲,但对谢老师是尊重的。所以说明谢老师是博学多才的。他对国学研究相当有深度。
比如《西厢记》,谢老师讲到第四本第三节"长亭送别"【四边静】时,有这句:"霎时间,杯盆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谢老师就认为"杯盆狼藉"四个字比不上"筵终人散"。?因为当时送别时,仅仅是三个女人和一个男人(书生),在这个送别的场面里,哪有可能狼吞虎咽呢?哪有心情吃东西、饮酒呢?所以这四个字用法不当。所以他认为应该改为"筵终人散"。那时候正是"临歧悲痛"之中,场面不合,气氛不同。所以"筵终"二字带过,"人散"二字与"车儿投东,马儿向西"这两句串起来上下又能起照应的作用。他认为这四个字比原来四个字好,而且平仄又合,无碍唱腔。这样深入推敲,与学生两相比较,学生当然欢迎他的讲课。
阳江市中华诗词学会原常务副会长林贤道曾经和谢绍祯去参加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的时候,老诗人余藻华写了一首诗,在会场中悬挂。开会的时候,余藻华先生首先念他这首诗,作为大会的开幕式。他这样写:"芳菲四壁笔生香,篆隶楷行各擅场。毓发岭南雄直气,何难继踵迈钟王。"当时阳江、阳春也有很多位书法家在场,林老师就怂恿谢老师即刻和诗,代表我们阳江人发言。十分钟,谢老师起立发言。谢老师这样和:"越秀山秋墨播香,花开不在利名场。岭南天阔人如海,书国何妨代有王。"
和得十分好,又快。当时参加会议的有著名语言学家商承祚教授,还有很多专家、学者,大概有三百多人。大家听完发言,马上欢声雷动,认为和得好。此诗切时、切地、切事、切人,又富于时代精神,诗韵虽然窄,更能显出技巧,难中之巧。会后,广东中华诗词学会一位负责人李曲斋先生,对谢绍祯笑着说:"谢老,你这首和诗甚好,请你用书面交来我们《当代诗词》存档待用。"这件事轰动了整个广州。这说明了谢绍祯诗才的敏捷。
自古骚人多感慨,无关家国莫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