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3
次編輯
變更
凤首箜篌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凤首箜篌</big> ''' |- | File:360截图20200622144126949.jpg|…”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凤首箜篌</big> '''
|-
|
[[File:360截图20200622144126949.jpg|缩略图|居中|[http://img1.iplant.cn/image2/b/2885751.jpg 原图链接][http://ppbc.iplant.cn 来自 中国植物图像库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山矾叶九节
拉丁学名:Psychotria symplocifolia Kurz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百合目
科:茜草科
属:九节属
|}
凤首箜篌 ,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以琴头饰有凤首而得名。清朝称之为"总稿机"。历史悠久,造型优美,装饰华丽,音色柔润。隋唐两代曾用于天竺乐和骠国乐中,民间较少流传使用。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制作凤首箜篌,并将其用于民族乐队中。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凤首箜篌
'''类别'''
弹拨弦鸣乐器
'''用于'''
民族乐队中
'''制作时间'''
20世纪30年代
'''别名'''
总稿机
'''特点'''
装饰华丽,音色柔润
=='''简介'''==
凤首箜篌在东晋时自印度传入中原,明代后失传。凤首箜篌东晋初由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晋曹毗《箜篌赋》描绘为“龙身凤形,连翻窈窕,缨以金彩,络以翠藻”。可知其是以凤首为饰而得名。
凤首箜篌形制与竖箜篌相近,其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呈船形,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起轸的作用,用以紧弦。曲颈项端雕有凤头,正如《乐唐书》所载:凤首箜篌,有项如轸,杜佑《通典》:凤首箜篌,头有轸。有轸或无轸的图像在敦煌壁书中均有所见。今新疆克孜尔古窟38窟晋代思维菩萨伎乐所奏乐器即为凤首箜篌。
凤首箜篌在隋唐用于天竺乐、骠国乐和高丽乐中。唐德宗(78O~805)时,从骠国(今缅甸)也传进了凤首箜篌。这是项有绦轸的一种凤首箜篌,至今还在缅甸流传,称“桑柯”或“弯琴”,也叫作“缅甸竖琴”。而在国内,凤首箜篌在明代后失传。
中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以琴头饰有凤首而得名。清代称之为“总稿机”。历史悠久,造型优美,装饰华丽,音色柔润。隋唐两代曾用于天竺乐和骠国乐中,民间较少流传使用。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制作凤首箜篌,并将其用于民族乐队中 。
=='''历史记载'''==
早在公元4世纪的东晋之初,凤首箜篌就已由印度随天竺乐传入我国。《隋书·音乐志》中有:“《天竺》者,起自张重华据有凉州(公元346年—354年),重四译来贡男伎,《天竺》 即其乐焉。……乐器有凤首箜篌……等九种,为一部工十二人。”晋人曹毗在《箜篌赋》中曾描绘道:“龙身凤形,连翻窈窕,缨以金彩,络以翠藻。”《旧唐书·音乐志》说:“后其国王子为沙门来游,又传其方音。”四百多年以后,到了中唐时期,又从骠国(今缅甸)传入凤首箜篌。那是唐德宗李适在位(公元780年—804年)的唐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802年), 骠国王太子舒难陀率领三十五名艺术家,途经南诏来到唐都长安进献骠国乐舞,他们带来了22件乐器,其中就有凤首箜篌两件。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骠国乐》纪其献乐盛况,他在诗中写道:“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雍羌之子舒难陀,来献南音奉正朔。……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珠缨炫转星宿摇,花斗薮龙蛇动。……。”《新唐书》“骠 国乐”条载:“有凤首箜篌二;其一长二尺,腹广七寸。凤首及项长二尺五寸。