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首箜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鳳首箜篌 |
中文名稱:鳳首箜篌 類別:彈撥弦鳴樂器 用於:民族樂隊中 製作時間:20世紀30年代 別名:總稿機 特點:裝飾華麗,音色柔潤 |
鳳首箜篌 ,我國古代西南少數民族彈撥弦鳴樂器。以琴頭飾有鳳首而得名。清朝稱之為"總稿機"。歷史悠久,造型優美,裝飾華麗,音色柔潤。隋唐兩代曾用於天竺樂和驃國樂中,民間較少流傳使用。20世紀30年代以來,我國開始製作鳳首箜篌,並將其用於民族樂隊中。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鳳首箜篌
類別:彈撥弦鳴樂器
用於:民族樂隊中
製作時間:20世紀30年代
別名:總稿機
特點:裝飾華麗,音色柔潤
簡介
鳳首箜篌在東晉時自印度傳入中原,明代後失傳。鳳首箜篌東晉初由印度經中亞傳入中國,晉曹毗《箜篌賦》描繪為「龍身鳳形,連翻窈窕,纓以金彩,絡以翠藻」。可知其是以鳳首為飾而得名。
鳳首箜篌形制與豎箜篌相近,其音箱設在下方橫木的部位,呈船形,向上的曲木則設有軫或起軫的作用,用以緊弦。曲頸項端雕有鳳頭,正如《樂唐書》所載:鳳首箜篌,有項如軫,杜佑《通典》:鳳首箜篌,頭有軫。有軫或無軫的圖像在敦煌壁書中均有所見。今新疆克孜爾古窟38窟晉代思維菩薩伎樂所奏樂器即為鳳首箜篌。
鳳首箜篌在隋唐用於天竺樂、驃國樂和高麗樂中。唐德宗(78O~805)時,從驃國(今緬甸)也傳進了鳳首箜篌。這是項有絛軫的一種鳳首箜篌,至今還在緬甸流傳,稱「桑柯」或「彎琴」,也叫作「緬甸豎琴」。而在國內,鳳首箜篌在明代後失傳。
中國古代西南少數民族彈撥弦鳴樂器。以琴頭飾有鳳首而得名。清代稱之為「總稿機」。歷史悠久,造型優美,裝飾華麗,音色柔潤。隋唐兩代曾用於天竺樂和驃國樂中,民間較少流傳使用。20世紀30年代以來,我國開始製作鳳首箜篌,並將其用於民族樂隊中 。
歷史記載
早在公元4世紀的東晉之初,鳳首箜篌就已由印度隨天竺樂傳入我國。《隋書·音樂志》中有:「《天竺》者,起自張重華據有涼州(公元346年—354年),重四譯來貢男伎,《天竺》 即其樂焉。……樂器有鳳首箜篌……等九種,為一部工十二人。」晉人曹毗在《箜篌賦》中曾描繪道:「龍身鳳形,連翻窈窕,纓以金彩,絡以翠藻。」《舊唐書·音樂志》說:「後其國王子為沙門來游,又傳其方音。」四百多年以後,到了中唐時期,又從驃國(今緬甸)傳入鳳首箜篌。那是唐德宗李适在位(公元780年—804年)的唐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802年), 驃國王太子舒難陀率領三十五名藝術家,途經南詔來到唐都長安進獻驃國樂舞,他們帶來了22件樂器,其中就有鳳首箜篌兩件。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有《驃國樂》紀其獻樂盛況,他在詩中寫道:「驃國樂,驃國樂,出自大海西南角。雍羌之子舒難陀,來獻南音奉正朔。……玉螺一吹椎髻聳,銅鼓一擊文身踴。珠纓炫轉星宿搖,花斗藪龍蛇動。……。」《新唐書》「驃 國樂」條載:「有鳳首箜篌二;其一長二尺,腹廣七寸。鳳首及項長二尺五寸。面飾皮 , 弦一十有四,項有軫,鳳首外向;其一項有絛,軫有鼉首。」唐代杜佑《通典》云:「鳳首箜篌,頸有軫。」