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徐庶

增加 2,05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徐庶生平 ==
[[ 徐庶 ]] 的出生年月因史书无载而无法考证,但依据史籍记载其活动情况来看,他出生于汉灵帝建宁年间(168——172年)。徐庶在少年时代,非常敬慕那些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的武林侠士,矢志要做一名顶天立地的大侠。为了实现这一宏愿,自幼拜师学艺,苦练武功,结交同道侠友,探讨切磋各个流派艺技。待学有所成之后,便游历四方,做一些除暴安良、扶危济困的侠行善举。
徐庶很快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少年侠士。
东汉灵帝中平末年(188年),徐庶的一位朋友因与当地一家豪门恶霸结怨而被害得家破人亡,万般无奈之际,只好请少侠徐庶为其报仇雪恨。徐庶接受朋友的请求后,以白色垩(音è)泥涂抹面孔,只身闯入恶霸家中,一剑刺死了这个仗势欺人、为害一方的恶徒。徐庶正要离去,不幸被闻讯赶来的大批官差包围。因寡不敌众,失手被擒,官府对徐庶进行了严酷审讯,徐庶出于江湖道义,始终不肯说出事情真象。又怕因此株连母亲,尽管受尽酷刑,也不肯说出自己的姓名身份。官府计穷,派人将徐庶绑在刑车的立柱上,击鼓游街,要老百姓来辩认他的身份。老百姓感于徐庶行侠仗义,为地方除去一霸,所以无人出面指认。官府也无可奈何,后经徐庶的朋友上下打点,费尽周折,终于将其营救出狱 这次事件,在徐庶思想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他认识到仅靠自己的力量,不足以铲除人间不平事,诛尽天下害人虫。审时度势,又见东汉王朝日趋腐朽,诸侯割据,烽烟四起,决心弃武从文,掌握一身治国用兵的本领,造福于天下苍生。自此以后,徐庶告别武林诸友,摒弃刀枪剑戟,潜心读书求学。初进学馆时,同窗得知他曾以武犯禁,都不愿与他来往。徐庶对此毫不介意,依然我行我素,孜孜不倦地投入学习。由于他学习勤奋,天资聪颖,学习进步很快。加上他为人忠厚诚恳,豁达大度,很快就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谅解。在学馆求学期间,与同郡的石韬(字广元)志趣相投,成为亲密无间的好友。
  汉献帝初平年间(190——193年),汉室衰微,悍臣专政,中原大地群雄并起,混战连绵。徐庶、石韬为避战乱,举家南迁到荆州地区。在荆州,徐庶结识了客居此地的崔州平、孟公威和诸葛亮、庞统等人。在与诸葛亮的交往中, [[ 徐庶 ]] 为诸葛亮渊博的学识、超人的见解、对时局敏锐的观察判断力和独到的治国用兵之术所倾倒。诸葛亮也对徐庶出众的才学,高尚的人品而敬仰。两人来往频繁,推心置腹地畅谈天下大势,品评当时豪杰,探讨治国用兵之道。徐庶对诸葛亮以春秋名相管仲、战国名将乐毅自喻,深信不疑。  [[File:T01b08893258a9f34f6.jpg|缩略图|right |[http://p1.so.qhmsg.com/bdr/_240_/t01b08893258a9f34f6.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so.com/v?src=360pic_strong&z=1&i=0&cmg=9449694fd5a7bfdd036fd93c0a810398&q=%E5%BE%90%E5%BA%B6%E5%9B%BE%E7%89%87&correct=%E5%BE%90%E5%BA%B6%E5%9B%BE%E7%89%87&cmsid=c0aa68b87e195b31ccc849a0a0da7f80&cmran=0&cmras=0&cn=0&gn=0&kn=15#multiple=0&gsrc=1&dataindex=6&id=529776a77721506067bd62ba7e8db672&currsn=0&jdx=6&fsn=75&adsimgsn=0 来自360网]]]
