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張秀亞

增加 3,20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在文字草原裡尋夢的牧羊女— — 張秀亞==
張秀亞,一個陪伴許多文學青年成長的名字,在她秀麗的文筆下創造出具有夢幻色彩的《三色堇》、《北窗下》、《尋夢草》、《牧羊女》,不僅撫慰了許多讀者的心靈,也奠立下台灣女性散文的抒情典範,終其一生她在文學世界當一個尋夢的牧羊女。
 
==早慧的文學少女==
崛起於五○年代台灣文壇的張秀亞,1919年9月16日出生於河北省滄縣。自幼受文學薰陶,四歲即開始認字。七歲時舉家遷天津後,入天津貞淑小學就讀。九歲時因大量閱讀各種文藝刊物,逐漸開啟小秀亞創作的興趣,始於各大報紙之兒童周刊發表文章。1932年以優異成績考入頗負盛名的河北「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與作家羅蘭、王怡之為同窗好友。求學期間成績優異,曾獲得全省師範會考第三名。此時的張秀亞在師長的鼓勵及自我的期許之下,開始以「陳藍」、「張亞蘭」的筆名發表文藝創作,在女師前三年頻頻向天津《大公報》文藝副刊投稿時,受到名作家沈從文及主編蕭乾的鼓勵。十五歲更常發表詩作於校刊,成為同學口中的「小小詩人」。高中時代出版第一本散文小說合集《大龍河畔》,贏得「北方最年輕作家」的稱號。1937年,寫成八千字散文〈尋夢草〉,發表於10月21日大公報散文特刊,與名作家何其芳散文同版刊出,當時她還是十八歲的中學生。而更巧合的是,在數年後的張秀亞憑著自己的努力及才學,被稱作傳承何其芳美文風格的女散文家。
 
其著作有詩集《水上琴聲》,散文集《三色堇》《牧羊女》《愛琳的日記》《北窗下》《湖上》,小說集《尋夢草》《七弦琴》,加上翻譯與合集選集等總計六十餘種,三十年間不但著作等身,也獲獎無數如:中國文藝協會首屆散文獎、婦聯會新詩首獎、中央婦女工作會首屆文藝金質獎章、中山文藝獎散文獎等。直到新世紀的2001年,仍獲台北中國文藝協會頒發的「終身成就榮譽獎章」。
 
除了教學與創作之外,她也積極參與宗教活動,在譯述方面成果豐碩,翻譯出版教會著作多種,如《同心曲》、《聖誕海航》、《露德百年紀念》,《現任的教宗(教宗二十三世)心曲笛韻》、《恨與愛》、《友情與聖愛》等。其中《心曲笛韻》、《恨與愛》、《回憶錄》、《改選世界》、《聖女之歌》等書都再版多次。張女士為一虔誠天主教徒,其作品中從不諱言其自身的宗教信仰,並深以為天主教徒為榮。她早期的許多暢銷作品均由光啟出版社出版。
 
==女性抒情散文之典範==
張秀亞的抒情作品從戰後五○年代起,便陪伴著當時無數青年讀者成長,散文集《北窗下》在數年之內印行二十幾版,可見它受歡迎的程度。剛踏入文壇的文藝青年,多將其作品奉為經典,日夜誦讀,因而深刻影響了許多後來寫作有成的文壇後進,如:喻麗清、呂大明等女性散文作家。喻麗清就曾以〈北窗下的牧羊女〉一文說明她與張秀亞之間的師承關係。
 
張秀亞文藝創作開始得很早,與同輩作家林海音一樣,都崇拜欣賞京派女作家凌淑華及英國意識流作家吳爾芙等,並從中吸取創作養份。高中剛畢業的張秀亞,就曾親自上北京拜訪他心目中的大作家凌淑華。就文學創作觀而言,她認為寫作取材可大可小,但要從小處著手、往大處著眼;微小的題材,經過創作者的慧心詮釋和妙筆描繪,一定能寫出人性的光輝和宇宙間的真理。她說過:「自生活的最細微處,反映出那顛撲不破的真理」。她早期寫作題材,多屬幻思夢想等個人悲喜,風格雋逸空靈,透發著濃重的傷感與幽怨,字裡行間帶一種煙水迷離的韻緻。而在經歷人生種種磨難的中年之後,寫作文風逐漸貼近現實,更注重真實生活所能帶來的啟發,擅長於微小的日常瑣事中見微知著,從一粒細砂,一片花瓣,一點星光,繹尋出對人生的深厚啟示。
 
