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1,088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前身是1987年成立的生物医学工程系,是全国最早开展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前身是1987年成立的[[生物]]医学工程系,是全国最早开展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的单位之一。学院现有教职工9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7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6人;现有[[本科]]生200人,硕士生34人,博士生19人。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83人,师资力量雄厚,青年教师100%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生物医学工程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与建设的重要力量,学院将坚持基础为临床服务、工程技术为生物医学服务的原则,搞好教学和科研建设,立足首都,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努力为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首都医科大学贡献力量。
==科学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学院特别注重依托该校具有的国家生命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和北京市重点学科、充分利用丰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资源积极开展工作,理工学科与生物医学紧密结合,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是该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与技术开发的特点。从早年的关幼波肝病中医专家系统、基于神经网络的嗅觉和视觉的生物控制研究到现在的医学图像处理、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与应用、闭角型青 光眼致盲机理和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生物力学解释、骨科治疗技术与器械研究、生物信息学研究、血管与神经的组织工程学研究、听力学筛查与康复训练装置和适合中国国情的康复工程产品开发等在生命过程认识和临床诊疗与康复水平提高方面做出了贡献。学院现有863、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在研项目,近年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等科技成果奖项。
==合作交流==
学院先后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匹茨堡大学]]、[[西北大学]]、[[加州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国内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作为该校客座教授和生物力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的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赵以苏教授捐资设立的“亚洲骨科教学与研究基金会奖学金”对学院的生物力学学科发展与建设做出了贡献,钱煦教授、洪庭侃教授等知名学者的悉心指导为该院的学科发展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该学院是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理事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的副理事长和挂靠单位、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的主任委员和挂靠单位、国家教育部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教育部高等医药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与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和挂靠单位,和全国高等现代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医学计算机教育分会的主任委员和挂靠单位。
==设备条件==
学院现有用于教育与研究的设备总金额已经超过1200万元,学科已被确定为学校重点建设的[[特色]]学科,不断加大的资金投入将使学科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以生物医学[[仪器]]、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力学与康复工程、生物信息学、听力学、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临床工程技术等为基本构架的生物医学发展的工程技术支持平台。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83人,师资力量雄厚,青年教师100%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生物医学工程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与建设的重要力量,学院将坚持基础为临床服务、工程技术为生物医学服务的原则,搞好教学和科研建设,立足首都,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努力为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首都医科大学贡献力量。
==科学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学院特别注重依托该校具有的国家生命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和北京市重点学科、充分利用丰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资源积极开展工作,理工学科与生物医学紧密结合,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是该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与技术开发的特点。从早年的关幼波肝病中医专家系统、基于神经网络的嗅觉和视觉的生物控制研究到现在的医学图像处理、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与应用、闭角型青 光眼致盲机理和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生物力学解释、骨科治疗技术与器械研究、生物信息学研究、血管与神经的组织工程学研究、听力学筛查与康复训练装置和适合中国国情的康复工程产品开发等在生命过程认识和临床诊疗与康复水平提高方面做出了贡献。学院现有863、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在研项目,近年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等科技成果奖项。
==合作交流==
学院先后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匹茨堡大学]]、[[西北大学]]、[[加州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国内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作为该校客座教授和生物力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的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赵以苏教授捐资设立的“亚洲骨科教学与研究基金会奖学金”对学院的生物力学学科发展与建设做出了贡献,钱煦教授、洪庭侃教授等知名学者的悉心指导为该院的学科发展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该学院是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理事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的副理事长和挂靠单位、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的主任委员和挂靠单位、国家教育部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教育部高等医药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与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和挂靠单位,和全国高等现代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医学计算机教育分会的主任委员和挂靠单位。
==设备条件==
学院现有用于教育与研究的设备总金额已经超过1200万元,学科已被确定为学校重点建设的[[特色]]学科,不断加大的资金投入将使学科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以生物医学[[仪器]]、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力学与康复工程、生物信息学、听力学、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临床工程技术等为基本构架的生物医学发展的工程技术支持平台。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