  徐庶客居荆州时,荆州牧刘表多次礼聘徐庶出仕。但徐庶观刘表其人,以为此公虽号称皇室宗胄,颇有礼贤下士之名,但骨子里却优柔寡断,知善不能举,知恶不能去,只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徐庶坚辞不就。汉献帝建安六年(201年),在中原地区战败的刘备来投靠刘表,刘表对他心怀疑惧,让他屯兵新野抵挡曹操。徐庶通过观察,发现刘备胸怀大志,才略过人,并能够善待部属,素有人望。于是就前往新野拜见刘备。刘备正刻意结交荆襄一带的有识之士,对颇有名气的徐庶前来投靠,喜不自胜。刘备非常器重徐庶的才干和人品,当即把他留在营中并委以重任,让他参与整顿军事,训练士卒。
  建安九年(204年),刘备乘曹操出兵河北攻邺城之机,出兵掠地,北至叶县附近。留守许昌的曹魏大将夏侯敦带于禁、李典等出兵抵御。因刘表拒绝出兵相助,刘备兵弱将少难挡曹军。在这危机关头,徐庶建议放火烧寨,佯装退兵,然后派关羽、张飞、赵云等领兵埋伏以待曹军追兵。夏侯敦不知其中有诈,不顾李典的劝阻,同于禁率轻骑追击刘备。刘备埋伏的军队同时发起进攻,将曹军团团围困,曹军伤亡惨重。刘备反败为胜,有惊无险,这才从容收兵,返回新野。
  徐庶卓越的军事才能,令刘备大喜过望,盛赞他有王佐之才。徐庶极力谦让,称自己的才学远远无法同诸葛亮相比,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过去刘备在荆州曾拜访过阳翟的“水镜先生”司马徽,司马徽也向刘备推荐过诸葛亮。如今见徐庶又极力推荐诸葛亮,当即就产生了招募延揽之心。他想委托徐庶代表自己,礼聘诸葛亮出山。徐庶婉辞,他指出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治国安邦之能,人称“卧龙”先生,得其能安天下。对这位盖世奇才,不是贸然能请得来的,建议刘备亲自前往。刘备为图霸业,求才若渴,他不惜降尊纡贵,三顾茅庐,虔诚之心终于感动了诸葛亮,接受了刘备的邀请,于207年出山辅佐刘备,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这时刘表已亡,他的儿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率军民二十多万人南撤。在曹军追及到当阳长坂坡时,刘备寡不敌众,大败而逃,辎重全失。徐庶的母亲也不幸被曹军掳获,并被曹操派人伪造其母书信召其去许都,徐庶得知此讯,痛不欲生,含泪向刘备辞行。他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本打算与将军共图王霸大业,耿耿此心,唯天可表。不幸老母被掳,方寸已乱,即使我留在将军身边也无济于事,请将军允许我辞别,北上侍养老母!”刘备虽然舍不得让徐庶离开自己,但他知道徐庶是出了名的孝子,不忍看其母子分离,更怕万一徐母被害,自己会落下离人骨肉的罪名,只好同徐庶挥泪而别。
   [[ 徐庶 ]] 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因此,徐庶在曹魏历时数十年,却从未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几乎湮没无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魏文帝黄初年间(220——226年),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诸葛亮三出祁山,北伐中原。他听到徐庶归曹入魏后的经历,不禁为自己好友的一生而叹息不已。
== 徐庶生平故事 ==
[[ 徐庶 ]] 自幼爱好击剑,因替友人报仇犯了杀人罪而被官府捉拿,卒吏再三追问姓名均遭拒绝,无奈只好将他绑在车上,敲锣打鼓游于集市,以便让认识者说出姓名。
