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323
次編輯
變更
联华交响曲
,無編輯摘要
《'''联华交响曲'''》1937年联华影业公司出品 <ref>[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08786358/ 联华影业公司电影目录],豆瓣,2018-07-22</ref> 。这是[[中国]]比较早的集锦片,全片由八部短片组成,整体来说,当时抗日救亡运动的主旋律,都给这些片子或多或少的影响,再加上了30年代左翼运动风起云涌,也在它们身上刻下批判的调子。虽然抗日主旋律表达起来都显僵硬,社会批判的内容又失之于简单粗暴,但除去这些,还是能看到这些编导在声片时代的探索。
==社会评价==
《联华交响曲》彻底地打破了影片之间的界限,让每位创作者的想象力与个人风格得到充分发挥。影片共包括8部短片,其中5部都或直
接或间接地以抗日为题材 <ref>[https://yule.sohu.com/69/22/column212112269.shtml 抗日战争题材经典电影 ],搜狐娱乐</ref> 。这种相近的创作题材,并没有限制住创作者的思路,每位导演都通过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了不同形式的阐述。
《联华交响曲》的第一个故事《两毛钱》更像是之前张石川的长片《压岁钱》的短片缩影,通过一张两毛钱的纸币流通对照出当时生活贫富悬殊的状况。第二部[[作品]]《春闺断梦》体现出费穆导演的大师潜质,影片描写的是两个女人的梦境,强烈的光影效果、逼人的[[角色]]造型以及夸张的画面构图都让人感到明显的表现主义气息。由沈浮导演的《三人行》则是风格鲜明的底层生活喜剧。《陌生人》、《月下小景》及《疯人狂想曲》都是描写抗日的影片,却风格迥异,或直接或寓言,或激昂或悲伤,体现出导演不同的创作取向与个人表述方式。由商业片名导朱石麟拍摄的《鬼》虽然在题材上略显老套,其有条不紊的叙事节奏与玄机铺设却非常适应这类惊悚片的模式。最后一部是蔡楚生的《小五义》,影片以寓言的手法表现出当时中国的抗战形势,其组织了大量儿童演员的高潮段落也能够引起观众的兴奋,算是为整部“交响曲”压了一个好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