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洣水

增加 4,772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洣水,是湘江一级支流,长江的二级支流, 洣水是湘江除耒水、潇水外第3大支流,洣水出口又刚好位于湘江大源渡航电枢纽…”
洣水,是湘江一级支流,长江的二级支流, 洣水是湘江除耒水、潇水外第3大支流,洣水出口又刚好位于湘江大源渡航电枢纽的下游2公里处有利于通航。 洣水水源充足,落差大,水能丰富,洣水最大的支流是210公里长的永乐江。衡东县人民经过多年建设,已实行洣水的梯级分段渠化(筑坝分段疏浚)项目,建有荣桓、甘溪、洋塘等水电站,使衡东县成为全国百个农村电气之一。

干流主要流经炎陵县、茶陵县、攸县、衡东县,于衡东县西部新塘镇南部注入湘江。洣水干流设置有炎陵、茶陵、龙家山、攸县、甘溪等国家基本水文站和雨量观测站网,流域有洮水、酒埠江两座大型水库和青年、龙家山、苏洲坝、桐坝、荣桓、甘溪、洋塘等中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洣水因流经炎帝之寝陵而被世人称为"圣水河"。 洣水曲折迂回,两岸群峰簇拥,风光旖旎,宛如一幅神奇而美妙的山水画,为历代名人墨客所咏叹。现已开发洣水风光带、洣水漂流、潭江渔村农家乐等旅游休闲项目,是国家级水利风区。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洣水

外文名称
The Mishui River

所属水系
湘江

发源
炎陵县下村乡

经过地
炎陵县、茶陵县、攸县、衡东县


水电站1
桐坝水电站、荣桓水电站

水电站2
甘溪水电站、洋塘水电站

最大支流
210公里长的永乐江

总长度
296公里

目录
1干流概况
2主要支流
3水文特征
4流域概况
5水利工程
折叠编辑本段干流概况
历史习惯上,认为洣水发源于湘赣边境罗霄山脉西麓的炎陵县枝山脑天障冲,它的源头有一个山村叫正门里,下经炎陵县平乐乡,于罗浮江村汇合炎陵县龙渣瑶族乡的龙渣河,此段称罗浮江。罗浮江至中村乡深渡村纳吊排寺河后称斜濑水。吊排寺河源于郴州市桂东县八面山,经桂东桃寮,炎陵县五爪坪,红星大桥,龙潭至深渡入斜濑水。吊排寺河河长较罗浮江为长,多以吊排寺河为斜濑水源头。斜濑水经中村乡于船形纳船形河(资兴来水)和澎溪。水量渐弘,斜濑水下游就是中华民族先祖的安息之地炎帝陵。斜濑水在炎陵县三河镇西台村合河漠水后,一般称为洣水。斜濑水河长82公里,流域面积720平方公里。

河漠水有两条较大的河流。一为策源河,源于炎陵县策源乡洪水江。源头有湖南省最高峰神农峰,又称酃峰。下经上洞,打鸟坳,策源,浆村,于水口镇官仓下合另一条较大的河流水口河(源于炎陵县下村乡田心村曾屋湘赣分界)后,称河漠水。河漠水经木湾,江洲于炎陵县霞阳镇五里牌纳坎坪河,在炎陵县三河镇西台村合斜濑水。河漠水流域面积904平方公里,干流长88公里。因河漠水河长较斜濑水为长,流域面积也更大。

2011年春,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根据河源唯远原则,初定炎陵县策源乡洪水江为洣水的正源。经过在实地的详尽勘测,2011年11月,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河湖普查组综合流域面积和流量因素,确定水口河为洣水正源。2011年12月,河源勘查组沿南源向湘赣交界进发,在海拔1580米处穷尽水源,即测定经纬度座标,确定下村乡田心村大岭背组与江西省遂川县营盘圩交界山岭鞍部以下之山谷为洣水正源。 据此可推断,源头经纬度约为26.25°N,113.99°E。

洣水,是湘江下游支流。源出炎陵县南境八面山,西北流经茶陵县、攸县,在衡东县新塘镇入湘江。全长296公里,流域面积10505平方公里。《水经注》载:"洣水出茶陵县上乡,西北过其县西。……又西北过攸县南。"洣水经茶陵县从菜花坪镇紫仁桥进入攸县县境,在菜花坪镇李家大屋入衡东县。在攸县境内,洣水干流长29.5公里,包括攸水、浊江、永乐江,全县洣水流域面积为1929.1平方公里。

洣水上游,水流湍急,河道相对狭窄。入攸县境,坡度降小,纳攸水,水流量增大,江面较宽阔。基于此,攸县县治在五代后梁(907~923)从东北部的网岭镇罗家坪村迁入濒临洣水北岸的今址。攸县县城曾为洣水水运的一个重镇,不仅是攸县,还是茶陵、酃县的物资集散地。上游的小船运载货物在这里过舱到大船上,上游的木竹小排筏在这里集组成大的排筏。到清末和民国时,攸县县城建有谭家、学门前、同仁宫3个水运码头。江中高桅行帆,百舸争流;码头边泊舟篙杆如林,人声鼎沸;江岸上人来车往,货运不歇。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