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滴道区

增加 10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滴道区 ''' [[ 鸡西市 ]] 辖区。位于鸡西市区西北部,距市中心12千米。地理座标东经130°31′48″-130°57′0″,北纬45°11′54″-45°28′55″。东与城子河区毗邻,西北、西南分别和林口县、麻山区交界,南与 [[ 鸡冠区 ]] [[ 恒山区 ]] 和麻山区北缘接壤,北与鸡东县兴农乡相连。总面积515平方千米(此为《简册》数据;《鸡西年鉴》数据为:东西最大横距31千米,南北最大纵距33千米,总面积517.6654平方千米)。总人口12万人(2010年),有汉、朝鲜、满、回、蒙古等 [[ 民族 ]] 。辖4个街道、2个乡:东兴街道、矿里街道、洗煤街道、大通沟街道、滴道河乡、兰岭乡。区政府驻东兴街道。
境内地势北高南低, [[ 拔180 拔]]180 -600米,地貌特征为“八山半水一分半田”。主要山峰有青龙山、四平山、峰焕山及守山等。建有团山子、大通沟等水库。河流有穆棱河、忙牛河、滴道河、暖泉河等。地处中纬度,属中 [[ 温带 ]] 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积温2400℃,年平均温度3.9℃,降雨量555毫米,无霜期一般130天左右,冰冻日数212天。矿产资源有煤炭、硅线石、石墨、 [[ 大理石 ]] 、陶土、砂金、磁铁矿等。
==历史沿革==
滴道区,以境内滴道河得名。清末,始有垦民到滴道沟垦荒,隶属密山府管辖。 [[ 中华民国 ]] 时期,1928年有小批垦荒者迁入,在今兰岭、大同等村先后形成屯落,隶属密山县第六保管辖。东北沦陷后,1936年林密铁路建成通车,滴道沟一带人口迅速增加,商业手工业兴起,1938年后改设滴道村。1941年9月,划归鸡宁县管辖。1945年“九三” [[ 抗日战争 ]] 胜利后,1946年5月,设置滴道区,1950年7月改称第三区,改隶鸡西县管辖。1956年5月,撤区划乡,设置滴道镇。1957年3月,撤销滴道镇,正式设置鸡西市滴道区。
1992年末,滴道区位于鸡西市境西北部,东与城子河区相连,南与鸡冠区、恒山区和麻山区接壤,西北与林口县分界,北与鸡东县毗邻。全区总人口13.8万人,其中非 [[ 农业 ]] 人口10.2万人;满、朝鲜、回、蒙古等 [[ 少数民族 ]] 人口约占4%。辖东兴、大通沟、矿里、洗煤4个街道和两个乡。区政府驻地中心街,距市中心鸡冠区15千米。(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有改动)
1996年,滴道区辖4个 [[ 街道 ]] 、2个乡:洗煤街道、东兴街道、矿里街道、大通沟煤矿街道、滴道河乡、兰岭乡。
2000年 [[ 第五次人口普查 ]] ,滴道区总人口121216人,其中:东兴街道23494人、矿里街道53054人、洗煤街道6305人、大同沟街道5757人、滴道河乡18261人、兰岭乡14345人。
2001年,滴道区辖东兴、矿里、洗煤、大通沟4个街道和兰岭、滴道河2个乡,有19个行政村,116个自然屯,85个居委会。辖区内总人口1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万人,占27.7%,城镇人口8.9万人,占72.3%。人口密度200.3人/平方千米。
2003年末,滴道区总人口110690人,辖4个街道、2个乡,19个社区、19个 [[ 行政村 ]]
2005年,全区总 [[ 口12口]]1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万人,城镇人口8.9万人。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267,92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