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世事翻覆

增加 4,742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世事翻覆'''》选自元末明初刘基创作的笔记--《郁离子》 第七卷。 ==原文== 郁离子与客泛于彭蠡之泽,风云…”
《'''世事翻覆'''》选自元末明初[[刘基]]创作的笔记--《[[郁离子]]》 第七卷。

==原文==

郁离子与客泛于[[彭蠡]]之泽,风云不兴,白日朗照,平湖若砥,鱼虾之出没皆见,畠如也,豁如也,左之右之无不可者。客曰:“有是哉,泛之乐也!吾得托此以终其身焉足矣!”已而,山之云出如缕,不顷刻而翳日,风歘然薄石而偃木,鼓穹嵁而雷九渊,轮旋而箕簸焉。客踸不能立,俯而哕,伏而不敢仰视,神逝魄夺如死,曰:“吾往矣!吾终身不敢复来矣!”郁离子曰:“世事亦若是也。夫千乘之君,坐朝而临群臣,受言接词,鲜不温温然。一朝而怒,莫敢撄其锋,其何以异于水乎?天下之久安也,人恬不知患。谓之儆不信,而死亡于梦寐者亡限也,无亦知泛之乐而不知[[风]]之可畏乎。慎兢观于吕梁,见其触石而煦沫也,曳足而走曰:‘吾何为冒是哉?’没齿而不涉。君子以为知畏,其贤于海贾远矣。故三峡之惊湍,望而知其能覆舟也,而蹈之以死者,不有其生者也。知泛之乐而不知风之可畏者,未尝夫险者也。故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圣人不与也。’言其知祸而弗避也。”

==译文==

郁离子和游客乘[[船]]在澎湖上浮行,无风无云,明日朗照,平湖如碈,水中的鱼虾出没,都能看得见,皎洁,开阔,左右两边没有不能看到的景物。游客说:“有此美影,是泛舟的乐趣啊!我能得到这样的享受,终身感到满足了!”过了一会儿,山上飞出缕缕云彩,不一会儿乌云遮住了[[太阳]],忽然狂风刮起沙石并吹倒[[树木]],吹打深谷峭壁而雷鸣九渊,船如轮旋并剧烈颠簸起来。游客们跳跃,难以站稳,俯下身就呕吐,趴下不敢仰视,个个神飞魄散好像要死,有的说:“我快要死了!我这辈子再也不敢来了!”郁离子说:“人世间的事也像这情景一样,千乘(sheng)之国的君王,坐朝而下临群臣,受言接词,很少有不是柔和的样子。一旦发怒,没有人敢触犯他的锋芒,那和这翻腾的湖水相比有什么不同呢?天下长久安定了,人们安静舒适不知有祸患,告诉他灾祸的警报,他也不相信,而在梦寐中死去的有无限多,还不是因为只知道浮游的欢乐而不知道狂风的可怕所致吗?慎兢在吕梁洪观赏,看见触石就吓得口吹气沫,拔腿就跑,说:‘我为什么冒这个风险呢?’一辈子都不敢跋涉。君予自己认为知风险,他的这一才能比起海上的商人差远了。因此三峡的惊涛漩涡,一看就知道它能翻船,冒死跳到水中的人,没有一个能活着的。只知道浮行的欢乐而不知道风浪可怕的人,是未曾经历过那风险的人啊。所以说‘[[暴虎冯河]],死而不知悔的人,圣人是不赞成的啊。’这是说那些知祸而不避的人。”

==评语==

太平盛世时要想到战乱兵祸,风和日丽时要想到狂风暴雨,风平浪静时要想到波浪滔天,故[[居安思危]]者为大智,贪图安逸者难免灾祸。

==作者==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ref>[https://www.sohu.com/a/112884312_381804 揭秘大明王朝第一谋臣刘伯温] ,搜狐,2016-08-31 </ref>。

刘基于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ref>[https://www.sohu.com/a/19450263_177085 见过刘伯温的字没?行云流水!] ,搜狐,2015-06-19</ref>。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道士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ref>[https://www.lssdjt.com/d/13660915.htm 1366年9月15日 朱元璋令刘基等拓建建康城],历史上的今天,2012-09-15</ref>。”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视频==
===<center>世事翻覆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来听刘伯温《郁离子》中“道士救虎”的故事!涨知识</center>
<center>{{#iDisplay:h3214f4j06v|560|390|qq}}</center>

<center>陈胜华转述<郁离子>新书发布</center>
<center>{{#iDisplay:c0538wgp9ri|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
256,82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