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61
次編輯
變更
话说长江
,無編輯摘要
《 ''' 话说长江 ''' 》这部25集的关于 [[ 长江 ]] 沿岸地理及人文的纪录片,1983年8月7日在 [[ 中央电视台 ]] 首播,播出后反响空前热烈,全国观众的反应以及它被赋予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纪录片本身传达出的信息,因为中国观众第一次全面直观地看到了 [[ 国家 ]] 的人文地理。
==节目特色==
《话说长江》采用挑、等、抢的拍摄方法,纪录真实 [[ 环境 ]] 、真实 [[ 时间 ]] 里发生的人和事;在结构上采取分章回连续播出方式;在演播形式上,主持人陈铎、虹云直接讲解与电视画面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了节目 [[ 主持人 ]] 对节目的贯穿作用。这一系列的创新使《话说长江》在中国电视史上成为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时代背景==
1976年,中国结束了长达10年的动乱,国家的 [[ 政治 ]] 、 [[ 经济 ]] 全面回到了正常轨道,人民也面临精神重建。70年代末期,中国宣布 [[ 改革开放 ]] ,从“文革”浩劫中走出来的中国人,开始憧憬着未来,与过去不同的是,中国人在80年代不仅心里充满重塑国家的愿望,也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人性的自由。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一次会议上阐述了80年代的主要任务,其中一条是: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这个目标,在当时就是中国未来美好的蓝图。在过去十几年间人性 [[ 世界 ]] 坍塌得太多,当人们慢慢走向未来,发现内心充满了迷惘,一方面有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另一方面,在这种憧憬中找不到新的方向,世界变化之快,让人应接不暇。
于是就有了“人生观大讨论”。《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这是发表在1980年5月《中国青年报》上的一封 [[ 读者 ]] 来信,这封看似平常的来信,在当时的中国 [[ 青年 ]] 当中激起波澜,因为当年每个中国人可能都面临“潘晓”这样的人生疑问。
因此,在那个阶段,任何体现国家强大的事件都可能变成全民性振奋 [[ 民族精神 ]] 的强心剂。在这一点, [[ 体育 ]] 最为明显:1981年4月,中国乒乓球队囊括世乒赛全部冠军;中国足球队在北京战胜科威特队后 [[ 大学生 ]] 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中国女排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女排精神”激励了一代人。直到中国在亚运会上获得金牌总数第一和在奥运会上实现零的突破,每一次胜利对中国人来说都那么重要,因为这里面不仅包含着强盛的意义,还有一种被世界认可的愿望。那时候的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就是希望国家富强。电视 [[ 纪录片 ]] 《话说长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Category: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