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國立臺東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增加 3,396 位元組, 3 年前
學校現況
==學校現況==
學校校地面積約2.57公頃,目前有普通班36班、美術班4班、學習中心2班、幼兒園2班,共計44班,學生人數約1030人,編制內教職員共76人。除依據國民教育法之規定,養成五育兼備、術德兼修、身心與智能均衡發展的活潑兒童與健全國民外,同時依師資培育法之規定,與師資培育之大學協同,指導師資生及實習教師之教育實習,並發展各項實驗及研究計畫。為了培育良好健全的小學、幼兒園及特殊教育師資,帶動基礎教育的革新進步。
 
==教學設備==
追求卓越的教學品質,優質化教學環境,充實教學設備,以提高教學效果,是學校經營的主要目標之一。寬大的學生活動中心、設備新穎的溫水游泳池、搭配自然教學的植物生態園、各科設備充實的專科教室等,提供兒童良好的學習環境。圖書館除週末及例假日外,每天開放(包括寒暑假期間),供全校師生使用,並不斷添購學生新的課外書籍,舉辦許多推廣閱讀的活動,讓學生能重視閱讀、喜歡閱讀。
 
因應資訊時代的來臨,於民國79年(西元1990年)設置電腦教室,從臺東師院贈送的47部舊電腦開始,有計劃的逐年編列預算,汰舊換新,目前已頗具規模:兩間電腦教室、一間數位教室、一台行動載具車、30台平板電腦。同時訂定三到六年級的電腦教學目標,安排電腦課程教學,並積極爭取新的載具,讓兒童及早接受資訊教育,領略資訊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功能,更能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
 
自93學年度(西元2004-2005年)起,陸續在各班教室內增設單槍投影設備、電子白板、班級導師配發筆記型電腦一部,希望掌握教學新資訊,運用多功能教學數位媒體,展開多采多姿的教學歷程,建置更完整的教學環境,進一步提升學習的效果。
 
游泳教學是臺東大學附小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的教學重點之一,原使用之游泳池興建於日據時代,主體結構老舊。為讓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環境,提升教學效益,及學校的長遠發展規劃,與社區鄰近學校結合,由校園規劃小組暨永續校園委員會99年 6月 8日提議建構一個優質的游泳運動場館; 99年12月31日向教育部提出申請,100年 5月 6日教育部核准補助興建經費,於102學年度正式於溫水游泳池進行游泳教學。
 
永續(sustainability)定義為「滿足這一代人類的需求,而不會危害下一代相同福祉的發展方式」。學校基於對校園空間及教學環境層面整體考量,讓教學場域更具有對人與環境親和友善的特質,為附小全體師生創建一個優質的「永續、美感、安全、節能」的校園學習空間。自102年起,學校申請教育部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陸續為博愛樓與信義樓西曬嚴重之教室,裝設外隔熱遮陽節能設施,以阻擋陽光直射,並加裝頂樓遮陽,以降低頂樓教室室內溫度;改善教室電路迴路及燈具,建置校園節能監控系統,以達到節能減碳目的;部份教室因通風不良,於教室門下方改設通風百頁,改善悶熱問題,達到教室通風之效果;積極進行校園老樹照護,將老樹週邊水泥移除,並進行土壤改良,使老樹生意盎然;將閒置空間改造成生態農園,提供教師田園教學所需,並提供孩子接觸大自然的機會,提升學習效能。
 
學校積極改善教學設備與環境,期望能發揮境教功能。學校經營規畫兼顧動態及靜態活動空間,以舒適安全、創造前贍及永續發展的優質校園,以讓學生能了解「人與自己」、「人與社會」與「人與自然」之關係,進而發展學生潛能與創意,培養未來世紀公民的解決問題及生活行動能力。
==歷任校長==
24,5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