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历麟似

增加 757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职业 = 教育家、外交家、语言学家、国学家
| 知名作品 =
}}
<ref>[html 罗续 ],搜狐, 2014-06-27</ref> '''厉麟似'''(1896~1970),生于[[浙江]][[杭州]],中国近现代教育界代表人物,著名[[教育家]]、[[外交家]]、语言学家 <ref>[http://mren.bytravel.cn/history/10/lisi2082881.html 历麟似 ],杭州人物网</ref> ,中国电化教育奠基人 <ref>[http://www.todayonhistory.com/people/201812/33872.html 厉麟似的教育思想 对厉麟似的评价 ],今日头条, 2018-12-11</ref> 、中欧教育文化交流先驱、联合国中国分部创办人、文化界抗日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甘地",在促进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ref>[http://www.hubei88.com/wenshi/xgws/185881.html 历麟似 ],楚汉网, 2020-04-16</ref>
早年曾留学[[日本]]、德国,获耶拿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和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曾任'''蒋介石'''对德外交顾问、国民政府教育部司长、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副委员长、国立中央大学[[教授]]等职,并分别与[[蔡元培]]、朱家骅、陈立夫等人一同发起创立了国联世界文化合作中国协会、中国联合国同志会、中德文化协会等民国时期较有影响的对外组织与文教组织。
厉麟似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对德外交关系的主要推进者之一,为中国抗日军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也是中国国联外交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国学功底深厚,并精通德、日、英、法等六国语言,引进并翻译出版了大量西方的著作及影视作品,同时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介绍到了西方世界。在教育部任职期间,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中欧文化交流。厉麟似曾为国民政府时期电影行业的最高行政官员,对中国电影行业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他首次提出了中国电影的分级制度,为国产影片制定标准,并积极推介《渔光曲》、《三个摩登女性》等优质国产影片参加国际电影节。
厉麟似是清代诗坛名宿厉鹗之后,晚清金石书画名家厉良玉之子。其长子是著名外交家厉声教 <ref>[http://www.todayonhistory.com/people/201812/33871.html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people/201812/33871.html ],今日头条, 2018-12-11</ref>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厉麟似(1896年2月18日-1970年10月21日),原名厉家祥,字麟似,浙江省杭州市人。1896年出生在江南书香世家,父亲厉良玉是晚清金石书画名家。厉麟似自小便受到了很好的家庭熏陶,打下了十分扎实的国学功底。在杭州府中学堂就读时,与徐志摩和郁达夫是同窗挚友。
在德国求学期间,他十分热衷于向西方知识界人士介绍和传播东方文化。他曾加入德国首个"中国学社"。该学社由德国著名汉学家卫礼贤创建,致力于帮助西方人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厉麟似曾协助学社创办了数种汉学研究报刊,并积极参与主办各类中国文化报告会和展览会。
在留德的十余年间,厉麟似接触到了很多西方的进步思想,并结识了周恩来、朱德、林语堂、陈寅恪、朱家骅等一批留德学人 <ref>[https://baike.sogou.com/v102281201.htm?fromTitle=厉麟似 历麟似 ],搜狗</ref> ,同时与汉学家卫礼贤结下了深厚的交谊。甚至希特勒也曾对其赏识有加,并与其合影留念。厉麟似在留德期间积累的人脉,为他日后从事对德外交与中欧交流工作奠定了基础。
===文教生涯=== 1930年,厉麟似结束了自己14年的海外求学历程,怀着满腹经纶与满腔爱国热忱返回祖国。学成归国的厉麟似通过蒋介石进入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自此开始了他在文教、外交舞台上的职业生涯 <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45/relrt30e2s.html 历麟似 ],名人简历网</ref>
20世纪30年代,厉麟似曾受聘于国民政府最重要的智库之一--国防设计委员会,任国际组专门委员,为蒋介石提供对德方面的专家意见。
1942年上海全面沦陷后,厉麟似仍留在上海,与侵略者进行着他的"非暴力不合作"抗争。因厉麟似是当时的社会名流,曾身居教育部要职,又曾留学日本,日本侵略者与日伪当局曾多次试图拉拢他,并采用各种腐蚀诱惑的手段逼他出来为他们做事。日本人对厉麟似说,只要他合作,可以给他安排教育部部长或考试院院长的高位。面对威逼利诱,厉麟似不卑不亢,找出了各种理由推脱。他曾暗下决心,决不能为日本侵略者服务。他深信抗日战争终会胜利。厉麟似不卑不亢,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令日本人也无可奈何。这段时期,厉麟似默默翻译了很多日本和德国的军事著作,并做了大量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厉麟似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影响了上海大批的文化人。教育家钱均夫、历史学家吕思勉、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等上海文化名人都深受其影响,在面对敌人威逼利诱时表现出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智慧与胆识。
===晚年岁月=== 1949年上海解放后,厉麟似重新回到了文教岗位,先后担任浙江省文史馆馆员、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等职,并为新中国培养出了大批高端外语人才。他于1970年10月病逝于上海,终年74岁 <ref>[http://www.lssdjt.com/d/19701021.htm 著名教育家、外交家厉麟似逝世 ],历史上的今天, 2019-10-20</ref>
1998年,厉麟似被《浙江古今人物大辞典》作为近现代教育界的代表人物之一收录。 其生平事迹等亦同时收录于《中华民国外交史辞典》、《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中外电影永远的巨星》、《中国电影七十年》、《中国电影卅年》、《中国近现代文学艺术辞典》、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日本《现代中国研究》(日文)等辞书及文献。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