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7
次編輯
變更
太巴塱部落
,無編輯摘要
'''太巴塱(阿美語:Afalong、Tafalong)''',[[台灣]][[原住民族]]最大部落之一,[[台灣]][[阿美族]]最大部落,位於[[花蓮縣]][[光復鄉]]東境,與西邊的[[馬太鞍]]相鄰。為阿美族傳統製陶四大中心之一。「'''Afalong'''」出自於[[阿美語]],漢譯為'''阿巴塱''',其[[意譯]]則指當地有許多白螃蟹,族人因此直接以「白螃蟹」取名;後來被改稱「'''Tafalong'''」,即漢譯為「'''太巴塱'''」
在阿美族的遠古傳說 之 中,祖先來自現今[[豐濱鄉]][[貓公山]]一帶,一路來到太巴塱才定居下來 。太巴塱發祥地原本被族人認為是在河床地,後來在2000年一場考古挖掘之下,在部落後方的小山坡 被 挖出2000餘年前陶片,屬於[[卑南文化]]遺址之[[巨石文化]]一部分,因此被當地族人視為這裡是太巴塱發祥地。
===起源傳說===
根據太巴塱阿美族人的傳說,他們的祖先在遠古時住在'''阿拉巴耐(Arapanay)'''(今[[台東市]]南方), 但 由於'''弗拉拉卡斯'''(Felalakac)為了追求[[迪雅瑪贊]](Tiyamacan)而引發[[大洪水]],迪雅瑪贊的四哥'''拉拉康'''(Lalakan)和姐姐'''蘿濟'''(Doci)一同駕著小木臼,在波濤淘湧的海浪中,從阿拉巴耐漂流至奇密社東北方的[[八里灣山|吉拉雅山]](Cilangasan),因為沒有其他人漂來,姊弟二人為了繁衍後代,因而結為夫妻。婚後生男生女,到了第三代,有位名叫Rarikayan no Cidal者下山,住在[[奇美部落|奇密]]另立一社。他們的子女們出外狩獵,偶然發現北方的一片原野,乃從[[八里灣山|吉拉雅山]]下山向北移動,終於在太巴塱社,他們稱它為Siaksakay([[移川子之蔵]],1935:482-486)。[[光復鄉]]前任鄉長萬仁光及地方民意代表曾經到Sisaksakay去,發現不少遺物是祖先留下來的,因此認為,昔時太巴塱社阿美族遷來之初曾以此為拓殖據點。今他們的後裔皆稱該地是祖先早期之發祥地。在Piharaw時代,族人又從Sisaksakay遷居[[光復溪]]右岸與[[沙荖溪]]匯合處另建一聚落,稱Cifangaian。住了一段時間,因遇[[颱風]],溪水暴漲,耕地流失, 乃向較 往 高的地方移居,另建一社,名太巴塱,這就是太巴塱歷史的開始。
===清 治時期朝===
咸豐七年(1857),分別有閩、客籍自台灣西部移民到太巴塱,從事商業及農墾。光緒元年(1875),清政府派遣陳輝煌駐軍位在今[[壽豐鄉]]的[[吳全城]],招撫太巴塱社,並且修築到太巴塱的棧道。光緒十三年(1887),臺灣建省,東台灣設立臺東直隸州,太巴塱隸屬[[台東直隸州]][[奉鄉]]新福堡,由秀姑巒府肯分局管轄。
===日 本 治 時期===[[大日本帝國|日本政府]]統治台灣時期,太巴塱隸屬[[鳳林郡]]。大正十二年左右(1923),日本政府壓迫並禁止太巴塱舉行[[豐年祭|Ilisin]],後來由於部落族人寄望日本政府能夠許可部落再次舉行祭典,日本政府才再次以'''月見祭'''的形式舉辦,並且要求族人敬奉日本[[神道教]]。大正十六年(1925),日本政府為掃除太巴塱、馬太鞍[[獵首]]習俗,並且清除傳統建築中的首棚(saksak),於是將首棚架上頭骨集中,設立'''太巴塱納骨塔'''。1933年, 時 日本政府為化解馬太鞍、太巴塱部落彼此仇恨 因而搭建 誇 跨 越兩部落間的馬沸溪橋,因此在 1933 年設立太巴塱紀念碑。現在位於太巴塱國小大門左側位置。1937年,日本政府實行地方改名政策,太巴塱因土地富饒,因此便改稱「'''富田'''」,並沿用至[[國民政府]]遷臺之後。=== 國民政府時期光復後===國民政府遷台後,此時全臺的行政區域進行全面的調整,花蓮成立[[光復鄉]],富田被劃分成[[東富村|東富]]、[[西富村|西富]]、[[南富村|南富]]、[[北富村|北富]]等四村<。 雖是如此,在 現今仍有人使用「太巴塱」或「富田」稱之。
==經濟==
太巴塱部落經濟以務農為主,農業用地佔全光復鄉的65%。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箭竹筍|箭筍]]、[[黃藤|藤心]]以及[[紅糯米]]等。箭筍的盛產季為二月到四月,據光復鄉公所農情調查的統計,太巴塱的箭筍年產量超過1,200公噸。
自民國八十五年,由於受到「社區總體營造」影響,部落經濟發展轉型到另一個階段,隨即培育木雕、皮雕、陶藝、編織、植物染布、珠串等產業,希望開創部落的工藝產業特色;農產部分,則將阿美族[[野菜]]改良培育成有機無毒蔬菜,轉型為部落健康食品。觀光發展,也成為太巴塱發展的項目,舉凡表演團體成立、各景點的修繕與維護、餐飲美食的研發與民宿,進行食衣住行育樂全面的推動,無不以觀光作為努力展的方向 ,唯就缺乏有效的包裝與建立合作機制,觀光發展的成效有限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