面饰皮 , 弦一十有四,项有轸,凤首外向;其一项有绦,轸有鼍首。”唐代杜佑《通典》云:“凤首箜篌,颈有轸。”宋代陈旸《乐书》,也载有凤首箜篌并附有其图。明代以后失传。清代史籍称“总稿机”,《大清会典图》(卷三十六)有:“总稿机,缅甸乐器,十三弦。”并有附图(图)。凤首箜篌缅语称Saung-Gauk(桑柯),为弯曲的竖琴之意。也称缅甸竖琴或弯琴。是起源于古代缅甸的一种弹弦乐器,后流传东南亚一带。在印度尼西亚爪哇的婆罗浮屠浮雕中,在我国敦煌和榆林石窟的佛教壁画中,都能见到这种古老的乐器图像。它的琴身恰似一叶小舟,加之向上弯曲的琴颈,犹如一张多弦的猎弓。船形共鸣箱用质地坚硬沉重的木料掏空制成,琴箱长60厘米~80厘米,以68厘米长的最为多见。其上蒙有一块窄而长的鹿皮(染为红色),皮面中央置有一个条形木板,它起着上系琴弦、并将琴弦振动下传到皮面的双重作用。琴首雕成菩提树叶形,象征纯洁的白玉兰。琴弦另一端用红丝绳拴于弯曲的琴颈上,并有红丝穗下垂,上下移动拴弦的丝绳,可以调节音高。“项有轸”、“项有绦”、“颈有轸”即指此而言。最早的桑柯,只张有五至七条藤丝弦,流行于南部山区;公元8世纪前后,桑柯增为十三或十四弦,用于宫廷音乐;当代常用的桑柯为十三弦或十六弦。演奏时坐姿,将琴置于特制的琴架或木凳上,双手抱弹,左、右手拇指、食指均可弹拨琴弦发音。十三弦桑柯的常用定 弦为:c、e、f、g、b、c1、e1、f1、g1、b1、c2、d2、f2。压紧琴弦一端可使弦音升高,以得到所需的音。可演奏单音、双音、三音、颤音和波音等,止音则用手掌或中 指。桑柯是缅甸具有代表性的弦鸣乐器,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歌唱、舞蹈伴奏。
=='''特色'''==
凤首箜篌造型奇特,音色丰富,不仅仅是乐器,更是一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目前,它是世界乐器史上弦数最多的乐器,并能演奏古今中外所有声调的乐曲。
*馆藏
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珍藏着一架外表华丽的凤首箜篌,它与《新唐书》、《通典》、《乐书》和《大清会典图》所载及附图完全相同。
琴体用硬木制成,全长96厘米、高86厘米。共鸣箱呈船形,长68厘米、宽16厘米、高17厘米,在腹腔上面盖有一 块中间掏空的桐木面板,中空处蒙以蛇皮。皮面中央置一条形木板,琴弦下端穿系于该板弦孔。琴弦上端穿过琴颈弦孔,用黄丝绳拴在弯曲的琴颈上,下垂有黄色丝穗。张有13弦,琴弦采用两种粗细的丝弦和肠衣弦。通体髹浅棕色漆,其上描绘粉红色荷花、深绿色荷叶等花卉纹饰。制作工艺精湛,外观堂皇富丽,堪称缅甸传世珍品。但制作和传入年代不详。原为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藏品。
1958年程先生将自己珍藏多年的186件古今民族乐器,全部无偿 捐献国家,其中就有这架凤首箜篌。
=='''缅甸赠品'''==
1961年2月缅甸联邦政府总理吴努赠毛泽东。
凤首箜篌是缅甸古乐器的一种,远在千余年前就已传入我国,在敦煌千佛洞壁画中,绘有凤首一弦琴,一天女抱而坐弹,似此种乐器。近年来华访问演出的缅甸文艺团体,其乐器就有凤首箜篌,古乐相承,至今不断。 这件箜篌,是在优质的木胎上,涂上金漆,在闪耀着金色宝光的舟形琴盘上,伸着一条孔雀细颈般的弯弯的琴首,优雅自然,上面像鼓满的风帆一样,张起14条琴弦,演奏者用指尖弹出梦乡一般的幽雅琴曲。该乐器造型优美,色彩华丽,工艺精湛,作为高贵的礼品,既展示了缅甸艺人的高超技艺,又意味着中缅友谊源远流长。
=='''大同乐会'''==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著名的民族音乐社团大同乐会,是当时颇具名望的器乐演奏家和乐器制作师的集中地,他们为了弘扬悠久的中华传统音乐文化,曾制成一套古今民族乐器,共有143件,其中有一件是根据《大清会典图》的记载和图像制作并定名的总稿机。
乐会创办人郑觐文(1872年—1935年)和制作师缪金林、罗松泉等人,在制作这件凤首箜篌时做了一些改进,他们加粗了弯曲的琴颈,并将琴颈下端掏空、与琴箱相通,扩大了共鸣腔的有效容积,使音量得以增大。大同乐会的民族乐队曾将这架凤首箜篌用于乐队合奏。但因历年战火或其它原因,这些乐器都未能流传至今,只留有乐器照片传世。1981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试制成功单排弦转调凤首箜篌。这个厂曾参考了他们保存的大同乐会乐器照片,这架转调凤首箜篌就是依照总稿机的样式设计制造的,已用于民族乐队中。
=='''演奏代表'''==
