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無編輯摘要
2014年10月10日,[[國會研究處]]亚洲安全事务专员Shirley A. Kan在发表的报告中称,在签署《聯合公报》前,美国政府发现中文版中「acknowledge」的翻译从上海公报「认识」变更为「承认」,1979年2月,参议员雅各布·贾维茨(Jacob Javits)在关于《聯合公报》的辩论中指出了这一点,并说“我们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一个中国的立场)的两种不同称谓都不采用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副国务卿沃伦·克里斯托弗回应说,“我们认为具有约束力的文本是英文文本。我们认为“acknowledge”一词对美国来说是决定性的。翻译稿在1983年美国政府出版的参议院记录中也出现了影印页
=== “认知”方的观点 ===
美國外交官等認為acknowledge表示「認知」。
2018年11月16日,[[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台灣研究小組召集人戈迪溫(Steven M. Goldstein)在就[[臺灣關係法]]的歷史背景及意涵發表演講时称,他在美中之間的三個公報之中,美國僅「認知」(acknowledge)中國認為只有一個中國且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的立場。戈迪溫強調,美國僅是「認知」,但非「承認」,認知並不表示「承認與接受」,但中國將美國所用的「認知」一詞,中譯為「承認」,並以此混淆視聽。
2019年2月28日[[新新聞]]报第1669期的封面故事称:「它涉及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 Act)與六項保證所構成美國對兩岸關係的「戰略性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包括美國只是「認知」(acknowledge)而非「承認」(recognize)中國自稱「台灣是其一部分」的 「一個中國政策」 立場
== “承认方”的观点 ==
2002年,北师大的黄安年在《学术界》发表文章反駁四川大学罗志田《学者立言宜谨慎——也说中美外交中的“承认”与“认识到”》的觀點,认为在联合公报没有规定标准文本的情况下,中文本和英文本都是经两国政府签字换文而共同认可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外交文件。根据国际惯例,不能将中文本当作英文本的译文进而加以联想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及[[机关报]]在所有相关表述中均使用“承认”译法,包括但不限于:
还有一些未声称是否了解该翻译争议 2000年2月21日 但于文献中使用了“认知”的来源<ref>{{cite book|title=海峽評論|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mwcRAQAAMAAJ&q=%E7%B6%9C%E8%A7%80%E3%80%8C%E4%B8%89%E5%85%AC%E5%A0%B1%E3%80%8D%E7%9A%84%E5%85%A7%E5%AE%B9+%E3%80%94%E5%B0%8A%E9%87%8D%29%E5%8F%B0%E7%81%A3%E6%98%AF%E4%B8%AD%E5%9C%8B%E7%9A%84%E4%B8%80%E9%83%A8%E5%88%86|year=2004|publisher=海峽評論雜誌社|page=第23頁|access-date=2020-09-03|archive-date=2020-08-0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801213248/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mwcRAQAAMAAJ&q=%E7%B6%9C%E8%A7%80%E3%80%8C%E4%B8%89%E5%85%AC%E5%A0%B1%E3%80%8D%E7%9A%84%E5%85%A7%E5%AE%B9+%E3%80%94%E5%B0%8A%E9%87%8D)%E5%8F%B0%E7%81%A3%E6%98%AF%E4%B8%AD%E5%9C%8B%E7%9A%84%E4%B8%80%E9%83%A8%E5%88%86|dead-url=yes}} "綜觀「三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 報」 室发表 內容,重點在兩個方面, 是美 建立合作「反霸」 聯盟;二是美國接受「一個中國」 則,認知(尊重) 则与 灣是 湾问题》白皮书中记载,” 國的一部分"</ref><ref>[http://hk.crntt.com/doc/7_0_102514839_4_0425093824.html 國務院解密美中 发表 建交 秘辛] {{Wayback|url=http://hk.crntt.com/doc/7_0_102514839_4_0425093824.html |date=20200903180449 }},中國評論新聞,2013-04-25 公报 " 国“ 人民共和 國是中國唯一代表 政府 ,並認知只有一個中國,台灣 是中 部份。"</ref><ref>[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6031 臺灣大百科全書─中美建交公報] {{Wayback|url=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6031 |date=20200801213329 }},周俊宇,文化部,2009-09-09,"「中美建交公報」,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 公報」…美國「認知」(acknowledge)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的立場。"</ref><ref>[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704050301.aspx 台灣關係 與三公報 讀懂美國一中政策] {{Wayback|url=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704050301.aspx |date=20200801213313 }},中央通訊社,2017-04-05,"中美建交公報…美國認知(acknowledges)中國(人)立場(the Chinese position),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ref><ref>[https://www.ly.gov.tw/Pages/ashx/File.ashx?FilePath=~/File/Attach/183268/File_227050.pdf 川普 政府 「一個中國政策」變化因素之分析] {{Wayback|url=https://www.ly.gov.tw/Pages/ashx/File.ashx?FilePath=~%2FFile%2FAttach%2F183268%2FFile_227050.pdf |date=20200718224936 }},第86-87頁,謝賢璟,國會季刊,第47卷第2期,2019-06,"美國於 1979年與中國建交,雙方簽署《中美建交公報》…美國認知(acknowledges)中國的立場(the Chinese position),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ref><ref>[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tY1FDgAAQBAJ&pg=PA76 兩岸關係與國際法發展] {{Wayback|url=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tY1FDgAAQBAJ&pg=PA76 |date=20200801213340 }},第76頁,陳純一、許耀明、陳貞如主編,元照出版公司,2016-10-01,"中美建交公報(Normalization Communique)《中美建交公報》於1979年1月1日正式發布…美國認知(acknowledge)「臺灣海峽兩岸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一立場。"