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单位受贿罪

增加 8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单位受贿罪.jpeg|有框|右|<big>单位受贿罪漫画</big>[http://mobile.pic.people.com.cn/thumbs/320/228/data/cms/NMediaFile/2016/0922/WIRELESS201609220628000272691531142.jpg 原图链接][http://m.people.cn/n4/2016/0922/c976-7614074.html 来自 人民网 的图片]]]
''' 单位受贿罪 ''' ,是 [[ 国家机关 ]] 、国有公司、企业、 [[ 事业单位 ]] 、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或者在 [[ 经济 ]] 往来中,在账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单位受贿罪的主体是单位,而且只能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国有单位。
==定义==
单位受贿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 [[ 企业 ]] 、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 [1]
==解释==
单位受贿罪作为犯罪,始见于1985年7月18日 [[ 最高人民法院 ]]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发布的《关于当前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试行)》,该司法解释规定:“对单位为谋取非法利益收受贿赂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除没收所有财物外,对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应追究受贿罪的刑事责任。”1988年1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通过立法正式确立了单位受贿罪:“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 [[ 机关 ]] 、团体索取、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997年刑法第三百八十七条进一步完善了对单位受贿罪的规定。 [1]
==具备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 人民团体 ]]
2、主观方面属于故意,是经单位领导机构决策,代表单位的整体意志。
3、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权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 [[ 行为 ]] 。“利用职权”,是指利用单位职责范围内的权限,是否为他人谋取到利益,不影响本罪的构成。
4、只有情节严重才构成单位受贿罪。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经济往来中,在账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单位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2]
==共犯认定==
1.单位受贿罪主犯主体资格的认定。主犯必须是国有单位。在本案中,甲单位系国有事业单位,符合单位受贿罪的主体要件。
2.共同犯罪故意的认定。按照 [[ 法学 ]] 理论“经过单位集体研究决定的或者由单位负责人员决定的犯罪行为是单位整体的意志”,在该案中,A既是甲单位负责人又是丁 [[ 行业 ]] 协会的日常工作负责人,这种共同故意是通过A这个自然人的意思表示来实现的。如果两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不是一个自然人,则必须有两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共谋行为。
3.受贿的行为的认定。可以是单独完成,也可以是分工配合完成的。但本案中丁协会收受财物,甲单位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两单独都不构成受贿。联系起来看,分工正是复杂的共同犯罪的表现。甲利用行政职权,违反《 [[ 保险法 ]] 》、《关于整顿和规范人身保险市场秩序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强行为企业指定投保的保险机构,为保险公司谋取利益,并向保险公司索要手续费。甲的行为具有明显的权力寻租的特点,严重侵害了国有单位正常管理活动和声誉,同时也严重扰乱了 [[ 市场 ]] 的竞争秩序。而甲单位的行为不是单独实施的,是在丁协会的协助、配合下完成的,丁提供账号、保管非法所得。甲单位和丁协会的行为应当构成单位受贿罪的共同犯罪,其直接责任人A亦应受到 [[ 法律 ]] 的制裁。 [1]
==主要特征==
1.并不是所有的单位都能构成单位受贿罪,本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侵害的客体也就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2.客观方面表现为,一是在行为方式上表现为积极的作为,利用 [[ 职权 ]] 为他人谋利益,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二是在经济往来中,在账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其三,主观故意,是经单位决策机构的授权或者同意,由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表现出来的,而不是单位中某个人的意志。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580 法律總論]]
130,13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