宋代陳暘《樂書》,也載有鳳首箜篌並附有其圖。明代以後失傳。清代史籍稱「總稿機」,《大清會典圖》(卷三十六)有:「總稿機,緬甸樂器,十三弦。」並有附圖(圖)。鳳首箜篌緬語稱Saung-Gauk(桑柯),為彎曲的豎琴之意。也稱緬甸豎琴或彎琴。是起源於古代緬甸的一種彈弦樂器,後流傳東南亞一帶。在印度尼西亞爪哇的婆羅浮屠浮雕中,在我國敦煌和榆林石窟的佛教壁畫中,都能見到這種古老的樂器圖像。它的琴身恰似一葉小舟,加之向上彎曲的琴頸,猶如一張多弦的獵弓。船形共鳴箱用質地堅硬沉重的木料掏空製成,琴箱長60厘米~80厘米,以68厘米長的最為多見。其上蒙有一塊窄而長的鹿皮(染為紅色),皮面中央置有一個條形木板,它起着上系琴弦、並將琴弦振動下傳到皮面的雙重作用。琴首雕成菩提樹葉形,象徵純潔的白玉蘭。琴弦另一端用紅絲繩拴於彎曲的琴頸上,並有紅絲穗下垂,上下移動拴弦的絲繩,可以調節音高。「項有軫」、「項有絛」、「頸有軫」即指此而言。最早的桑柯,只張有五至七條藤絲弦,流行於南部山區;公元8世紀前後,桑柯增為十三或十四弦,用於宮廷音樂;當代常用的桑柯為十三弦或十六弦。演奏時坐姿,將琴置於特製的琴架或木凳上,雙手抱彈,左、右手拇指、食指均可彈撥琴弦發音。十三弦桑柯的常用定 弦為:c、e、f、g、b、c1、e1、f1、g1、b1、c2、d2、f2。壓緊琴弦一端可使弦音升高,以得到所需的音。可演奏單音、雙音、三音、顫音和波音等,止音則用手掌或中 指。桑柯是緬甸具有代表性的弦鳴樂器,常用於獨奏、器樂合奏或為歌唱、舞蹈伴奏。
特色
鳳首箜篌造型奇特,音色豐富,不僅僅是樂器,更是一件美輪美奐的藝術品。目前,它是世界樂器史上弦數最多的樂器,並能演奏古今中外所有聲調的樂曲。
- 館藏
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中國樂器博物館裡,珍藏着一架外表華麗的鳳首箜篌,它與《新唐書》、《通典》、《樂書》和《大清會典圖》所載及附圖完全相同。
琴體用硬木製成,全長96厘米、高86厘米。共鳴箱呈船形,長68厘米、寬16厘米、高17厘米,在腹腔上面蓋有一 塊中間掏空的桐木面板,中空處蒙以蛇皮。皮面中央置一條形木板,琴弦下端穿繫於該板弦孔。琴弦上端穿過琴頸弦孔,用黃絲繩拴在彎曲的琴頸上,下垂有黃色絲穗。張有13弦,琴弦採用兩種粗細的絲弦和腸衣弦。通體髹淺棕色漆,其上描繪粉紅色荷花、深綠色荷葉等花卉紋飾。製作工藝精湛,外觀堂皇富麗,堪稱緬甸傳世珍品。但製作和傳入年代不詳。原為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程硯秋先生藏品。
1958年程先生將自己珍藏多年的186件古今民族樂器,全部無償 捐獻國家,其中就有這架鳳首箜篌。
緬甸贈品
1961年2月緬甸聯邦政府總理吳努贈毛澤東。
鳳首箜篌是緬甸古樂器的一種,遠在千餘年前就已傳入我國,在敦煌千佛洞壁畫中,繪有鳳首一弦琴,一天女抱而坐彈,似此種樂器。近年來華訪問演出的緬甸文藝團體,其樂器就有鳳首箜篌,古樂相承,至今不斷。 這件箜篌,是在優質的木胎上,塗上金漆,在閃耀着金色寶光的舟形琴盤上,伸着一條孔雀細頸般的彎彎的琴首,優雅自然,上面像鼓滿的風帆一樣,張起14條琴弦,演奏者用指尖彈出夢鄉一般的幽雅琴曲。該樂器造型優美,色彩華麗,工藝精湛,作為高貴的禮品,既展示了緬甸藝人的高超技藝,又意味着中緬友誼源遠流長。
大同樂會
