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德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德平
性別
出生 1926年11月
國籍 中國
籍貫 江蘇興化
民族
母校 清華大學物理系
職業 輻射物理、輻射防護及安全學家

李德平[1] [2] [3]



輻射物理、輻射防護及安全學家。1926年11月生於北京,籍貫江蘇興化。194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研究員、名譽院長,中國核工業總公司科技委高級顧問。 建立了我國核工業輻射防護研究和監測體系。指導了我國初期放射性計量實驗室科研及建立實驗室的工作。在從事輻射探測器研究中,參與我國首次研製鹵素計數管、強流管及穩壓管的工作。在電離室方面,指出當時蘇式堆控硼壁電離室設計參數的缺點,並推導出普適的電離電流體複合損失的新公式,發展了用細束照射研究探測器性能的方法,證明近滕等人的精細工作仍與實際不符。「球形電離室特性」一文證明球形室等效中心不因反平方律而前移。


教育背景

  • 195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數學系。
  • 1966年復旦大學在職研究生畢業。

工作經歷

  • 1950年,調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所工作。
  • 1958年起,在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開始核安全防護科學研究工作。
  • 1964年後任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原華北輻射防護 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研究室主任、副所長、院長等職
  • 1987年,擔任國際原子能機構國際安全諮詢組成員。
  • 1986年,擔任了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項目「中國輻射防護近代化」的主要負責人。
  • 2015年8月,李德平同志任河南教育學院黨委書記。
  • 2017年9月12日,李德平同志任河南財政金融學院黨委書記。


研究方向及領域

科研成果

建立了我國核工業輻射防護研究和監測體系。指導了我國初期放射性計量實驗室科研及建立實驗室的工作。在從事輻射探測器研究中,參與我國首次研製鹵素計數管、強流管及穩壓管的工作。在電離室方面,指出當時蘇式堆控硼壁電離室設計參數的缺點,並推導出普適的電離電流體複合損失的新公式,發展了用細束照射研究探測器性能的方法,證明近滕等人的精細工作仍與實際不符。「球形電離室特性」一文證明球形室等效中心不因反平方律而前移。 在核科學研究及核工業建設中,「生產未動,防護先行」。1958年起,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開始核安全防護科學研究工作。李德平擔任該所輻射物理研究室主任。李德平帶領團隊一起完成了我國核設施第一次環境放射性本底調查;同時,還設計研製了我國第一套劑量監測系統,為中國的輻射防護科學研究和建立輻射監測體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964年10月,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西北試爆成功,李德平帶領科研人員在現場獲取了大量實驗數據,列成表格編出手冊,為防化兵輻射安全管理提供依據,並力排眾議,建議採用國際公認的防護原則和標準。這一建議使我國避免了前蘇聯曾走過的彎路。改革開放後,李德平在輻射防護研究方面的成就得到了國際輻射防護界的認同,他也開始為加強中國輻射防護界與國際社會的聯繫和交流做一系列工作,

主要獎項及榮譽

  • 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2015年獲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聯合會蘇步青獎。
  •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多項科技獎勵
  • 全國高等學校教材國家優秀獎
  •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 高等教育上海市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學術成就及著作

  • 結合輻射防護的需要在輻射物理方面完成主要論著50餘篇,獲國家和部級獎7項,專利2項。其中關於電離室室壁次級電子角分布的新概念,超過了國際上近騰等人的最精確設想。
  • 《球形電離室•特性》一文平息了電離中心是否前移的長期爭論,完整解決了我國核工業輻射防護體系建立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在電子束和β射線的吸收劑量估算方法》一文澄清。
  • 李德平院士文集——慶賀李德平院士八十華誕(精裝)

參考資料

外部鏈接

[1] 李德平院士輻射防護領域的科學大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