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德平

增加 3,86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李德平 | 图像 = [[File:李德平.jpg|缩略图|center|[http://www.casad.cas.cn/wcm/sourcedb_ad_cas/zw2/json/sxwlxb/200906/W020100512780590816879.jpg 原图链接]]]| | 性别 = 男| (科学家) 出生日期 = 1926年11月| 国籍 = 中国| 民族 = 汉| 籍贯 =江苏兴化| 职业 = 辐射物理、辐射防护及安全学家 1926年11月4日生于北京,籍贯江苏兴化。1948年毕业于 | 母校 = 清华大学物理系 。1991年当选为 }}<big><big>'''李德平'''</big></big><big><ref>[http://www.casad.cas.cn/aca/371/sxwlxb-200906-t20090624_1792045.html 中国科学院 学部委员(院士)。 ] </ref></big><big><ref>http://sz.tznews.cn/tzrb/html/2018-08/13/content_1775196.htm?div=0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研究员、名誉院长,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 [1泰州新闻网] </ref></big><big><ref>[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10/359019.shtm 建立了我国核工业辐射防护研究和监测体系。指导了我国初期放射性计量实验室 研及建立实验室的工作。在从事辐射探测器研究中,参与我国首次研制卤素计数管、强流管及稳压管的工作。在电离室方面,指出当时苏式堆控硼壁电离室设计参数的缺点,并推导出普适的电离电流体复合损失的 学网 公式,发展了用细束照射研究探测器性能的方法,证明近滕等人的精细工作仍与实际不符。“球形电离室特性”一文证明球形室等效中心不因反平方律而前移。 [1] </ref></big>
人物关系
<br>
辐射物理、辐射防护及安全学家。1926年11月生于北京,籍贯江苏兴化。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研究员、名誉院长,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
建立了我国核工业辐射防护研究和监测体系。指导了我国初期放射性计量实验室科研及建立实验室的工作。在从事辐射探测器研究中,参与我国首次研制卤素计数管、强流管及稳压管的工作。在电离室方面,指出当时苏式堆控硼壁电离室设计参数的缺点,并推导出普适的电离电流体复合损失的新公式,发展了用细束照射研究探测器性能的方法,证明近滕等人的精细工作仍与实际不符。“球形电离室特性”一文证明球形室等效中心不因反平方律而前移。
<br>== 中文名教育背景 ==* 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 1966年复旦大学在职研究生毕业。== 李德平 工作经历 == * 1950年,调任中 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工作。 * 1958年起,在 中国 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开始核安全防护科学研究工作。* 1964年后任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原华北辐射防护 出生日期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所长、院长等职1926年11月4日 * 1987年,担任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安全咨询组成员。职 业 * 1986年,担任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项目“ 中国 辐射防护近代化”的主要负责人。* 2015年8月,李德平同志任河南教育 学院 党委书记。* 2017年9月12日,李德平同志任河南财政金融学 士(学部 员) 书记。  == 研究方向及领域 == == 科研成果 == 建立了我国核工 院校辐射防护研究和监测体系。指导了我国初期放射性计量实验室科研及建立实验室的工作。在从事辐射探测器研究中,参与我国首次研制卤素计数管、强流管及稳压管的工作。在电离室方面,指出当时苏式堆控硼壁电离室设计参数的缺点,并推导出普适的电离电流体复合损失的新公式,发展了用细束照射研究探测器性能的方法,证明近滕等人的精细工作仍与实际不符。“球形电离室特性”一文证明球形室等效中心不因反平方律而前移。 清华大 在核科学研究及核工业建设中,“生产未动,防护先行”。1958年起,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开始核安全防护科 研究工作。李德平担任该所辐射 物理 研究室主任。李德平带领团队一起完成了我国核设施第一次环境放射性本底调查;同时,还设计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剂量监测系统,为中国的辐射防护科学研究和建立辐射监测体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主要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西北试爆成功,李德平带领科研人员在现场获取了大量实验数据,列成表格编出手册,为防化兵辐射安全管理提供依据,并力排众议,建议采用国际公认的防护原则和标准。这一建议使我国避免了前苏联曾走过的弯路。改革开放后,李德平在辐射防护研究方面的 成就 得到了国际 辐射 物理、 防护界的认同,他也开始为加强中国 辐射防护 界与国际社会的联系和交流做一系列工作,  == 主要奖项 荣誉==*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5年获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苏步青奖。*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 国高等 校教材国 优秀奖* 代表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高等教育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学术成就及著 ==* 结合辐射防护的需要在辐射物理方面完成主要论著50余篇,获国家和部级奖7项,专利2项。其中关于电离室室壁次级电子角分布的新概念,超过了国际上近腾等人的最精确设想。* 《球形电离室 特性》 一文平息了电离中心是否前移的长期争论,完整解决了我国核工业辐射防护体系建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在电 体α潜能 束和β射线 快速测 吸收剂 估算方法 一文澄清。* 李德平院士文集——庆贺李德平院士八十华诞(精装)== 国 际参考资料=={{Reflist}}== 国际放 外部链接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508/165384981.shtm] 李德平院士辐 射防护 委员会主委会成员领域的科学大家.PDF
8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