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無編輯摘要
''' 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围绕地方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工作中急需的重大科学理论、关键技术集中力量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喀斯特生态环境领域基础研究,力争在喀斯特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生态过程与 [[ 生物 ]] 多样性、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和喀斯特环境遥感与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等领域部分研究方向的后续发展潜力达到或保持国内领先水平;为国家开展以 [[ 贵州高原 ]] 为中心的南方8个省(区、市)451个县(市、区),尤其是贵州省78个县(市、区)同类山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基础、科技支撑;为中国南方典型喀斯特地区尤其是贵州无石漠化的典型 [[ 喀斯特景观 ]] 资源申报和保护同类山地环境世界和国家自然遗产地(提名地)的喀斯特 [[ 地质 ]][[ 地貌 ]] 遗迹、景观自然美和生态过程和生物多样性等提供理论基础和科技支撑。
一、 == 实验室概况==
中国碳酸盐岩出露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3%。是世界上喀斯特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尤其是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南方喀斯特是世界 [[ 热带 ]] [[ 亚热带 ]] 喀斯特成因最复杂、发育最典型、 [[ 景观 ]] 最丰富的片区,也是世界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规模最连片的喀斯特生态脆弱区,面积达55万平方公里。现代喀斯特学之父、 [[ 牛津大学 ]] 地理系Sweeting (1986)博士在贵州和广西考察后指出:世界喀斯特发育的许多理论问题都有待于这里的研究成果而得到解决。世界著名喀斯特学家Ford和Williams(1989)教授在贵州和 [[ 广西 ]] 考察后也明确提出:如果请任何一位地貌学家来提名世界上卓越的景观,中国南方著名的锥状喀斯特和塔状喀斯特毫无疑问将独树一帜,应当作为 [[ 世界遗产 ]] 清单首选。
==科研条件==
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在 [[ 贵州师范大学 ]] 花溪校区设计建设阶段,针对培育基地用房的需求,学校在理科实验区设计建设了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实验楼,供培育基地使用,实验楼东西呈“L”型,共4层,每层1260平方米,新增使用面积5040平方米;在不同喀斯特环境类型建立野外试验基地5处,其中核心示范738.25 km2。
在实验室仪器设备方面,2015年以来,先后申请获批2项中央支持地方财专项政资金(共400万元),整合 [[ 地理学 ]] 博士点建设资金、地理学一流学科和地理科学一流专业建设资金等各类资金累计623万元,购买仪器设备121台件。大型仪器设备以进口为主,已购置仪器中10万元以上的12台,其中进口仪器10台。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达92%,开放和共享程度74%。
==研究方向==
①喀斯特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研究以 [[ 溶蚀 ]] [[ 侵蚀 ]] 和崩塌作用为动力的地球历史发育演化,以毁林开荒、 [[ 水土流失 ]] 、石漠化为过程的人类历史退化演变。结合国家石漠化治理和世界遗产保护工程实施,进行生态建设模式研究、技术研发与试验基地建设。
②喀斯特生态过程与生物多样性:从 [[ 分子 ]] 、个体、种群和生态系统等各个水平重点开展喀斯特山地生态过程与生物多样性研究,阐明喀斯特生态环境演变机制。
③喀斯特环境保护与 [[ 污染 ]] 控制:开展污染物的土水环境 [[ 行为 ]] 及污染环境的修复理论与技术,面源、点源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 土壤 ]] 环境安全评价。
④喀斯特环境遥感与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建立高水平的喀斯特山地资源环境遥感应用平台,致力于资源与环境遥感的理论、 [[ 技术 ]] 和应用研究;通过模型建立分析,充分考虑数据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建立多专题空间数据库,实现可视化、动态监测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Category:303 科學教育及研究]]
260,937
次編輯