她的散文婉約優美,更善於用象徵手法創造意境,形成一種朦朧而空靈的美感,詩人瘂弦認為這是接續何其芳散文的「美文筆法」,瘂弦說:「張秀亞作為承繼他的美文傳人,台灣文壇不作第二人想。」而張瑞芬從台灣女性散文史的角度觀察,認為其文章風格,正好是融合「文人傳統」、「中國想像」、「女性特質」三者合一的抒情美文,堪稱台灣女性散文「古典書寫傳統」之典範。
 
張秀亞作品橫跨新詩、散文、小說、翻譯四大領域,而以散文創作最受人注目。而她小說處理的,也多半是淒迷如夢的愛情故事,流貫其間的,也仍是作者一份詩意的憂鬱之情。比起小說,其散文主題的面向較廣:從五○年代「平凡、素樸而詩意化的」文字鋪陳,到六○年代展現生活中「最細微瑣碎卻顛撲不破的真理」;七○年代因厭倦都市生活而歸趨田園的平淡風格,至八○年代的「回顧歷來創作的足跡」。劉登漢編著的《現代台灣文學史》分析張秀亞的散文創作技巧,認為她以「虛實結合、意象動人」的手法,「抓住帶有本質特徵的細節加以重點刻畫,反覆宣染,以盡其意。」
 
張秀亞作品以《三色堇》、《北窗下》、《曼陀羅》、《牧羊女》最受讀者喜愛,不僅在兩岸及華文世界暢銷一時,其中一部份更編入台灣中學及大學國文教材中,數十年來對華文文壇有深遠影響,美國三所大學曾以「張秀亞」作為專題研究。雖然散文技巧日新月異,但張秀亞溫婉的散文風格,仍常存於讀者的心目中。張女士晚年移居於美國與兒女同住,於2001年6月29日,病逝於美國加州橙縣醫院,享年83歲。
 
==作品==
《三色堇》、《北窗下》、《尋夢草》、《牧羊女》
目錄
1 生平
《杏黃月》,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3年10月
《荷塘之憶》,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
翻譯《聖女之歌》(德)韋非爾撰,張秀亞譯,香港新生出版,1952年[3]《心曲笛韻》郝思蘭撰,張秀亞譯,臺中光啟出版社,1959年[4]《恨與愛》莫瑞亞珂撰,張秀亞譯,臺中光啟出版社,1960年[5]《回憶錄》德蘭撰,張秀亞譯,臺中光啟出版社,1962年[6]《改造世界》凱樂撰,張秀亞譯,臺中光啟出版社,1962年[7]《在華五十年》(陶明修女的傳記)巴任撰,張秀亞譯,臺中光啟出版社,1971年[8]《論藝術》凱瑟等撰,張秀亞譯,臺北大地出版社,1972年《自己的屋子》吳爾芙撰,張秀亞譯,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3年[9]全集《張秀亞全集1詩卷》,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張秀亞全集2散文卷一》,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張秀亞全集3散文卷二》,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張秀亞全集4散文卷三》,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張秀亞全集5散文卷四》,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張秀亞全集6散文卷五》,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張秀亞全集7散文卷六》,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張秀亞全集8散文卷七》,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張秀亞全集9散文卷八》,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張秀亞全集10小說卷一》,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張秀亞全集11小說卷二》,張秀亞 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張秀亞全集12翻譯卷一》,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張秀亞全集13翻譯卷二》,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張秀亞全集14藝術卷》,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張秀亞全集15資料卷》,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全集==注釋== 于德蘭 (編). 〈張秀亞女士生平傳略〉. 《甜蜜的星光──憶念張秀亞女士的文學與生活》. 臺灣: 光啟文化公司. 2003-09. ISBN 9789575464752 (中文(台灣)‎). 《西洋藝術史綱》:(第1冊,史前的藝術,近東的藝術,克里特的藝術--第2冊,埃及藝術--第3冊,希臘的藝術--第4冊,羅馬文化前的歐洲藝術,伊特魯安的藝術--第5冊,羅馬的藝術--第6冊,基督文化的初期藝術--第7冊,拜占庭藝術--第8冊,波斯的藝術,回教的藝術--第9冊,北蠻的藝術中古前期的藝術--第11冊,哥特藝術--第10冊,羅曼尼斯克藝術 The song of Bernadette The reed of God Vipers tangle 法文原名: Le Noeud de Viperes Autobiography of St.Therese of Lisieux, 據諾克斯(Ronald Knox)的英譯本轉譯 You can change the world Fifty years in China A room of one’s own==參考文獻==17 個分類:1919年出生2001年逝世中華民國詩人中華民國小說家中華民國女性作家河北師範大學校友輔仁大學校友薛頓賀爾大學校友輔仁大學教授中華民國天主教徒臺灣天主教徒中山文藝獎得主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台灣戰後河北移民滄州人張姓靜宜大學教授
== 參考资料==
{{Reflist}}
7,81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