崔君芝,自幼受到了专业的音乐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1969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在校期间,她主修了钢琴、二胡、马头琴,曾在维也纳国立音乐学院就读两年,原是中央民族乐团国家一级演奏员。她多次在重大比赛中获奖,在日本世界广播大赛上演奏的“清明上河图”获一等奖;创作的“湘妃竹”获全国第一届民族乐器创作评比二等奖;还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总部颁发的优秀表演创作奖章。她编写的教材《箜篌天地》是现代最早的关于箜篌演奏的权威着作。
目前崔君芝旅居美国,在圣荷西州立大学任教,同时担任中国音乐学院的客席教授和中国国际箜篌演奏团的艺术总监;美国密尔必达市为了表扬崔君芝多年来在美国各地推广中国音乐文化的贡献,宣布每年的11月1日为“中国箜篌日”。目前世界上能演奏箜篌的人大约有一百多位,都直接或间接的是崔君芝的学生。<ref>[https://new.qq.com/rain/a/20200916A04BNF00 穿越时空的乐器,箜篌一曲千古意 ]</ref>
崔君芝从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毕业后,在河北歌舞剧院工作时又掌握了竖琴的演奏技巧。1979年,她参加了箜篌的改制研究工作,致力于演奏方法的创新。因当时无人会弹奏箜篌,崔君芝只得自己摸索、研究,用她丰富的中西乐器学养,从竖琴、古筝、琵琶等古乐器中采撷精华,苦心琢磨演奏技巧。她翻阅了大量古代诗词歌赋,从中汲取营养和灵感,终于创造和掌握了箜篌的演奏方法,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位箜篌演奏家。1980年,我国箜篌开始登台演出,崔君芝满怀深情地说,从此就“把自己的生命与箜篌紧紧地联在一起了”。崔君芝因是中国第一个掌握现代箜篌演奏方法的人而被誉为“箜篌国手”。她常到各国访演,其出色的演奏使观众对中国文化更生倾慕。她说:“我就是想让更多的人认识箜篌,并通过箜篌了解中国文化。”在她的努力推动下,箜篌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
崔君芝的箜篌演奏,颇具现代感染力。1987年,崔君芝应世界竖琴大会邀请,参加了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国际竖琴盛会,使大会第一次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音乐大师梅纽因听了崔君芝清灵、古朴、典雅的演奏,非常赞赏;世界竖琴演奏大师苏姗?麦克当娜观摩其演奏后,评价她“是一个技术全面的、勇于革新的演奏家”。
=='''参考资讯'''==
{{Reflis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凤首箜篌</big> '''
|-
|
[[File:360截图20200622144126949.jpg|缩略图|居中|[http://img1.iplant.cn/image2/b/2885751.jpg 原图链接][http://ppbc.iplant.cn 来自 中国植物图像库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山矾叶九节
拉丁学名:Psychotria symplocifolia Kurz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百合目
科:茜草科
属:九节属
|}
凤首箜篌 ,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以琴头饰有凤首而得名。清朝称之为"总稿机"。历史悠久,造型优美,装饰华丽,音色柔润。隋唐两代曾用于天竺乐和骠国乐中,民间较少流传使用。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制作凤首箜篌,并将其用于民族乐队中。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凤首箜篌
'''类别'''
弹拨弦鸣乐器
'''用于'''
民族乐队中
'''制作时间'''
20世纪30年代
'''别名'''
总稿机
'''特点'''
装饰华丽,音色柔润
=='''简介'''==
凤首箜篌在东晋时自印度传入中原,明代后失传。凤首箜篌东晋初由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晋曹毗《箜篌赋》描绘为“龙身凤形,连翻窈窕,缨以金彩,络以翠藻”。可知其是以凤首为饰而得名。
凤首箜篌形制与竖箜篌相近,其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呈船形,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起轸的作用,用以紧弦。曲颈项端雕有凤头,正如《乐唐书》所载:凤首箜篌,有项如轸,杜佑《通典》:凤首箜篌,头有轸。有轸或无轸的图像在敦煌壁书中均有所见。今新疆克孜尔古窟38窟晋代思维菩萨伎乐所奏乐器即为凤首箜篌。
