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古锦其

增加 3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unreferenced|time=2019-09-13T13:40:44+00:00}}
''' 古锦其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广东省 ]] 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委员会委员。 [[ 中国书法家协会 ]] 会员,广东画院签约画家,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珠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珠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珠海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1986年至2004年参加历届广东省美展和中国画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1990年至2004年有一批作品在《美术》、《国画家》等刊物发表并作介绍。
2003年参加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文化部艺术司、中国画研究院主办的"东
方之韵-2003中国水墨?再识传统--当代中国画成就展"。
2004年参加《美术》杂志主办的猴年马月名家作品展。
2004年参加文化部术司、中国画研究院主办的纪念 [[ 邓小平 ]] 诞100周年"世纪丰碑--邓小平伟人风采绘画作品展"。
2004年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中国人物画展,作品《河源汉子》获优秀奖。
珠海市文化局长。既然当过了,也就大致清楚怎么一回事了,也就真正能够拿得起放得下了。所以他对自己个人的发展选择,不很恰当地借用宋仁宗对词人柳永的择业建议,就是"且去"画画。于是古锦其就本本分分地一直当着珠海的美协主席,后来文化强市,珠海画坛一派欣欣向荣,市委宣传部决定成立珠海特区画院,他又当仁不让地扛起珠海画院院长的大旗,领着珠海的一众画家忙上忙下。古锦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协理事、广东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广东画院签约画家、珠海美协主席兼珠海画院院长,此外他还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协主席团成员、珠海书协副主席。从1986年开始至今,参加了历届广东省美展和中国画展。平时大家一提起古锦其,都知道他画西藏画得好,佩服他这方面的突出成就。比如说,古锦其2006年出版《古锦其西部人物头像》,2004年至2009年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系列提名展和其他各类大展并多次获奖,2008年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灵感高原--西藏主题画展",2009年参加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灵感高原--中国美术作品展",2009年还参加了中国美协主办的赴意大利"雪域高原--中国绘画作品展",2010年出版了《古锦其青藏记忆》、《当代中国美术经典--古锦其》,2011年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美术作品展"和"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美术作品展等等,不一而足。2006年以来他每年都参加多次全国性大展,在当今中国人物画坛已有广泛影响。
古锦其是广东中山人,在婆娑的芭蕉叶下长大,一直生活和工作在温润的岭南。认识古锦其这么多年,我总觉得他活脱脱是一位从昆曲《牡丹亭》中走出来的中年书生,那般雅致,浓郁的书卷气,永远文质彬彬。对比我认识的其他画家,真有不少人给我感觉老是邋里邋遢,不修边幅,不是济公像济公,衣服脏头发乱,所谓"艺术家风格"吧。唯有古锦其的出场,任何时候宛如戏剧里"官人来了"。但正是这位古锦其,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却与雪域高原结下不解之缘。他不辞劳苦,至今已经二十五次去雪域高原,采风写生,积累素材,启迪灵感,增进思考。提起去雪域高原,谁都知道那种辛苦和艰难,条件恶劣加上高原反应,使人吃也不好,睡也不稳,行也不便,可是古锦其却乐在其中,甚至作为一种不能替代的享受。你试想一下,能够二十多次去雪域高原,这需要何等的毅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简直堪比 [[ 穆斯林 ]] [[ 麦加 ]] 朝圣。
雪域高原从来就是一块圣地,苍凉苦寒也博大精深,引无数画家竞西行。不过那么多人跑去画雪域高原,为什么就古锦其能够画得神形兼具、从而在画坛上独树一帜?你能够仅仅解释为他非常热爱雪域高原吗?依我外行的理解,古锦其绝不是肤浅地去看异域风光,或简单地去游览猎奇,他是怀抱着一种深深的人文关怀,是以尊重、崇敬的眼光去观察,是以专业娴熟的画笔去表达,这才入木三分地刻画出雪域高原及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人们的真实生存状态--平和坚忍、善良淳朴和厚重深刻。画家通过选取和定格若干瞬间,创作了包括宗教活动,如《荒原之魂》、《看法事》、《转山》和《回望》等,包括日常劳作,如《高原深秋》、《雪总下个不停》和《雪满高原》等一系列佳作。那些画作带给我们内心的触动和感动,其效果类似一位资深观察家的研究报告一样精辟、震撼和生动。从这种意义上说,其实古锦其就是一位学者,专门研究人生专业的,做的就是生存环境与人的研究课题,他不是在画画,他是在做学问。有这种研究功底,古锦其笔下的雪域高原,自然闪烁出人性的光辉,具备有洞穿心灵的力量。通常我们说画家之所以区别于画工,因为画工只是机械地去画他要画的人或物,不客气地说,不太需要经过自己的大脑,所以产品有"匠气",而画家则要经过心灵的激荡与过滤,在画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画神,属于再创造,因而作品有"神韵"。这话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涉及个人不同的天分了,没法强求。
98,3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