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摯(公元1030--1098年),字莘老,永靜東光人。嘉佑四年中進士甲科,能力出眾,政績卓越。因劉摯一生剛直不阿,正氣森嚴,忠貞愛國,宋哲宗死後,韓忠彥為右丞相,為劉摯翻案,並給予"忠肅"稱號,後被追贈為"元佑忠賢"。劉摯平生酷愛學習,治學嚴謹,才華橫溢,他撰寫的《忠肅集》曾被後人廣為流傳。

基本資料

中文名 劉摯 別稱 劉莘老
出生日期 1030(天聖八年) 所處時代 北宋
民族 去世時間 1080年(紹聖四年)
出生地 永靜東光(今河北省衡水市阜城縣) 官至 尚書左僕射、尚書右僕射
著作 《忠肅集》 追贈 元祐忠賢

生平簡介

劉摯(公元1030——1098年),字莘老,永靜軍東光(今阜城縣碼頭鎮西劉村)人。北宋神宗時任尚書左僕射、尚書右僕射,分別相當於首相和次相,人們習慣上稱劉摯為宰相。因漢時東光隸屬渤海郡,固也有資料稱其為渤海人。

劉摯於北宋嘉祐四年得中甲科進士,任冀州南宮縣令。後任江陵府觀察推官,由韓琦推薦為館閣校勘,升遷為著作郎。熙寧四年(1071年),王安石開始執掌政權,對劉摯非常器重,提拔劉摯為檢正中書禮房公事。之後劉摯又被提升為監察御史里行。王安石拜相後,推行新法,劉摯以為新法有許多弊端,便上書宋神宗陳述新法弊病。神宗當時寵幸王安石,把劉摯貶為衡州監管鹽倉。

元豐初年(1078年),改任集賢院校理,知太宗正寺丞、開封府推官。次年知滑州。元豐八年(1085年),宋哲宗繼位後,高太后垂簾聽政,劉摯由丞相司馬光上書推薦改任秘書少監,升侍御史,元祐元年升為御使中丞。

元祐六年,劉摯官拜尚書右僕射,與尚書左僕射呂大防同時執政,廢棄新法。後來呂大防與劉摯發生矛盾,御史楊畏依附呂大防,劾奏劉摯,被貶為觀文殿學士,出知鄆州,移知青州(河北青縣)。

元祐八年,宋哲宗親政,又推行新法,第二年,劉摯被貶光祿卿分司南京,蘄州(湖北蘄春)居住。紹聖元年(1094年),六月再貶黃州。紹興四年(1097年)劉摯被流放新州,不久含怨而死。

劉摯的一生,在北宋中後期的動盪中度過,圍繞着變法,數度被朝廷罷官,歷經宦海生涯的升降沉浮。縱覽他的那些奏摺、章表,以及一些詩詞、歌賦,無不體現出劉摯不計個人得失,以國家、社稷為重,以造福黎民百姓為己任的高尚的為官之道,這在一千年前的封建官僚中是相當難能可貴的。[1]

平生軼事

才華橫溢

劉摯平生酷愛學習,治學嚴謹,才華橫溢。[2]家藏書多自讎校,得善本或手抄錄,孜孜無倦,擅毫翰,其跡雜見群玉堂法帖中」。他一生留下了大約四十卷著作,從現存材料看,主要有劉摯集、劉忠肅集、劉摯奏議、劉摯遺稿和劉摯日記數種,但後三種今都已失傳。劉摯的大多作品都收錄在《忠肅集》裡面。現本的《忠肅集》,是清朝修《四庫全書》時,從《永樂大典》中依韻輯出的,共二十卷。其中,奏疏占五卷,共七十篇,字數近五萬,分量上占到全書的四分之一。表兩卷,啟兩卷,占全書的四分之一。序和雜著、奏疏為一卷,碑、墓志銘占四卷,合占全書的四分之一。其餘則為七言古詩,五言律師,五言長律,七言律師等詩詞歌賦。  

劉摯的詩詞和韻得體,貼近生活,貼近百姓,被當時社會所廣為流傳,被文人、詩人所推崇。其《湖上口號》詩「綠荷深不見湖光,萬柄清風動曉涼。莫恨紅葩猶未闌,葉香元自勝花香」;《題其己草堂》詩「一曲流泉對草堂,何人與續帳前香?清詩自共秋風老,依舊鐘聲送夕陽」。寫景詠物造微入妙,具有唐人韻味。據說,紀曉嵐在編纂《四庫全書》時,專門給乾隆皇帝寫了一道奏章,述說、推薦劉摯的文采。乾隆閱後,肅然起敬,當即御題《忠肅集六韻詩》,稱頌劉摯的作品:散編哀集還全壁, 世久煙淪傳始今。必有鬼神來呵護,自然天地佑忠忱。未嘗釋卷於經遂,卻匪空言見理深。出處一身守直亮,是非兩字辨儉壬。明陳十害邪辭癖,分析二章正氣森。六百載余惜悃篤,裕陵見擯獨何心。

為官清廉

劉摯為官清正廉潔,正氣森嚴,忠貞愛國。在嘉佑四年出任南宮縣令時,南宮賦稅甚重,繳納絹每匹折錢五百,綿每兩折錢三十,民多破產。為減輕農民負擔,劉摯將此情上疏朝廷。從此,絹每匹改折一千三百,綿每兩增七十六,百姓收入增加,歡呼淚下。因政績卓著,劉摯與信都令李沖、清河令黃莘被稱為「河朔三令」。

個人作品

《忠肅集》,是劉摯的著作之一。劉摯的著作見於著錄或轉引的,從現存材料看,主要有劉摯集、劉忠肅集、劉摯奏議、劉摯遺稿和劉摯日記數種,但後三種今都已失傳。

劉摯的《忠肅集》,至少在明初尚廣泛流傳於世,明《文淵閣書目》就曾著錄。到了《永樂大典》修著時也曾經收入。在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中均著錄《忠肅集》為四十卷。從現存《大典》殘卷中,尚可分檢到《劉摯集》、《劉忠肅集》和《劉忠肅公文集》的部分詩文。但到了清朝修《四庫全書》時,此書竟已久無傳本了,以致《四庫》館臣不得不從《永樂大典》中依韻輯出。

參考資料

  1. 大運河邊走出來的北宋名相—劉摯,阜城熱線
  2. 《宋史體傳、書史會要》載,劉摯「嗜書,自幼至老未嘗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