凤首箜篌在隋唐用于天竺乐、骠国乐和高丽乐中。唐德宗(78O~805)时,从骠国(今缅甸)也传进了凤首箜篌。这是项有绦轸的一种凤首箜篌,至今还在缅甸流传,称“桑柯”或“弯琴”,也叫作“缅甸竖琴”。而在国内,凤首箜篌在明代后失传。
中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以琴头饰有凤首而得名。清代称之为“总稿机”。历史悠久,造型优美,装饰华丽,音色柔润。隋唐两代曾用于天竺乐和骠国乐中,民间较少流传使用。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制作凤首箜篌,并将其用于民族乐队中 。
=='''历史记载'''==
早在公元4世纪的东晋之初,凤首箜篌就已由印度随天竺乐传入我国。《隋书·音乐志》中有:“《天竺》者,起自张重华据有凉州(公元346年—354年),重四译来贡男伎,《天竺》 即其乐焉。……乐器有凤首箜篌……等九种,为一部工十二人。”晋人曹毗在《箜篌赋》中曾描绘道:“龙身凤形,连翻窈窕,缨以金彩,络以翠藻。”《旧唐书·音乐志》说:“后其国王子为沙门来游,又传其方音。”四百多年以后,到了中唐时期,又从骠国(今缅甸)传入凤首箜篌。那是唐德宗李适在位(公元780年—804年)的唐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802年), 骠国王太子舒难陀率领三十五名艺术家,途经南诏来到唐都长安进献骠国乐舞,他们带来了22件乐器,其中就有凤首箜篌两件。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骠国乐》纪其献乐盛况,他在诗中写道:“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雍羌之子舒难陀,来献南音奉正朔。……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珠缨炫转星宿摇,花斗薮龙蛇动。……。”《新唐书》“骠 国乐”条载:“有凤首箜篌二;其一长二尺,腹广七寸。凤首及项长二尺五寸。面饰皮 , 弦一十有四,项有轸,凤首外向;其一项有绦,轸有鼍首。”唐代杜佑《通典》云:“凤首箜篌,颈有轸。”宋代陈旸《乐书》,也载有凤首箜篌并附有其图。明代以后失传。清代史籍称“总稿机”,《大清会典图》(卷三十六)有:“总稿机,缅甸乐器,十三弦。”并有附图(图)。凤首箜篌缅语称Saung-Gauk(桑柯),为弯曲的竖琴之意。也称缅甸竖琴或弯琴。是起源于古代缅甸的一种弹弦乐器,后流传东南亚一带。在印度尼西亚爪哇的婆罗浮屠浮雕中,在我国敦煌和榆林石窟的佛教壁画中,都能见到这种古老的乐器图像。它的琴身恰似一叶小舟,加之向上弯曲的琴颈,犹如一张多弦的猎弓。船形共鸣箱用质地坚硬沉重的木料掏空制成,琴箱长60厘米~80厘米,以68厘米长的最为多见。其上蒙有一块窄而长的鹿皮(染为红色),皮面中央置有一个条形木板,它起着上系琴弦、并将琴弦振动下传到皮面的双重作用。琴首雕成菩提树叶形,象征纯洁的白玉兰。琴弦另一端用红丝绳拴于弯曲的琴颈上,并有红丝穗下垂,上下移动拴弦的丝绳,可以调节音高。“项有轸”、“项有绦”、“颈有轸”即指此而言。最早的桑柯,只张有五至七条藤丝弦,流行于南部山区;公元8世纪前后,桑柯增为十三或十四弦,用于宫廷音乐;当代常用的桑柯为十三弦或十六弦。演奏时坐姿,将琴置于特制的琴架或木凳上,双手抱弹,左、右手拇指、食指均可弹拨琴弦发音。十三弦桑柯的常用定 弦为:c、e、f、g、b、c1、e1、f1、g1、b1、c2、d2、f2。压紧琴弦一端可使弦音升高,以得到所需的音。可演奏单音、双音、三音、颤音和波音等,止音则用手掌或中 指。桑柯是缅甸具有代表性的弦鸣乐器,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歌唱、舞蹈伴奏。
=='''特色'''==
凤首箜篌造型奇特,音色丰富,不仅仅是乐器,更是一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目前,它是世界乐器史上弦数最多的乐器,并能演奏古今中外所有声调的乐曲。
*馆藏
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珍藏着一架外表华丽的凤首箜篌,它与《新唐书》、《通典》、《乐书》和《大清会典图》所载及附图完全相同。
琴体用硬木制成,全长96厘米、高86厘米。共鸣箱呈船形,长68厘米、宽16厘米、高17厘米,在腹腔上面盖有一 块中间掏空的桐木面板,中空处蒙以蛇皮。皮面中央置一条形木板,琴弦下端穿系于该板弦孔。琴弦上端穿过琴颈弦孔,用黄丝绳拴在弯曲的琴颈上,下垂有黄色丝穗。张有13弦,琴弦采用两种粗细的丝弦和肠衣弦。通体髹浅棕色漆,其上描绘粉红色荷花、深绿色荷叶等花卉纹饰。制作工艺精湛,外观堂皇富丽,堪称缅甸传世珍品。但制作和传入年代不详。原为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藏品。
