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文化大學

增加 1 位元組, 3 年前
校本部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百花池:</b>位於學校中心,又名「百花池廣場」,為學校活動舉辦之場地。</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情人坡]]:</b>為大孝館外的一處坡道,緊鄰下東勢產業道路,可俯瞰整個[[大臺北地區]]、[[淡水河]]、[[臺北101]]等,是觀賞夜景的著名景點之一。</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荀子大道(仇人坡):</b>是一條由[[曉峰紀念館]]延伸至大義館之道路,時常風大,學生多暱稱仇人坡,為文大學生進出校園的重要幹道,因此也常見許多社團活動在此宣傳。</li></ul>
<li><b style="margin-right:20px;">[[大成館]]:</b>創校時首先興建的館樓,有匾額「萬裡樓」一面,由盧毓駿教授研究[[周代]][[明堂]]之設計,建築四面之屋頂各以正立面的[[廡殿]]頂、兩側的[[歇山]]頂、與後立面之卷棚歇山頂呈現。現為[[新聞暨傳播學院]]及社會科學院所在,附有興中堂、齊園講堂、實習法庭。</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仁館:</b>主要為八角[[攢尖]]頂建築,由盧毓駿教授設計,現為[[藝術學院]]、國際暨外語學院所在。內設學生藝廊,供美術系學生展出作品,五樓及六樓為音樂系的琴房以及供學生演出的三葉廳。別稱「稚暉樓」。原有匾額「稚暉樓」一面,因大仁館曾經發生靈異事件,八角型建築匾額那面已不存,將正門改為校車等候處、校車卡販賣處,從此之後大仁館沒有正門。</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情人坡]]:</b>為大孝館外的一處坡道,緊鄰下東勢產業道路,可俯瞰整個[[大臺北地區]]、[[淡水河]]、[[臺北101]]等,是觀賞夜景的著名景點之一。</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荀子大道(仇人坡):</b>是一條由[[曉峰紀念館]]延伸至大義館之道路,時常風大,學生多暱稱仇人坡,為文大學生進出校園的重要幹道,因此也常見許多社團活動在此宣傳。</li>
</ul>
</div>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