但认识他的人谁也不忍心说,友人们却趁机设计将他救出,遂更改姓名为单福。以后便折节向学,遍访名师,经常与隐士司马徽讨论时势,自以为满腹经纶,欲求贤主,以便施展才能,匡抚天下。听说荆州刘表善恶分明,投靠后发现刘表只是徒有虚名而己,虽能分清君子小人,但有才能的君子得不到重用,而奸佞小人却也照常混饭吃。无奈,只有找借口离开了刘表,别求贤主。
一天晚上,徐庶来到司马徽隐居的山林小屋。正巧刘备逃难至此睡在隔壁。司马徽便告诉他刘备就是当世的英明贤主,劝他投奔。徐庶为了得到刘备的重视,便在刘备必经集市上装扮成狂人唱歌。
歌词大意是:天地翻覆大火将起,汉朝大厦频临崩溃,独木难以支撑。山里有位贤士希望找到明主,只可惜明主却不认识。刘备一听便知此人决非等闲之辈,立即卜马相见,邀请他到新野县衙门里畅谈,刘备拜徐庶为军师,调集训练手下人马。
不久,曹仁手下吕旷、吕翔二将率5000人马攻打新野,刘备请徐庶商议御敌之策。徐庶便让关羽、张飞、刘备与赵云分别率三路人马迎敌,结果是大败敌军,二吕被杀。徐庶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淘醉,而是意识到远多于刘备兵力的曹仁决不会坐视损兵折将的,肯定会发大兵报复。
[[File:T0104de331e82ab6845.jpg|缩略图|right|[http://p3.so.qhimgs1.com/bdr/_240_/t0131f481901c3c2db3.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so.com/v?src=360pic_strong&z=1&i=0&cmg=9449694fd5a7bfdd036fd93c0a810398&q=%E5%BE%90%E5%BA%B6%E5%9B%BE%E7%89%87&correct=%E5%BE%90%E5%BA%B6%E5%9B%BE%E7%89%87&cmsid=de54c5ab7efa493e97ea865d4b70218b&cmran=0&cmras=0&cn=0&gn=0&kn=15#id=bf89f5ae1b5e4a61a764d8c7f7d6b4e5&itemindex=0&currsn=0&jdx=40&gsrc=1&fsn=75&multiple=0&dataindex=40&prevsn=0 来自360网]]]
 
 
[[File:T01df71614d560d3627.jpg|缩略图|right |[http://p2.so.qhmsg.com/bdr/_240_/t01df71614d560d3627.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so.com/v?src=360pic_strong&z=1&i=0&cmg=9449694fd5a7bfdd036fd93c0a810398&q=%E5%BE%90%E5%BA%B6%E5%9B%BE%E7%89%87&correct=%E5%BE%90%E5%BA%B6%E5%9B%BE%E7%89%87&cmsid=c0aa68b87e195b31ccc849a0a0da7f80&cmran=0&cmras=0&cn=0&gn=0&kn=15#multiple=0&gsrc=1&dataindex=22&id=00a7dd7967042d9435f430ed2828b47c&currsn=0&jdx=22&fsn=75&adsimgsn=0 来自360网]]]
 
徐庶让刘备率一部分兵力守新野,估计曹仁可能倾城出动,便让赵云带一部分人马乘虚夺取曹军后营樊城。果不出徐庶所料,第二天,曹仁亲率大军浩浩荡荡向新野杀来。至城郊曹军布成一个阵式,派人问刘备是否知道是什么阵,言外之意,知道就较量一下;不知道的活干脆投降。刘备忙请徐庶上高处观看,他一看便说:“这叫八门金锁阵”
并对刘备说应该如何打才能胜利。刘备按计指挥军队,结果是大败曹仁。曹仁只好兵退樊城,没想到赵云早己拿下此城。
这便是三国名士徐庶摆脱魏曹集团,自由翱翔的那刻。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徐庶到底去了哪里呢?