1958年程先生将自己珍藏多年的186件古今民族乐器,全部无偿 捐献国家,其中就有这架凤首箜篌。
=='''缅甸赠品'''==
1961年2月缅甸联邦政府总理吴努赠毛泽东。
凤首箜篌是缅甸古乐器的一种,远在千余年前就已传入我国,在敦煌千佛洞壁画中,绘有凤首一弦琴,一天女抱而坐弹,似此种乐器。近年来华访问演出的缅甸文艺团体,其乐器就有凤首箜篌,古乐相承,至今不断。 这件箜篌,是在优质的木胎上,涂上金漆,在闪耀着金色宝光的舟形琴盘上,伸着一条孔雀细颈般的弯弯的琴首,优雅自然,上面像鼓满的风帆一样,张起14条琴弦,演奏者用指尖弹出梦乡一般的幽雅琴曲。该乐器造型优美,色彩华丽,工艺精湛,作为高贵的礼品,既展示了缅甸艺人的高超技艺,又意味着中缅友谊源远流长。
=='''大同乐会'''==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著名的民族音乐社团大同乐会,是当时颇具名望的器乐演奏家和乐器制作师的集中地,他们为了弘扬悠久的中华传统音乐文化,曾制成一套古今民族乐器,共有143件,其中有一件是根据《大清会典图》的记载和图像制作并定名的总稿机。
乐会创办人郑觐文(1872年—1935年)和制作师缪金林、罗松泉等人,在制作这件凤首箜篌时做了一些改进,他们加粗了弯曲的琴颈,并将琴颈下端掏空、与琴箱相通,扩大了共鸣腔的有效容积,使音量得以增大。大同乐会的民族乐队曾将这架凤首箜篌用于乐队合奏。但因历年战火或其它原因,这些乐器都未能流传至今,只留有乐器照片传世。1981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试制成功单排弦转调凤首箜篌。这个厂曾参考了他们保存的大同乐会乐器照片,这架转调凤首箜篌就是依照总稿机的样式设计制造的,已用于民族乐队中。
=='''演奏代表'''==
崔君芝,自幼受到了专业的音乐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1969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在校期间,她主修了钢琴、二胡、马头琴,曾在维也纳国立音乐学院就读两年,原是中央民族乐团国家一级演奏员。她多次在重大比赛中获奖,在日本世界广播大赛上演奏的“清明上河图”获一等奖;创作的“湘妃竹”获全国第一届民族乐器创作评比二等奖;还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总部颁发的优秀表演创作奖章。她编写的教材《箜篌天地》是现代最早的关于箜篌演奏的权威着作。
目前崔君芝旅居美国,在圣荷西州立大学任教,同时担任中国音乐学院的客席教授和中国国际箜篌演奏团的艺术总监;美国密尔必达市为了表扬崔君芝多年来在美国各地推广中国音乐文化的贡献,宣布每年的11月1日为“中国箜篌日”。目前世界上能演奏箜篌的人大约有一百多位,都直接或间接的是崔君芝的学生。<ref>[https://new.qq.com/rain/a/20200916A04BNF00 穿越时空的乐器,箜篌一曲千古意 ]</ref>
崔君芝从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毕业后,在河北歌舞剧院工作时又掌握了竖琴的演奏技巧。1979年,她参加了箜篌的改制研究工作,致力于演奏方法的创新。因当时无人会弹奏箜篌,崔君芝只得自己摸索、研究,用她丰富的中西乐器学养,从竖琴、古筝、琵琶等古乐器中采撷精华,苦心琢磨演奏技巧。她翻阅了大量古代诗词歌赋,从中汲取营养和灵感,终于创造和掌握了箜篌的演奏方法,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位箜篌演奏家。1980年,我国箜篌开始登台演出,崔君芝满怀深情地说,从此就“把自己的生命与箜篌紧紧地联在一起了”。崔君芝因是中国第一个掌握现代箜篌演奏方法的人而被誉为“箜篌国手”。她常到各国访演,其出色的演奏使观众对中国文化更生倾慕。她说:“我就是想让更多的人认识箜篌,并通过箜篌了解中国文化。”在她的努力推动下,箜篌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
崔君芝的箜篌演奏,颇具现代感染力。1987年,崔君芝应世界竖琴大会邀请,参加了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国际竖琴盛会,使大会第一次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音乐大师梅纽因听了崔君芝清灵、古朴、典雅的演奏,非常赞赏;世界竖琴演奏大师苏姗?麦克当娜观摩其演奏后,评价她“是一个技术全面的、勇于革新的演奏家”。
=='''参考资讯'''==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