</ref><ref>[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_-gyAQAAIAAJ&q=%E5%BB%BA%E4%BA%A4%E8%81%AF%E5%90%88%E5%85%AC%E5%A0%B1%E3%80%8D%E4%B8%AD%E8%81%B2%E6%98%8E+%E6%98%AF%E3%80%8C%E4%B8%AD%E5%9C%8B%E3%80%8D%E7%9A%84%E4%B8%80%E9%83%A8 時報雜誌] {{Wayback|url=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_-gyAQAAIAAJ&q=%E5%BB%BA%E4%BA%A4%E8%81%AF%E5%90%88%E5%85%AC%E5%A0%B1%E3%80%8D%E4%B8%AD%E8%81%B2%E6%98%8E+%E6%98%AF%E3%80%8C%E4%B8%AD%E5%9C%8B%E3%80%8D%E7%9A%84%E4%B8%80%E9%83%A8 |date=20200801213342 }},第8頁,第 135-147期,1982,"一九七九年元月一日,美國在與中共的「建交聯合公報」中聲明·美國「認知」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ref>。
=== “承认方”的观点 ===2002年 2017年1月14日 北师大的黄安年在《学术界》 中国外交部 表文章反駁四川大学罗志田《学者立 宜谨慎——也 人[[陆慷]] ,“世界上只有一个 美外交 国,台湾是 国领土不可分割 “承认”与“认识到”》的觀點,认为在联合公报没有规定标准文本的情况下 一部分 ,中 文本 华人民共 英文本都 国政府 经两 代表中 的唯一合法 政府 签字换文而共同认可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外交文件 根据 这是 国际 惯例,不能将中文本当作英文本的译文进而加以联想<ref name="论文K1">{{cite journal|title=究竟是“承 社会公 ”还是“认识到”?——就中美上海公报中 一个史 问题答罗志田先生|url=http://agri.ckcest.cn/literature/casdd/D5ABFFCC-B97A-4B44-AE19-11F6CED177D9.html|date=2002|journal=学术界|accessdate=2018-01-30|issue=5|page=105-114|author1=黄安年|archive-date=2020-09-03|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903180451/http://agri.ckcest.cn/literature/casdd/D5ABFFCC-B97A-4B44-AE19-11F6CED177D9.html|dead-url=no}}</ref> ,任何人都无法改变
2020年5月20日,[[中 人民共和 國政府| 国外交部]]就美方涉台举动发表声明:“《中美建交公报》明确规定:美国承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及[[机关报]]在所有相关表述 均使用“承认”译 国唯一合 ,包括但不限于:政府。
2000年2月21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中记载,”中美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ref>{{Cite web|title=一个中国原则|url=http://www.gov.cn/test/2005-07/29/content_18293.htm|publisher=中国政府门户网站|accessdate=2020-08-02|archive-date=2020-07-1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717172234/http://www.gov.cn/test/2005-07/29/content_18293.htm|dead-url=no}}</ref> 2017年1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任何人都无法改变。”<ref>{{Cite web|title=中国回应特朗普:一中原则不可谈判|url=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ese-news-38625051|date=2017年1月14日|publisher=BBC|accessdate=2020年8月2日|archive-date=2017年11月19日|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1119202226/http://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ese-news-38625051|dead-url=no}}</ref> 2020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就美方涉台举动发表声明:“《中美建交公报》明确规定: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ref>{{Cite web|title=外交部声明:对美方涉台举动表示强烈愤慨并予以谴责|url=http://www.gov.cn/xinwen/2020-05/20/content_5513281.htm|publisher=新华社|accessdate=2020-08-02|archive-date=2020-09-03|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903180455/http://www.gov.cn/xinwen/2020-05/20/content_5513281.htm|dead-url=no}}</ref> === 中立方的观点 ===2017年06月15日,[[美國國務卿]][[雷克斯·提勒森|提勒森]]表示,美國的「一中政策」與中共的「一中原則」有不同解釋,美方亦信守台灣關係法履行所有對台承諾<ref>{{Cite news|url=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706150011-1.aspx|title=提勒森:信守台灣關係法和履行所有承諾|author=|date=2017年6月15日|publisher=[[中央社]]|language=zh-hant|quote=|accessdate=2017年7月3日|archive-date=2017年6月14日|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614214144/http://www2.cna.com.tw/news/firstnews/201706150011-1.aspx|dead-url=no}}</ref>。 === 语义学的解释 ===在剑桥词典<ref>{{Cite web|url=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dictionary/english/acknowledge|title=ACKNOWLEDGE &#124; meaning in the Cambridge English Dictionary|website=dictionary.cambridge.org|accessdate=2020-08-02|archive-date=2018-06-13|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613144854/http://dictionary.cambridge.org/dictionary/english/acknowledge|dead-url=no}}</ref><ref>{{Cite web|url=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dictionary/english/recognize|title=RECOGNIZE &#124; meaning in the Cambridge English Dictionary|website=dictionary.cambridge.org|accessdate=2020-08-02|archive-date=2019-06-3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630105712/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dictionary/english/recognize|dead-url=no}}</ref>、科林斯高级英语词典<ref>{{cite web|url=https://www.collinsdictionary.com/dictionary/english/acknowledge|title=Acknowledge definition and meaning|website=科林斯高级英语词典|accessdate=2020-08-02|archive-date=2019-04-0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406061813/https://www.collinsdictionary.com/dictionary/english/acknowledge|dead-url=no}}</ref><ref>{{cite web|url=https://www.collinsdictionary.com/dictionary/english/recognize|title=Recognize definition and meaning|website=科林斯高级英语词典|accessdate=2020-08-02|archive-date=2019-09-0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901215450/https://www.collinsdictionary.com/dictionary/english/recognize|dead-url=no}}</ref>、麦克米伦词典<ref>{{Cite web|title=ACKNOWLEDGE (verb) definition and synonyms|url=https://www.macmillandictionary.com/dictionary/british/acknowledge|publisher=麦克米伦词典|accessdate=2020-08-02|archive-date=2018-06-04|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604153153/http://www.macmillandictionary.com/dictionary/british/acknowledge|dead-url=no}}</ref><ref>{{Cite web|title=RECOGNIZE (verb) definition and synonyms|url=https://www.macmillandictionary.com/dictionary/british/recognize|publisher=麦克米伦词典|accessdate=2020-08-02|archive-date=2019-09-2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926194701/https://www.macmillandictionary.com/dictionary/british/recognize|dead-url=no}}</ref>、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中<ref>{{Cite web|title=acknowledge|url=https://www.ldoceonline.com/dictionary/acknowledge|accessdate=2020-08-02|archive-date=2019-07-1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717185430/https://www.ldoceonline.com/dictionary/acknowledge|dead-url=no}}</ref><ref>{{Cite web|title=recognize|url=https://www.ldoceonline.com/dictionary/recognize|accessdate=2020-08-02|archive-date=2019-05-0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501150201/https://www.ldoceonline.com/dictionary/recognize|dead-url=no}}</ref>、韦伯斯特学习词典<ref>{{Cite web|title=Acknowledge - Definition for English-Language Learners from Merriam-Webster&#039;s Learner&#039;s Dictionary|url=https://www.learnersdictionary.com/definition/acknowledge|publisher=韦伯斯特学习词典|accessdate=2020-08-02|archive-date=2020-01-1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111141339/http://learnersdictionary.com/definition/acknowledge|dead-url=no}}</ref><ref>{{cite web|url=https://www.learnersdictionary.com/definition/recognize|title=Recognize - Definition for English-Language Learners from Merriam-Webster's Learner's Dictionary|website=韦伯斯特学习词典|accessdate=2020-08-02|archive-date=2020-01-0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102204801/http://www.learnersdictionary.com/definition/recognize|dead-url=no}}</ref>中 ,acknowledge和recognize多共用一个解释:接受(accept)、承认(admit)、发现(aware)或不否认(do not deny)某人或某物的真实性或存在性。因此,具体翻译为承认或是认知,抑或是两个[[同义词]]的不同翻译结果孰先孰后,都可取决于译者的个人倾向,为数十年的翻译争论提供了条件和背景。
1,6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