据现有的资料和传说,这位向刘皇叔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而名留青史的徐庶在经过一番游历后到了青岛胶南的帽子峰一带隐居下来。
[[ 徐庶 ]] 作为三国前期为数不多的智者之一,在刘备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了刘备的军师后,徐庶大展才华,在数月之间连施妙计,杀吕旷斩吕翔,大破八门金锁阵,败曹仁取樊城,使刘备的士气军心为之一变,使曹操的嚣张气焰为之一寒,他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因其母被曹操所执,被迫降曹后,徐庶作过中郎将,御史中丞。但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其他史书,都未交代这位三国著名人物的去处,是作者无意间忽略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物,还是出于某种考虑有意识地避开不谈?我们无从考证。
徐庶的去处也众说纷纭,在胶南近年整理校注的编纂于清乾隆年间的《灵山卫志》中找到了关于徐庶在胶南隐居传说的记载,胶南的帽子峰现仍有徐庶庙的遗迹,胶南民间有许多关于徐庶的传说。
[[File:T01848a00a09698356d.jpg|缩略图|right|[http://p1.so.qhimgs1.com/bdr/_240_/t01848a00a09698356d.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so.com/v?src=360pic_strong&z=1&i=0&cmg=9449694fd5a7bfdd036fd93c0a810398&q=%E5%BE%90%E5%BA%B6%E5%9B%BE%E7%89%87&correct=%E5%BE%90%E5%BA%B6%E5%9B%BE%E7%89%87&cmsid=34a5b614cf28da36396e317759592b4b&cmran=0&cmras=0&cn=0&gn=0&kn=15#multiple=0&gsrc=1&dataindex=326&id=187b6c5b79445be90e3ce5ea3b2d7efc&prevsn=255&currsn=315&jdx=326&fsn=75&adsimgsn=0 来自360网]]]
话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说起:三国混战,生灵涂炭,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刘备携民渡江尸塞河道;赤壁一场大火,亡兵数十万。面对残酷的现实,加上老母亲为自己的愚蠢而含恨九泉。
徐庶悲愤到了极点,虽预谋摆脱了赤壁之战的干系,却也是万念俱焚,无处发泄的他,不由地仰天长叹:“我徐某,报国有心,却无力回天;不忠、不孝,枉为人臣。”
他到了与琅琊台隔海相临的大珠山。大珠山僻荒一域,怪石嶙峋,与海天相依。
走兔飞乌,碧树成阴,松涛訇鸣,涧泉戏流水,白云舞清风。
[[File:T0104de331e82ab6845.jpg|缩略图|center |[http://p3.so.qhimgs1.com/bdr/_240_/t0131f481901c3c2db3.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so.com/v?src=360pic_strong&z=1&i=0&cmg=9449694fd5a7bfdd036fd93c0a810398&q=%E5%BE%90%E5%BA%B6%E5%9B%BE%E7%89%87&correct=%E5%BE%90%E5%BA%B6%E5%9B%BE%E7%89%87&cmsid=de54c5ab7efa493e97ea865d4b70218b&cmran=0&cmras=0&cn=0&gn=0&kn=15#id=bf89f5ae1b5e4a61a764d8c7f7d6b4e5&itemindex=0&currsn=0&jdx=40&gsrc=1&fsn=75&multiple=0&dataindex=40&prevsn=0 来自360网]]]
山上有峰状如帽子,曰帽子峰。峰下麓角入海。潮涌起处白雪横铺,蛟枭龟寿,渔礁存生。白帆孤影尽穷天际,一派仙家乐土,隐士圣地。他选择了帽子峰隐居下来。玉盘罩顶的帽子峰上,宽袖逸衫,剑影青锋。丹炉红光闪烁,香烟缭绕,风吼箫和。
