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625
次編輯
變更
老学庵笔记
,《'''老学庵笔记'''》是[[南宋]][[陆游]]创作的一部笔记,内容多是作者或亲历、或亲见、或亲闻之事、或读书考察的心得,以流畅的笔调书写出来,因此不但内容真实丰富,而且兴趣盎然,是宋人笔记丛中的佼佼者。
==名称由来==
《老学庵笔记》以老学庵命名。老学庵是陆游晚年(1190年,绍熙元年)以后蛰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时书斋的名字。他谈到这个书斋命名的含义时,说是"取'师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剑南诗稿》卷三十三《老学庵诗》自注)这与他一生刻苦好学,孜孜不倦的精神相一致。他晚年的[[生活]],基本上是在读书和写作之中度过的。
老学庵在镜湖之滨,背绕青山,面临碧水,[[空气]]新鲜,环境安适。陆游很喜欢他这个书斋,有一首题老学庵的诗说:"万叠青山绕镜湖,数椽最爱野人居。"又一首题诗说:"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茅只数椽。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但陆游并非闭门读书,以消永昼,而是从那小小的书斋中关心着祖国的命运和前途的:"老学衡茅底,秋毫敢自欺?开编常默识,闭户有余师。大节艰危见,真心梦寐知。唐虞无在眼,生世未为迟。"陆游鲜明的[[政治]]倾向,在《老学庵笔记》里那些简练的、笔端常带感情的记叙中,充分地流露出来。
==作品简介==
《老学庵笔记》是以其镜湖岸边的"老学庵"书斋得名的,书斋的命名乃"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
此书是放翁晚年[[作品]]。它记载了大量的遗闻故实, 风土民俗,奇人怪物,考辨了许多诗文、典章、舆地、方物等等。 其突出的特点,一是所录多属本人或亲友见闻,二是特别关心时亊人物,三是所述人事多有议论褒贬。
清代文学家李慈铭认为该书 "杂述掌故,间考旧文,俱为谨严,所论时事人物亦多平允",称之为"亦说部之杰出也。"
==作品影响==
《老学庵笔记》不仅在国内有影响,在我们的东邻[[日本]],很早就传了过去,为当地人士爱读之书。据日本古代一些文籍记载,明成化年间,日本国王源义政因文籍焚于兵火,特地咨大明礼部文,要求赠与[[中国]]文籍,所开列的书目就有:《老学庵笔记》全部,与《百川学海》、《北堂书钞》等并列,可见此书在日本之影响。
虽然只是一部篇幅不长的笔记文集,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却作出了它的贡献。
[[Category:840 中國文學別集]]
==名称由来==
《老学庵笔记》以老学庵命名。老学庵是陆游晚年(1190年,绍熙元年)以后蛰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时书斋的名字。他谈到这个书斋命名的含义时,说是"取'师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剑南诗稿》卷三十三《老学庵诗》自注)这与他一生刻苦好学,孜孜不倦的精神相一致。他晚年的[[生活]],基本上是在读书和写作之中度过的。
老学庵在镜湖之滨,背绕青山,面临碧水,[[空气]]新鲜,环境安适。陆游很喜欢他这个书斋,有一首题老学庵的诗说:"万叠青山绕镜湖,数椽最爱野人居。"又一首题诗说:"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茅只数椽。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但陆游并非闭门读书,以消永昼,而是从那小小的书斋中关心着祖国的命运和前途的:"老学衡茅底,秋毫敢自欺?开编常默识,闭户有余师。大节艰危见,真心梦寐知。唐虞无在眼,生世未为迟。"陆游鲜明的[[政治]]倾向,在《老学庵笔记》里那些简练的、笔端常带感情的记叙中,充分地流露出来。
==作品简介==
《老学庵笔记》是以其镜湖岸边的"老学庵"书斋得名的,书斋的命名乃"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
此书是放翁晚年[[作品]]。它记载了大量的遗闻故实, 风土民俗,奇人怪物,考辨了许多诗文、典章、舆地、方物等等。 其突出的特点,一是所录多属本人或亲友见闻,二是特别关心时亊人物,三是所述人事多有议论褒贬。
清代文学家李慈铭认为该书 "杂述掌故,间考旧文,俱为谨严,所论时事人物亦多平允",称之为"亦说部之杰出也。"
==作品影响==
《老学庵笔记》不仅在国内有影响,在我们的东邻[[日本]],很早就传了过去,为当地人士爱读之书。据日本古代一些文籍记载,明成化年间,日本国王源义政因文籍焚于兵火,特地咨大明礼部文,要求赠与[[中国]]文籍,所开列的书目就有:《老学庵笔记》全部,与《百川学海》、《北堂书钞》等并列,可见此书在日本之影响。
虽然只是一部篇幅不长的笔记文集,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却作出了它的贡献。
[[Category:840 中國文學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