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刘挚

增加 2,03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刘挚'''(公元1030--1098年),字莘老,永静东光人。嘉佑四年中进士甲科,能力出众,政绩卓越。因刘挚一生刚直不阿,正气森严,忠贞爱国, [[ 宋哲宗 ]] 死后, [[ 韩忠彦 ]] 为右丞相,为刘挚翻案,并给予"忠肃"称号,后被追赠为"元佑忠贤"。刘挚平生酷爱学习,治学严谨,才华横溢,他撰写的《忠肃集》曾被后人广为流传  ==基本资料=={|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width=15%|! width=35%|! width=15%|! width=35%| |-| 中文名| 刘挚| 别称|刘莘老|-| 出生日期| 1030(天圣八年)| 所处时代| 北宋 |-| 民族| <small>汉</small>|去世时间|1080年(绍圣四年)|-| 出生地| 永静东光(今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官至|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  |} ==生平简介==刘挚(公元1030——1098年),字莘老,永静军东光(今阜城县码头镇西刘村)人。北宋神宗时任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分别相当于首相和次相,人们习惯上称刘挚为宰相。因汉时东光隶属渤海郡,固也有资料称其为渤海人。刘挚于北宋嘉祐四年得中甲科进士,任冀州南宫县令。后任江陵府观察推官,由韩琦推荐为馆阁校勘,升迁为著作郎。熙宁四年(1071年),王安石开始执掌政权,对刘挚非常器重,提拔刘挚为检正中书礼房公事。之后刘挚又被提升为监察御史里行。王安石拜相后,推行新法,刘挚以为新法有许多弊端,便上书宋神宗陈述新法弊病。神宗当时宠幸王安石,把刘挚贬为衡州监管盐仓。元丰初年(1078年),改任集贤院校理,知太宗正寺丞、开封府推官。次年知滑州。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继位后,高太后垂帘听政,刘挚由丞相司马光上书推荐改任秘书少监,升侍御史,元祐元年升为御使中丞。元祐六年,刘挚官拜尚书右仆射,与尚书左仆射吕大防同时执政,废弃新法。后来吕大防与刘挚发生矛盾,御史杨畏依附吕大防,劾奏刘挚,被贬为观文殿学士,出知郓州,移知青州(河北青县)。元祐八年,宋哲宗亲政,又推行新法,第二年,刘挚被贬光禄卿分司南京,蕲州(湖北蕲春)居住。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再贬黄州。绍兴四年(1097年)刘挚被流放新州,不久含怨而死
1,1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