半仙之体的徐庶这时候已达到忘我的境界。随后的岁月里,乡民们经常见到一位仙姿道骨的长髯隐士穿行于胶南沿海一带。他就是厌倦战争的军事家、归隐帽子峰的社会活动家徐庶。
帽子峰,位于青岛胶南市大珠山南麓的鱼池村,是大珠山众多的险峰奇观之一,海拔223米。峰顶突兀险峻,隆起宽大,状似礼帽(也有的说因时常有白云萦绕,远眺象是戴着一顶帽子)故名帽子峰。帽子峰挺拔险峻,不易攀登。登上峰顶,顿觉腾空而立,心旷神怡。站在峰顶,东观灵山岛,西眺琅琊台,南望大海,北仰壁立千仞、姿态万千的大珠山。古人留下了这样一首诗:“乘胜攀登帽子峰,石礓高仰几千重。悬崖步履心盛怯,窄径崎岖足不容。东望灵山双奇秀,西偏琅琊四面峰。北接珠山通洞府,南临黄海有渔翁。湘子门前云霭霭,桃林村外水盈盈。”经考证,三国徐庶曾隐居胶南,早年帽子峰曾建有徐庶庙。庙宇呈正方形,四面各3.5米,高4米,飞檐斗拱,青瓦盖顶,是一座古朴典雅的建筑。庙内正面有泥塑徐庶像,正中是香案,墙壁绘有壁画,历代香火旺盛;庙外北侧有凉棚,相传是徐庶看书观海之处。庙宇早已坍塌,但其庙基尚清晰可见。凉棚处仍保留着几处立顶柱的柱洞。徐庶隐居胶南沿海一带时,曾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当地渔民做了许多好事。为了纪念他,人们在帽子峰上建起徐庶庙。现在,虽然徐庶庙已坍塌,但当地人们仍对帽子峰有特殊的感情,帽子峰上一直香火不断。每逢三月三、九月九,渔民们便登峰祈祷。每到过年,附近村庄人们带上供品,到此燃放鞭炮,怀念徐庶,祈祷岁岁平安。
徐庶庙
[[ 徐庶 ]] 庙,又称徐公祠,在湖北省南漳县城东北角,有一座古幽典雅的建筑群,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庶庙整个建筑坐北朝南,原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始建于清朝嘉庆元年(1796),嘉庆十七年(1812)守备任海复立“汉徐庶故里”石牌,塑徐庶坐像。现主要有牌楼、大厅、正殿等,是明清建筑汉式风格。大厅内隔扇上悬挂徐庶造像,栩栩如生,两旁并附有对联“在新野高歌自荐,到曹营一言不发”。正殿基座上的徐庶展卷夜塑像,身旁一盏高杆油灯。
[[File:T0104de331e82ab6845.jpg|缩略图|center right|[http://p3.so.qhimgs1.com/bdr/_240_/t0131f481901c3c2db3.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so.com/v?src=360pic_strong&z=1&i=0&cmg=9449694fd5a7bfdd036fd93c0a810398&q=%E5%BE%90%E5%BA%B6%E5%9B%BE%E7%89%87&correct=%E5%BE%90%E5%BA%B6%E5%9B%BE%E7%89%87&cmsid=de54c5ab7efa493e97ea865d4b70218b&cmran=0&cmras=0&cn=0&gn=0&kn=15#id=bf89f5ae1b5e4a61a764d8c7f7d6b4e5&itemindex=0&currsn=0&jdx=40&gsrc=1&fsn=75&multiple=0&dataindex=40&prevsn=0 来自360网]]]
== 徐庶-人物评价 ==
《三国志》版
[[ 徐庶 ]] 《三国志》无传,裴松之引注《魏略》中记载有:“庶先名福,本单家子,少好任侠击剑。中平末,尝为人报仇,白垩突面,被发而走,为使所得,问其姓字,闭口不言。吏乃于车上立柱维磔之,击鼓以令于市廛,莫敢识者,而其党伍共篡解之,得脱。于是感激,弃其刀戟,更疏巾单衣,折节学问。始诣精舍,诸生闻其前作贼,不肯与共止。福乃卑躬早起,常独扫除,动静先意,听习经业,义理精熟。“读了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知道《三国演义》对徐庶生平的介绍取自《魏略》,而单福这一名字的来历无疑起源于“庶先名福,本单家子”。按照《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徐庶早先名福,是单姓人家的子弟,所以叫做单福,后改名为徐庶。但是这种理解大错特错了。”单家“二字在这里绝不是”单姓人家“的意思。单字有四音,作姓时读作”SHAN“,一般的情况下读作”DAN“。古籍中常见”单家“一词。如《晋书。苏峻传》:”峻本以单家,聚众于扰攘之际。“裴松之注《三国志》引《魏略》叙薛夏事迹:”薛夏字宣声,天水人也。博学有才。天水旧有姜、净、任、赵四姓,常推于郡中,而夏为单家,不为降屈。四姓欲共治之,夏乃游逸,东诣京师。“所以《魏略》所谓徐庶”本单家子“,是说徐庶出身寒微,非高门大族。并非说徐庶本是姓单人家之子。
