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祁静一

增加 3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主要成就= 创建戛迪林耶门宦
}}
中国清代 [[ 伊斯兰 ]] 经学家,苏菲神秘主义学派戛迪林耶门宦创始人。经名希拉勒,道号希拉伦丁(意为宗教的新月)。回族。1656年(清顺治十三年)生于甘肃河州(今 [[ 甘肃 ]][[ 临夏 ]] )八坊小西关。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创立中国伊斯兰教苏菲派戛迪林耶教团。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病逝于 [[ 陕西 ]] 西乡。享年63岁。
== 人物经历 ==
祁静一(1656~1719) 中国伊斯兰教戛迪林耶学派大拱北门宦创始人。经名希拉勒,道号希拉伦丁(即宗教的新月)。 [[ ]] 族。甘肃省河州(今临夏)八坊小西关人。其先祖系大食人,因助唐平定“ [[ 安史之乱 ]] ”后落籍长安灞桥。明时,因避乱迁居甘肃河州(今临夏市)小西关。静一于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阴历九月十九日出生于临夏市八坊。他出生之前,其父苏来曼巳去世了,三岁时慈母法土默也离开了人间。兄弟二人由祖母拜格亚抚养,全家祖孙三人,孤苦伶仃,相依为命,苦度光阴。<br>静一自幼父母双亡,由祖母抚养。7岁入 [[ 清真寺 ]] 经堂就学,攻读 [[ 阿拉伯文 ]] [[ 波斯文 ]] 和伊斯兰教经典,聪明好学,成绩优异。清康熙十一年(1672),即随毕家场门宦创始人阿卜杜·拉赫曼等去西宁向来华传教的和卓·希达叶图拉·阿法格求教,未得其传。康熙十三年(1674),来华传教的和卓·阿卜杜拉到河州传教,收祁静一为徒,向他传授苏菲派戛迪林耶隐修学理,并要他“抛家离乡,独自静修”。祁静一遵师命从此绝尘离俗,潜心道乘修炼,先后在河州杨妥家、陕西西乡县北寺、滴水崖、沙河坎的蔡家岭及陕西留坝县的紫柏山等山岭幽僻之地静修达9年之久。和卓·阿卜杜拉对其虔诚修行大加赞赏,说“吾道东矣”,遂将“天人之奥,性命之微,理道之旨,尽性之功”传授于他,并赋予他在中国传播戛迪林耶教理之责。<br>
祁静一受师命后,往来于四川阆中、陕西西乡、甘肃河州等地,筚路蓝缕,择幽僻之地,结庐静修,广收门徒,传播苏菲主义学理。他“遵五时参拜之典,重七日朝向之礼”,谨守教乘,并以“今世后世、先天后天”、“明心见性,修己安人”之义,传播戛迪林耶隐修学理,使大拱北门宦在河州、西乡、阆中等地得到传播和发展。<br>
祁静一坚持“以绝尘俗为入道之门”、“清心寡欲为修道之功”,他身体力行,教其弟子“以淡泊持其志,宁静守其身。”弟子遍及四川、陕西、甘肃等地。著名弟子有马如恒、马腾翼、马长清、妥化清、沙明清、王再清等,他们都以其师为榜样,抛弃家室,在各地拱北修行养性,收徒传道,使大拱北得以延续和发展。为使大拱北门宦师承道统连续,他亲自拟定了大拱北前10代的命名次序:“一清风云月,道传永世芳。”清同治年间,其门弟子祁道和又加续了10代“敬诚先哲远,克念悟真常”,合起来共20字,即20代。<br>
1,25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