20世紀30年代初,中國著名的民族音樂社團大同樂會,是當時頗具名望的器樂演奏家和樂器製作師的集中地,他們為了弘揚悠久的中華傳統音樂文化,曾製成一套古今民族樂器,共有143件,其中有一件是根據《大清會典圖》的記載和圖像製作並定名的總稿機。
樂會創辦人鄭覲文(1872年—1935年)和製作師繆金林、羅松泉等人,在製作這件鳳首箜篌時做了一些改進,他們加粗了彎曲的琴頸,並將琴頸下端掏空、與琴箱相通,擴大了共鳴腔的有效容積,使音量得以增大。大同樂會的民族樂隊曾將這架鳳首箜篌用於樂隊合奏。但因歷年戰火或其它原因,這些樂器都未能流傳至今,只留有樂器照片傳世。1981年,上海民族樂器一廠試製成功單排弦轉調鳳首箜篌。這個廠曾參考了他們保存的大同樂會樂器照片,這架轉調鳳首箜篌就是依照總稿機的樣式設計製造的,已用於民族樂隊中。
演奏代表
崔君芝,自幼受到了專業的音樂教育,具有較高的文學藝術修養,1969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器樂系,在校期間,她主修了鋼琴、二胡、馬頭琴,曾在維也納國立音樂學院就讀兩年,原是中央民族樂團國家一級演奏員。她多次在重大比賽中獲獎,在日本世界廣播大賽上演奏的「清明上河圖」獲一等獎;創作的「湘妃竹」獲全國第一屆民族樂器創作評比二等獎;還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總部頒發的優秀表演創作獎章。她編寫的教材《箜篌天地》是現代最早的關於箜篌演奏的權威着作。
目前崔君芝旅居美國,在聖荷西州立大學任教,同時擔任中國音樂學院的客席教授和中國國際箜篌演奏團的藝術總監;美國密爾必達市為了表揚崔君芝多年來在美國各地推廣中國音樂文化的貢獻,宣布每年的11月1日為「中國箜篌日」。目前世界上能演奏箜篌的人大約有一百多位,都直接或間接的是崔君芝的學生。[1]
崔君芝從中國音樂學院器樂系畢業後,在河北歌舞劇院工作時又掌握了豎琴的演奏技巧。1979年,她參加了箜篌的改制研究工作,致力於演奏方法的創新。因當時無人會彈奏箜篌,崔君芝只得自己摸索、研究,用她豐富的中西樂器學養,從豎琴、古箏、琵琶等古樂器中採擷精華,苦心琢磨演奏技巧。她翻閱了大量古代詩詞歌賦,從中汲取營養和靈感,終於創造和掌握了箜篌的演奏方法,成為中國近代第一位箜篌演奏家。1980年,我國箜篌開始登台演出,崔君芝滿懷深情地說,從此就「把自己的生命與箜篌緊緊地聯在一起了」。崔君芝因是中國第一個掌握現代箜篌演奏方法的人而被譽為「箜篌國手」。她常到各國訪演,其出色的演奏使觀眾對中國文化更生傾慕。她說:「我就是想讓更多的人認識箜篌,並通過箜篌了解中國文化。」在她的努力推動下,箜篌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喜愛。
崔君芝的箜篌演奏,頗具現代感染力。1987年,崔君芝應世界豎琴大會邀請,參加了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的國際豎琴盛會,使大會第一次升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音樂大師梅紐因聽了崔君芝清靈、古樸、典雅的演奏,非常讚賞;世界豎琴演奏大師蘇姍?麥克當娜觀摩其演奏後,評價她「是一個技術全面的、勇於革新的演奏家」。
參考資訊
相關視頻
鳳首箜篌 ,在中國失傳數百年的古樂器,演奏仙劍奇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