徐庶,字元直,曹魏重要谋士。在刘备居新野时投奔刘备。208年,曹操南下,大破新野,徐庶与诸葛亮一起行至长板坡时被曹操击溃,徐庶的母亲也被曹操抓了去。徐庶对刘备说:“我所能发挥才能的,只有新野小县。现在新野没有了,我心已乱。老母在曹操处,请让我去。”刘备签应后,徐庶就去投奔了曹操。赤壁之战时,徐庶被派往镇守长安,以防西凉马腾。赤壁之战后,徐庶很好的起到了谋士的作用,深得曹操喜爱。曹丕继位后,徐庶官至三公之列,在诸葛亮北伐时都为司马懿出了不少主意。历史上的徐庶和《三国演义》中写的是完全两个人。所谓“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徐庶非但不是一言不发,而是说了很多话。否则他决不可能会官至三公。如果不说忠义的话,徐庶真是一个不错的谋士。
三国志09的徐庶按三国演义的说法,徐庶之才强于二荀,但在【三国志】中,对徐庶的记述却极少,只说他是诸葛亮少年时的朋友,后来跟随刘备,也没有什么建树,只是推荐了诸葛亮算是功绩。而如果结合裴注中所载【魏略】中的说法,则徐庶的形象就更不那么圆满了:“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在诸葛亮的眼中,徐庶的才能只能做到郡守,和自己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而徐庶后来由于襄阳追击战中,老母被捕获,于是就同他的朋友石韬一起跟随了曹操,最后只是做到了御史中丞,似乎也验证了诸葛亮的评论。因此有人据此就认为历史上的徐庶是一个和三国演义中的徐庶完全不同的凡夫俗子,即没有荀、郭之才,也没有鸿鹄之志,对于刘备阵营来说,实际上也是有他不多,没他不少的人物。 但如果我们读史时再仔细一些,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然而事实却是,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表时,刘琮军前投降,刘备措手不及,由樊城南走,曹兵穷追不舍。半路上,徐母为曹兵捉获,于是徐庶就向刘备告辞。他是在刘备最最狼狈的时候,为了“尽孝”,而辞刘归曹的。“走马荐诸葛”是小说家为了安排情节而加插的,其实那时诸葛亮已由刘备请出山了。
《三国演义》让徐庶在庞统献连环计时再露了一面,是顺笔加上去的,正史没有记载。此后便不再提及。而正史却说:徐庶在魏文帝(曹丕)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诸葛亮闻知此事,颇为感慨的说:“徐元直只当上这个官吗?”言下之意,是委屈了他的。不过其他事迹亦无可考。《三国演义》对徐庶固然有维护之处,但却安排了徐母痛责儿子和自缢身亡的情节,这又颇有“春秋笔法”,不单为了徐母的形象了。徐庶不去投曹,徐母未必便死。因为在曹操来说,那时还要与刘备、孙权争夺天下,为了收罗人才,他是不肯胡乱杀一个在对手幕下工作的人的母亲,以免引惹许多人的反对的。他毋宁还会有意优待徐庶的母亲,以便获取爱贤的名声。陈宫的事也可以为证:《三国志·吕布传》有一段记载:“太祖之擒宫也,问宫欲活老母乃女不?宫对曰:‘宫闻孝治天下者不绝人之亲,仁施四海者不乏人之祀。老母在公,不在宫也。’太祖召养其母终其身,嫁其女。”徐母之死,是《三国演义》作者创造性的安排,含义可谓深刻。
 
'''视频'''三国演义诗歌【徐庶求主】
{{#ev:youku|XNDMzNTcxNzM2|alignment=left}}
== 徐庶 - 歇后语 ==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 参考文献 ==
<ref>[http://www.historyba.com/wei/3087.html 徐庶简介资料,徐庶生平简历  ]历史吧</ref> 
<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1101/12/982189_421651074.shtml 三国谋士徐庶的生平介绍  ]360doc.com个人图书馆</ref>    
<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3/gt5pdg2kdis5b1d.html 名人简历徐庶  ]名人简历</ref>   
<ref>[http://www.guayunfan.com/mrgs/792.html徐庶简介资料_徐庶生平故事  ]挂云帆学习网</ref> 
12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