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历麟似

移除 525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ref>[html 罗续 ],搜狐, 2014-06-27</ref>
{{#iDisplay:b0176fsfn1|寬度|高度|qq}}
''' 厉麟似'''(1896~1970),生于 [[ 浙江 ]][[ 杭州 ]] ,中国近现代教育界代表人物,著名 [[ 教育家 ]] [[ 外交家 ]] 、语言学家,中国电化教育奠基人、中欧教育文化交流先驱、联合国中国分部创办人、文化界抗日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甘地",在促进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早年曾留学 [[ 日本 ]] 、德国,获耶拿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和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曾任 ''' 蒋介石 ''' 对德外交顾问、国民政府教育部司长、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副委员长、国立中央大学 [[ 教授 ]] 等职,并分别与 [[ 蔡元培 ]] 、朱家骅、陈立夫等人一同发起创立了国联世界文化合作中国协会、中国联合国同志会、中德文化协会等民国时期较有影响的对外组织与文教组织。
厉麟似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对德外交关系的主要推进者之一,为中国抗日军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也是中国国联外交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国学功底深厚,并精通德、日、英、法等六国语言,引进并翻译出版了大量西方的著作及影视作品,同时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介绍到了西方世界。在教育部任职期间,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中欧文化交流。厉麟似曾为国民政府时期电影行业的最高行政官员,对中国电影行业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他首次提出了中国电影的分级制度,为国产影片制定标准,并积极推介《渔光曲》、《三个摩登女性》等优质国产影片参加国际电影节。
1933年6月,为进一步加深中国与其他国联成员国间在文化、教育上的合作关系,厉麟似与蔡元培、张静江、宋子文等人联合国联,筹备成立了世界文化合作中国协会。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File:历麟似3.jpg|缩略图|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厉麟似&src=tab_baike&correct=厉麟似&ancestor=list&cmsid=b2352caea191f124b1b5edbe1506e324&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33#id=18bda2dd73e50bf63aac64a1a4a58a23&currsn=0&ps=52&pc=52 原图链接] [https://news.eol.cn/dongtai/201912/t20191211_1698179.shtml 图片来源中国教育网]]]| 图像说明 = 历麟似}}
作为蒋介石对德外交的核心人物朱家骅的"左右臂膀"及重要智囊,厉麟似与朱家骅几经曲折,最终促成了德国前国防部长、被世人尊称为德国"国防军之父"的汉斯·冯·塞克特将军的来华,并同意担任在华德国军事总顾问。塞克特首次访华时,对中国军事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进行了详细考察,他临别时曾赠送给蒋介石其个人代表作《一个军人之思想》。该书的官方中文译本即是由厉麟似主持翻译的。中文版问世后,在国民党军方中广为流传,成为军队建设的重要参考书。
===南京故居===
[[File:南京故居|缩略图|南京故居]]
厉麟似的南京故居在今南京市鼓楼区颐和路20号。厉麟似1930年从德国学成归国后进入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直至1937年举家迁居上海前,即他事业最辉煌的这七年间,均居住于此。1934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赴美留学前,在赴北京的路上途经南京,曾暂住在这幢二层的洋房里,并与厉麟似夫人、钢琴家唐丽玲共话古典音乐,传为一段美谈佳话。有意思的是,就在厉麟似迁居上海后的第六年,即1943年,正当这位抗日名士在上海与日本人及日伪政府进行殊死抗争时,供职于日伪政府的大汉奸胡兰成恰在这时遭逢祸事,被囚禁在了厉麟似的这幢旧居中。胡兰成因在当年的一次“中日恳谈会”上说错话,差点被“开刀问斩”。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